61岁女性,口角右歪7天,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额纹消失,左侧闭目不全,口角右歪,伸舌右偏。高血压病11年,糖尿病10余年,脑梗死病史1年。脉沉弦数,舌苔薄白质暗。中医诊断为口癖。
面神经麻痹肾虚致病
查看详情 →
男,46岁,慢性咳嗽10余年,近4年加重,晨起咳剧,伴气急、涕泪俱出、痰黄稠、头晕、眼花、心悸。舌尖稍红,薄黄苔,细缓脉。诊断为痰热蕴肺,气阳不足,阴亦耗伤,肺肾俱病。
慢性咳嗽痰热蕴肺气阳不足阴亦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胸痛10天,加剧2天。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剧烈、坐卧不宁、活动加剧、心慌、微咳、胸部胀闷、四肢乏力厥冷、纳呆。辨证为胸阳不振,络脉失荣,拘急而疼痛。舌质澹红,苔白,脉缓和。
胸痛胸阳不振络脉失荣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女性。主诉胸闷,偶有胸痛,肢肿,小便淋沥不尽,口干,口苦,牙痛。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胸痹,淋病(瘀热内蕴)。舌紫黯,苔薄少,脉弦数。病因病机为瘀热内蕴。
冠心病高脂血症瘀血有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巅顶冷而痛,十余年不愈,并感疲乏。现症精神疲乏,巅顶冷痛,遇劳则甚,大便秘,时感齿痛。舌苔薄黄,脉象细。中医病名厥阴头痛,证型气虚兼厥阴头痛。病因病机为气虚与肝寒。望诊舌苔薄黄,闻诊未提,问诊有精神疲乏、巅顶冷痛、便秘、齿痛,切诊脉象细。
巅顶头痛气虚厥阴头痛肝寒
查看详情 →
女,19岁,剖腹产失血过多,高烧40℃以上,神识昏愦,呼吸困难,面唇青紫灰黯,舌质青乌,鼻翼煽动,呼吸忽起忽落,指甲青乌,脉弦硬而紧,按之无力而空,心肾之阳衰弱已极,阳脱之象,神清,唇舌指甲青紫大退,午后潮热,咳喘,咯大量脓痰,脉弦滑,双肺多个空洞,内容物大半排空,耐药性金葡菌急性严重型肺脓疡。
肺脓疡阳脱舌青乌苔白滑
查看详情 →
张某,女,56岁。胸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3天,心前区痛,压榨样,部位在胸骨后或左前胸,向左前胸放射,含硝酸甘油可缓解,诱因受寒或情绪激动,形寒肢冷。舌质澹,脉沉细,舌苔薄白微腻。中医诊断胸痹,辨证胸阳不振,痰瘀闭阻,兼见气滞。
胸痹胸阳不振痰瘀闭阻气滞
查看详情 →
女,58岁,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少痰,冬季加重,病程数年,舌红苔薄白,脉细,风邪引动宿痰,肺失宣降,胸憋气短,痰少色白,口渴欲饮,肺卫不固,营卫不和,舌红苔薄,脉细弱
慢性支气管炎风邪袭肺肺气虚弱肺卫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1年。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咽中如有炙脔,口干而苦,痰不易出,午后症状明显,全身畏冷,小便清长。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悸(心肾阳虚)、梅核气(肺阴不足,痰气交阻)。病程1年,病因病机涉及心肾阳虚、肺阴不足、痰气交阻。
心肾阳虚肺阴不足痰气交阻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五十余岁,体肥多湿,四肢痹而不仁,左半身筋骨疼痛,皮肤不敢近衣被,耳鸣目煳,不食便阻。风痹病名,病因病机为湿痰挟风,痰郁经络,气血难递。左关弦濇,右关缓结。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象弦濇缓结。
风湿痹阻气血虚耗痰郁经络湿痰挟风
查看详情 →
男,39岁,头晕、头疼有响声、两耳蝉鸣,病程两月余。口干,喜冷饮,夜寐不佳,多梦纷纭。尿色偏红。脉浮数,两尺沉数。肝肾阴虚,火上虚炎。面色正常,舌红少苔。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头痛部位在巅顶,时间以下午为甚。纳呆。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头晕耳鸣巅顶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动则气急、胸闷4年,伴咯粉红色泡沫痰2日。喘证,心悸。中医病名喘证、心悸,证型气阴不足、肺肾两虚、水气凌心。舌质红,脉细促。气急不能平卧,胸闷,心悸,咳痰不畅,痰色白黏,两下肢略浮肿。高血压病史5年,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心电图示左室肥厚伴劳损,室性异位激动,部分短串室速。心脏B超示左心功能重度障碍,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
喘证心悸气阴不足肺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6岁,精神抑郁,头晕头痛,夜不能寐,全身游走性疼痛,背部寒冷,纳呆懒言,神疲乏力,日渐消瘦,病程5月。中医诊断肺气郁闭,心失所养。面色晦暗,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精神抑郁,头晕头痛,夜不能寐,全身游走性疼痛,背部寒冷,纳呆懒言,神疲乏力,日渐消瘦。脉弦细。
精神抑郁肺气郁闭肝气郁结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患者,斜颈6年,颈项强痛,嵇柱右弯,转侧困难,左肩背沉痛,四肢无力,左下肢肌萎缩,双下肢进行性麻木,左腿环跳穴及足跟部电击样阵痛,步态蹒跚,面色皖白无华,气怯神倦,头目昏眩,瑟缩畏寒。六脉沉迟细涩,舌淡胖有齿痕。病位属督脉,病因寒邪入里伤督脉,真阳失运,湿痰死血阻塞经脉。
斜颈脊髓占位四肢无力肌萎缩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咳嗽一周,发热38℃,咳时面赤握拳,弯腰曲背,涕泪并出,咯吐清稀痰,每日发作数十次,眼脸浮肿,面色萎黄,纳差。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浮紧。诊断为脾虚感寒之证。
脾胃虚弱风寒犯肺痰湿内阻肺气不宣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胃脘胀痛5年。刻下症见胃脘部胀满、轻微疼痛,伴反酸、呃逆、大便干硬、口干不欲饮、疲乏。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胃痛,证属寒热互结、中宫痞塞,升降失调、胃气失和。
慢性胃炎寒热互结脾阳虚弱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5岁。主要症状为全身疼痛,活动困难,胁腰、肩关节及四肢疼痛,畏寒,天气变化时加重。病程自1972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骨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虚寒体质,感受风寒,内传肾,肾主骨,骨痛肉枯。望诊见身体消瘦,营养欠佳;舌苔薄;脉细。
骨痹肾阳虚肾精亏寒凝
查看详情 →
杨某,女,37岁。主诉左眼痛,视雾1年余。自幼体弱多病,精神郁闷,多虑善忧易生气,左眼珠胀痛,伴眼眶胀困恶心、头昏,遇失眠加重。大便溏而不畅。视力左0.5,右1.0。左眼视乳头颞侧苍白,视杯加深,眼压升高。中医辨证为玄府郁闭证。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机为肝气郁滞,玄府闭阻。
乌风内障肝气郁滞脾肾阳虚眼压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口气臭秽数月,服药无效。口臭、唇口干燥、舌质润、苔薄黄腻、脉微细数。二便正常,虽思水但所饮不多。辨证为脾胃伏火。舌象为舌质润、苔薄黄腻,脉象为微细数。
口臭脾胃伏fire肺胃津伤舌苔薄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主诉左侧面颊部肌肉阵发性刺痛半年余,病发于1981年10月,疼痛呈针刺样,发作时进食、说话可加重,遇冷遇风易诱发。面色面晦少荣,舌澹苔白润,脉紧而弦。中医病名属三叉神经痛,证型为风寒外来,寒邪阻滞。病因病机为寒滞经脉,不通则痛。
三叉神经痛风寒袭表寒邪阻络经脉不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