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某,7岁,反复易感,鼻塞,自汗,面色不华,涕嚏加重,咳嗽,舌苔薄白,脉象未提,病程未明,中医病名鼻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肺卫不固,复感风寒,肺气不利,阳气不宣,留于鼻间。望诊面色不华,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鼻塞、涕嚏、咳嗽、自汗。切诊未提。
反复感冒肺卫不固风寒犯肺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心悸怔忡、夜眠多梦、头晕头痛、记忆力衰退、胸闷不舒、食欲缺乏、经常晕倒。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证型为思虑过度,心血暗耗,心肾不交。
神经衰弱心肾不交心悸怔忡夜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阳痿不振3个月余,睡眠欠佳,夜梦多,形体消瘦,语言低微,阴囊潮湿5~6年。舌澹红,边有齿痕,苔根黄腻,脉弦滑。诊断为阳痿属肾虚夹肝经湿热。
阳痿肝经湿热肾虚阴囊潮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反复咳嗽10年,受凉则作,咽痒,无痰。中医病名咳嗽,证型寒饮蕴肺。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病因为外感寒邪,聚湿成饮,寒饮犯肺。
咳嗽寒饮蕴肺
查看详情 →
10个月男婴,高热无汗,咳嗽气促,喉间痰声辘辘,面及四肢浮肿,胸腹濡满,面浮色黄,眼白珠色青,额热有微汗,手足冷,指纹隐伏,脉沉濡,舌淡苔腻灰黑。中医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病机为本体湿盛,外感风寒,风湿搏结,中阳失运,肺卫不宣。四诊见面色黄,舌淡苔腻灰黑,脉沉濡,呼吸急促,大便溏泄,咽部红肿,肺部听诊有水泡音,胸透示肺纹理增多,片状阴影。
腺病毒肺炎风寒夹湿正虚邪实中阳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久患哮喘,冬寒尤甚,咳喘痰多气逼,喉间如水鸡声,腹胀。舌苔白,脉弦紧。中医病名哮喘,证型属寒痰阻肺,病因病机为寒邪外感,痰浊内生,肺气壅塞。望诊见舌苔白,切诊脉弦紧。问诊见咳喘痰多,腹胀,冬寒加重。
支气管哮喘寒痰内结胃失和降痰郁气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右肋部带状疱疹,发热恶寒,舌苔白厚微黄,平日嗜酒。湿邪内蕴,热邪外感,寒湿袭表,湿热蕴结,湿重于热,湿热内遏,湿邪留滞不去,湿邪遏伏,热不得发越。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象未提。
发带状疱疹湿热内遏舌苔厚胃胀满
查看详情 →
女,40岁,早醒3周,手足不温,烦躁,腰膝酸软,纳偏少,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弱,不寐,寒热不调,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不寐肾阳亏虚肝失顺达心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腰腿麻痛2年,腰部冷痛、沉重、僵硬、拘挛,难以转侧,憎寒烦热,口苦咽干,恶心干呕,小便短涩不畅。体型瘦长,面容痛苦。舌澹红,苔厚黄腻水滑,脉沉弦。脊柱向左侧弯,L5棘突向右偏歪,L4~L5、S1棘突周围压痛,左骶髋关节压痛并触及索状物,左腿抬高试验强阳性。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为外感风寒湿邪,病机属少阳太阳合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少阳太阳合病腰部冷痛口苦咽干
查看详情 →
张某,43岁,男性。主诉头痛、眩晕、恶心、烦闷、睡眠不实、左眼视物模糊1月余。病程1月。中医病名为脑震荡后遗症,证型为髓海震伤,淤血阻滞经络,复感外邪,精明受扰。望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眼底检查示两侧瞳孔不等大,左眼对光反射迟顿。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痛、眩晕、恶心、烦闷、睡眠不实、左眼视物模糊。切诊见脉象浮滑,后诊脉象虚弦,缓无力。
脑震荡后遗症髓海震伤瘀血阻络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阵发性喘息10年,咳嗽咯血5年。主症为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头痛畏寒,口渴不欲饮,舌苔白滑,脉象浮数。中医诊断为哮喘、肺痨。证属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面色苍白,末梢发绀,形体消瘦,舌苔白滑,脉象浮数。病程较长,伴不规则发热、夜间盗汗、咯血。
哮喘肺痨风寒袭肺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5年,乍止乍作,畏寒,喜戴帽或厚带缠结,头隐作痛,饮食如常,日渐清瘦。脉细数无力,两尺尤虚,舌白润无苔,尿清长,大便溏薄。阴寒之气逆冲脑海,无阳气以守之,证见虚寒,属阳虚头痛。病因病机为阴盛阳衰,脾土亦弱。
阳虚头痛虚寒内盛脾土薄弱大便溏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反复咳喘12年,加重1周。中医诊断喘证,证型为风寒束肺,入里化热,肺气不宣。精神差,面色淡白略浮肿,唇舌青紫,咳喘明显,咯痰微黄质粘,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纳差,轻微恶寒发热无汗。
喘证肺气不宣风寒束肺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头痛十余年,遇风寒、劳累易发作,发作时头脑沉重、畏寒、头部胀痛,喜暖,恶吵闹,发作持续3~5天,疲乏欲寐。中医诊断头风痛,证型属寒束经脉,病机为寒邪束表,络脉拘急,兼有脾虚生湿。望诊见舌色晦滞,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家族史及既往病史,切诊未明确提及脉象。
头风痛寒束于表脾虚生湿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月婴儿,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中医病名发热咳喘,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素禀本亏,元阳稚弱,寒邪外侵,浊阴上逆,中阳不守。望诊见颜面发青,唇色澹白,舌淡润,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迷、目闭不开、喉间痰鸣、咳嗽气喘、冷汗淋漓。切诊脉沉小而紧。
发热咳喘元阳不足寒邪外侵阳气欲脱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病程较长,伴有头晕气短、疲乏无力、畏寒肢冷、大便秘结。舌质嫩红,苔薄白,脉象迟缓无力。中医诊断为迟脉症,证属心阳不足,心阴虚弱,气血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久病伤阴,致阴阳两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阳不足心阴虚弱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右胁部疼痛,阵发性加重,钻顶难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胆道蛔虫。证型属蛔虫梗阻胆道,胆汁瘀积,郁而化热。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二诊脉滑,三诊脉滑,四诊脉弱。黄疸、发热、恶心、不欲食、大便灰白、大便溏。胆道梗阻,胆气不舒。蛔虫梗阻胆道,胆汁瘀积,郁而化热。胆气渐舒。脾虚未复。
胆道蛔虫蛔虫梗阻胆汁瘀积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阳痿、早泄半年,左下腹刺痛1个月。腰乏困酸痛1年,活动后缓解。双小腿轻微水肿2~3年,久立加重。脱发1年。体位改变时头昏眼花。心悸。恶寒、汗少。性急易怒。身倦。健忘。眠浅易醒。口干、口苦。咽干。小便色澹黄,尿频。脉弦滑数。唇红。舌澹,苔白腻。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郁气滞,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相火妄动,湿热下注,水湿停聚。望诊见唇红、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包括腰酸、水肿、头昏、心悸、口干、口苦、尿频等。切诊见脉弦滑数。
早泄阳痿肝郁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诉为肢节疼痛,因受凉及冒雨加重。症状包括周身关节疼痛酸沉、屈伸困难、腰膝冷痛、头身困重、畏寒喜暖。舌质暗,脉弦迟。中医诊断为寒凝湿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留连筋骨,气血凝滞,营卫行涩,经脉不通。舌象为暗,脉象为弦迟。
寒凝湿滞血瘀关节疼痛腰膝冷痛头身困重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主诉幼年易感冒,咳呛时作,哮喘反复发作,夜间喉有哮鸣音,不能平卧,须俯伏而卧。痰白黏,易咯出,活动增多则咳喘加重,清晨咳嗽一小时左右。胃纳欠香,不欲饮水,下肢清冷,苔薄白,脉缓带弦。辨证为肺阳不足,肺失宣降,痰饮内蕴。舌红起刺,苔薄,脉细或濡细数。两肺闻及干鸣音及干湿音,心率异常。
哮喘肺阳不足痰饮内蕴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