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5岁,痛经3月余,经期受寒着凉诱发。小腹冷痛,经血紫黯夹血块,畏寒肢冷,面色皖白,舌质暗红苔白,脉沉弦紧。寒湿内客胞宫,气血受阻,不通则痛。
痛经寒湿内客气血阻滞腹痛喜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许,经行腹痛10余年,经水量少,色紫暗,有血块,恶寒,腹冷如冰,喜热喜按,呕吐清涎,不能食,便溏,日更衣二三行。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寒凝血少。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自幼体弱,纳谷量少,17岁月事方下,经期后期。切诊见脉沉迟。
经行腹痛脾肾阳虚寒凝血少经水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少腹疼痛、带下量多,病程较长。主要症状包括少腹胀满疼痛、带下色黄白相间、气味重、月事不调、经行腹痛、腰酸头昏乏力。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辨证为湿热内蕴、瘀毒壅结。
慢性盆腔炎湿热内蕴瘀毒壅结气血凝结
查看详情 →
女,21岁,经前经初小腹坠胀、疼痛拒按,恶心呕吐,经行不畅,夹有血块,胸闷少食,神疲倦怠。舌淡有瘀点,脉细弦。痛经,肝郁气滞血瘀证。情志拂郁,肝失调达,血行不畅,冲任气血不利,胞脉瘀阻,不通则痛。
痛经肝郁气滞血瘀恶心呕吐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主诉结婚9年未孕,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前胸胁及双乳胀痛,经行不畅,经来腹痛腰困,月经色暗有瘀块,白带多,少腹胀痛,畏寒喜暖。面色暗晦,舌澹暗有瘀斑,苔白水滑,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寒瘀交阻。
经行腹痛不孕症肝郁气滞寒瘀交阻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经行腹痛,伴手脚发凉,下血不爽,色略暗,舌略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血虚夹瘀证。舌略淡苔薄白,脉沉细。
经行腹痛血虚夹瘀舌质淡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伴月经延期、量少色淡红,四肢冷,痛甚呕吐,腹部怕冷,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细弦。辨证为肝血不足,风湿内停,兼有内寒。
肝血不足风湿内停内寒
查看详情 →
女,28岁,经行腹冷痛3年,月经周期32天,经量偏少,经色黯澹,经期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腰酸膝软,夜尿频多,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证属阳虚内寒,冲任失煦。
经行腹痛阳虚内寒冲任失煦小腹冷痛
查看详情 →
女,30岁,情怀抑郁,月经超前,量多失艳,经前胸闷乳胀乳头触痛,行经少腹胀痛,纳少嗳气易怒,烦躁。弦脉,苔糙。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肝郁气滞血热。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舌象:苔糙。脉象:弦。
情怀抑郁肝郁气滞月经超前量多失艳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少腹连腰骶部阵发性剧痛,经前1~2日至经后1~2日发作,病程自15岁初潮起逐渐加重。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血虚寒凝,病因病机为冲任失调,气滞血瘀,寒凝经脉。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紧。体征见痛苦表情,弯腰捧腹,卧床不起,经量少,色黯红,有血块,肢冷。
痛经血瘀寒凝肝肾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腹痛,经期不规律,寒热交替,腹痛晕厥,厥痛相连二候。脉弦而大,舌腻罩灰,痛在脐上脘下,扪之拒按。湿热伏邪,结于太阴膜原,阴土为湿所困,肝木被遏,气折不能宣畅行血,即为凝滞。舌苔灰黑,血窒之凝滞虽松,湿热之上泛方盛。舌灰未化,寒热亦轻,知饥思谷,邪去胃醒。
经行腹痛湿热伏邪肝木被遏血瘀凝滞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经期超前,量多色紫夹血块,腹痛阵作,牵及胁肋,心烦易怒,梦魇,头晕耳鸣,口苦便干,带下黄白黏秽,小溲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左关尺尤劲。证属肝郁化火,肝胆热炽,炼血成瘀,冲任不畅。望诊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心烦、梦魇、口苦、便干、带下异常,切诊脉弦数,左关尺尤劲。
经行腹痛肝郁化火瘀血内阻肝胆热炽
查看详情 →
女,23岁,痛经8年余,加剧半年,甚则昏厥。月经量少,色黯有瘀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乳房作胀。面色淡,舌质黯淡,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痛经(肝郁气滞血瘀)。
痛经肝郁气滞血瘀胸闷烦躁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时提前或退后8~10天,持续6个月。腰酸软,手足心热,情绪易激惹,大便不畅。舌质黯红、苔白,脉弦细。诊断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属肝郁肾虚证。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痛经15年。经行腹痛,量多色黑,有瘀块,经行8~10天。伴头晕耳鸣,怕冷,大便干,寐差。面色萎黄,舌澹,苔薄黄,脉沉细。B超示子宫腺肌症。痛经(寒凝血瘀)。胞宫受寒,脉络凝滞。
痛经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经行腹痛两个月,月经周期规则,经行小腹胀痛剧烈,有下坠感,伴腰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辅助检查提示右附件厚壁囊性包块,印象为“巧克力囊肿”。中医诊断为痛经、癥瘕,辨证为寒凝血瘀。四诊信息包括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痛经寒凝血瘀癥瘕腰痛
查看详情 →
30岁,冲任督三脉受寒邪侵袭,气血循行不畅,经前腰膂酸楚,行经腹痛如绞,下肢瘫软无力,经量少而夹块,带下清稀,寸关沉迟,二尺细软,舌澹苔白。
痛经寒凝血滞气血不畅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经行腹痛3年余,流产后继发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量多有紫血块,经期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肢厥面青,痛经持续5~7天,经前3天开始腹痛,经净后消失,阴道后穹隆有黄豆大小结节两枚,触痛(+),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脉沉弦,舌尖有紫点,辨证为瘀热蕴结,阻滞胞脉,不通则痛
痛经瘀热蕴结胞脉阻滞月经量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痛经7年,初潮13岁,每于行经第1、2天少腹疼痛难忍,伴手足汗出、恶心,血块排出后缓解。怕冷喜暖,经前乳房胀痛,头晕乏力。舌澹红,苔薄白,脉弦弱。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肝郁气滞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血不畅。望诊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痛经、怕冷、乳房胀痛、头晕乏力。切诊脉弦弱。
痛经肝郁气滞血块少腹痛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痛经2年,经期腹痛剧烈,月经量多有血块,经行第1天小腹冷痛伴恶心、呕吐,血块排出后腹痛稍缓。舌暗苔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经行腹痛,证属寒凝血瘀。舌暗、苔白、脉细弦提示寒凝血瘀病机。
痛经肝经郁结寒凝血瘀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