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和

女,57岁,气滞胸痞,湿郁滞多,腰酸,四肢乏力,头晕。肝脾不和,中焦湿阻。面色萎黄,舌苔腻,脉滑。胸痞为肝气郁结,脾运失常,湿邪内停,清阳不升,故头晕。湿邪阻滞经络,故腰酸四肢乏力。
肝脾不和中焦湿阻气滞胸痞湿郁滞多
查看详情 →
吴男 脘次痞痛 舌苔白腻 脉弦滑而数 左关独盛 肝脾不和 湿困 肝旺 痰湿中阻 气机不畅
肝脾不和湿困肝旺脘痞痛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右胁胀痛、腹部膨隆,病程较长。原发性肝癌。右胁腹胀痛,纳差,神疲乏力,消瘦,尿黄,腹形膨隆,按之如囊裹水,右中腹可触及质硬肿大的肝脏,双下肢浮肿。舌质暗,苔薄腻,脉沉弦。肝气郁结,邪毒与气血搏结,正气受损。
肝脾不和原发性肝癌肝气郁结正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口中异味2年,晨起漱口时干呕。中医病名肝胃不和口臭,证型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秽浊上逆。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口中异味、晨起干呕、饮食可、大便不成形、睡眠可。切诊未提。
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口臭胃中秽浊上逆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上腹部疼痛拒按,嗳气泛酸,腹胀满,口干口苦,饮食不多。胃脘痛,寒热错杂,肝脾不和。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缓。复诊时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
肝脾不和胃脘痛寒热错杂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1周。病程1周。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脾不和。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舌象澹,苔象薄,脉象小弦。无黑便,有反酸,进食后疼痛缓解。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
肝脾不和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反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未明确。病程长短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左弦滑,右仍细软。
肝脾不和脾泄肠鸣脉弦滑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胆囊切除术后持续性呃逆,进食即呕,病程2月。精神萎靡,面色灰暗,舌红苔黄腻,脉沉弦,纳差乏力,右侧腹部胀痛。辨证为肝脾不和,湿滞中焦。
肝脾不和呃逆湿滞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巩膜、皮肤发黄,伴发热2天。病程10天,初期身倦乏力、恶心、口干、饮食不振、厌油腻、低热,2天前出现黄疸、发热、全身无力、头晕、口干口渴、纳差、夜寐不安、便秘、小便色黄。中医病名黄疸,证型阳黄热重于湿。病因病机为湿热壅滞,阻遏气机,胆汁外溢。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身倦乏力、恶心、口干、饮食不振、厌油腻、低热、黄疸、发热、全身无力、头晕、口干口渴、纳差、夜寐不安、便秘、小便色黄。切诊未明确描述。
肝脾不和黄疸湿热郁结热重于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肝区隐痛、疲乏无力、胃纳差、腹胀多气、口中粘腻、恶心嗳气、吞酸,遇劳加重。面色晦暗,颈部有蜘蛛痣。舌苔微黄,舌质暗,脉弦涩。中医诊断为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肝区隐痛疲乏无力胃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诉为慢性腹泻,稀溏便,每日3~5次,进食油腻辛辣后加剧,伴腹隐痛、肠鸣腹饱、纳差、疲乏、小便黄。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慢性结肠炎,证型肝脾不和。面色萎黄,舌苔黄滑,质黯红,脉弦缓。腹软,肝大,肠鸣音亢进。
肝脾不和慢性结肠炎气滞湿郁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咳嗽痰多3月余。病史中见疲乏、脾气急躁、汗多易感冒、咳白色泡沫痰、两胁疼痛、口苦口臭、胃纳不馨。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木克土,痰湿内壅。
肝脾不和自发性气胸肝木克土痰湿内壅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为夜间烦躁不寐、梦多、浮肿、精神疲倦、四肢乏力。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心血不足、肝脾不和。舌质淡红,苔白,脉沉数。病机为心血不足致心火炽盛,肝脾不和致肝血不足,血虚无以养心,神不守舍。
肝脾不和不寐心血不足心火炽盛
查看详情 →
女,45岁,形寒头痛,腹痛,大便不爽,胃纳不香,口淡无味,苔薄,脉浮弦,头痛腹痛均见轻减,苔薄脉弦。头痛,肝脾不和,外感寒邪,内伤气机,面色正常,舌苔薄,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脉浮弦,脉弦。
肝脾不和头痛腹痛胃纳不香
查看详情 →
36岁,月经量多且淋漓不止,身体虚衰,右小腹时痛,白带淋漓。崩漏,肝脾不周,气血郁滞。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滑。小腹痛,白带减少,心悸气短,寐少而梦多。脉象沉弦而滑。
肝脾不和崩漏气血郁滞脾虚湿多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五个月,大便粘液性,日行4-5次,遇凉或油食加重。面色微黄,舌红苔腻,脉沉数。左侧腹结穴压痛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见不规则表浅溃疡面,附有粘液。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肝脾不和,湿热壅滞。
肝脾不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反复腹泻9个月,发病时间去年7月份,每日4~6次,多于凌晨4~6时发作,便前腹胀肠鸣,大便起初成形后转水样,色黄无脓血。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两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腹泻时间、发作规律及情绪相关症状,切诊未提及。
肝脾不和泄泻脾肾两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泄泻反复发作10余年,清晨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情绪紧张或工作压力大时易发作,伴轻微腹痛,便后痛除。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肝郁气滞,肝脾不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
肝脾不和泄泻肝郁气滯
查看详情 →
女,41岁,双侧乳房多发肿块,周期性疼痛,病程5年。中医病名:乳癖,证型:肝气郁结,痰凝乳络。舌瘦偏红,苔薄白,脉弦细稍滑。乳房肿块形如雀卵或核桃状,触之不甚痛,推之可移,韧而不坚硬。性格内向,病程长,情志不畅,气滞痰凝,郁结于乳络。
肝脾不和乳腺增生肝气郁结痰凝乳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肝硬化、十二指肠球炎。症状包括巩膜黄染、面色晦暗、胸腹胀满、肝区疼痛、蜘蛛痣、烦躁易怒、体重下降。舌苔白腻,脉缓。诊断为肝硬化,辨证为肝脾不和,气虚血瘀。病程长,有慢性乙型肝炎、门静脉高压、结节性肝硬化等既往病史。二诊症状明显改善,三诊面色萎黄,尿黄,偶有手心热,舌苔稍腻,脉平缓。
肝脾不和肝硬化气虚血瘀消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