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8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胸脘懊恼作痛,恶心呕吐,吐鲜红血块,大便稀而色黑,手足发冷,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软无力。胃吻合口充血水肿,病程较长,反复吐血。气随血去,阳气不守。
吐血气随血去阳气不守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8岁,低热,盗汗,咳嗽,咳即遗尿,胸闷气喘,不能平卧,四肢欠温,形体消瘦,咳吐白痰,自觉痰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肾阳虚衰,气虚下陷,肺中虚冷,阳气不振,上虚不能制下,中阳虚衰,运化无权,土不生金则肺痿,肺痿失去肃降之力,不能通调水道
肺源性心脏病肾阳虚衰气虚下陷肺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5年,晨起或遇冷空气时喷嚏频繁,流清涕、鼻塞,伴腰痛、四肢不温、易感冒、纳少、面色无华、疲倦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脾肾两虚、清阳不升、卫表不固。
过敏性鼻炎脾肾两虚清阳不升卫表不固
查看详情 →
男,成人,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入冬尤甚,形寒肢冷,溲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右寸滑。中医病名痰饮,证型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肾虚水泛,肺失宣降。
痰饮脾虚肾虚肺气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运动神经元病,四肢麻木,双下肢痿软无力,步履困难。病程近1年,天寒后症状加重。体征见形体肥胖,面色晦暗,畏寒,爪甲紫暗,头晕头痛,吐稀薄痰涎,夜卧多尿,大便溏。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苔中白厚腻。脉沉滑。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辨证为寒痰与瘀血互结,阻滞经脉,肢体失养。
运动神经元病寒痰瘀血经脉阻滞
查看详情 →
刘某,54岁,男性。腹大如瓮,腹围109厘米,面容憔悴,面色晦滞,目睛发黄,颧鼻血缕,口唇干燥,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尿少气秽,便结腹胀,囊肿。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鼓胀,证属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病程10年有余。
肝肾阴虚湿热内蕴鼓胀
查看详情 →
女,42岁,带下量多如注,稀如水或如鸡蛋清样,病程半载。面色晄白,神疲懒言,纳呆便溏,小腹胀坠,腰疲肢软,四肢欠温,溲长清。舌胖而嫩,苔薄,脉沉细。证属中虚气陷,阳虚失摄,精微下注。
带下病中虚气陷阳虚失摄精微下注
查看详情 →
杨某,女,42岁。慢性肾盂肾炎,尿频尿急,腰嵴疼痛,小便热。畏冷喜温,形体偏胖,神怯懒言,舌质澹苔白微黄,脉沉细乏力。素体阳虚,膀胱湿热突出。神怯倦怠,四肢不温,舌质澹嫩津液满布,脉沉微。辨证为肾阳亏虚。
慢性肾盂肾炎肾阳亏虚膀胱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口大渴,善食易饥,消瘦乏力,皮肤枯燥,双下肢剧痛,步履不能,约30分钟尿一次,彻夜不能眠,神疲。空腹血糖310毫克%,尿糖(++++)。脉虚弦而数,舌边红苔黄。中医诊断肺、脾两脏气阴俱虚,肾阴不足,燥热恋胃。
糖尿病肺脾气阴俱虚肾阴不足燥热恋胃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右耳听力下降反复发作10个月,2天前再次出现听力突然下降,伴耳鸣、耳内堵闷感。舌淡红、苔薄,脉细。辨证为肾精不足,耳失所养证。电测听示低频下降型神经性耳聋。既往史示怕冷、易疲劳、纳谷不香。
神经性耳聋肾精不足命门火衰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高烧持续不退,周身浮肿,抽风。产后十天,呼吸紧促,手足不温,面部足部浮肿如泥状,腹部隆起如抱紧,全身满布红色细疹,下肢尤密,胃痛,不思饮食,大便黑褐杂深绿色,小便极少,恶露混浊无血泽,脉数而虚,舌质干燥,中间有黄苔。
产后高烧浮肿严重抽风发作脉数而虚
查看详情 →
女,45岁,纳差,畏寒肢冷1年,表情淡漠,腹胀,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月经量少,二便调,夜寐可。虚劳病,脾肾阳虚。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
虚劳病脾肾阳虚畏寒肢冷纳差
查看详情 →
二十六岁女性,产后小便不通,精神萎靡,声低气怯,口干不欲饮,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舌质淡嫩,寸口脉轻按弦、重按无力。症属元气不足,肾气损伤,不能化气行水。
产后小便不通元气不足肾气亏损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婚后4年未育,精液精子死亡率在90%以上。症状包括怕冷、头晕、腰酸痛。舌质澹白、苔薄,脉沉细,尺脉弱。中医诊断为肾阳衰弱,肾精不足。病因病机为肾阳衰弱,肾精不足。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白、苔薄、脉沉细、尺脉弱。
不育症肾阳虚肾精不足腰酸痛
查看详情 →
女,24岁,主诉多次流产,腰酸乏力,病程长。中医病名:流产,证型:命阳不充,胞蕴湿毒。病因病机:先天命阳不足,胞宫寒凝;后天脾弱不健,湿毒下注。望诊:舌澹白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多次流产史,孕后担心流产。切诊:双尺沉弱,右关弦滑。
多次流产命阳不足脾经湿毒肌肤溃腐
查看详情 →
女,29岁。舌苔糙腻,脉沉涩,头昏腰酸,尿浊,内热,月经甚少色黑,腹胀满,面部轻度浮肿,病程年余。慢性肾炎,脾肾两亏,气阴不足。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涩。尿中有蛋白、管型。
慢性肾炎脾肾两亏气阴不足尿浊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咳嗽、心悸、喘咳、下肢水肿、纳差、形寒肢冷、唇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中医诊断为心悸、喘咳。辨证为气阳两虚兼血瘀水泛。望诊见舌质胖暗、苔厚。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病程20余年,近因天冷加重。切诊见脉沉细。
肺心病心衰气阴两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鼻流清水样涕多年,晨起外出时鼻痒胀塞窒,喷嚏频繁,清涕如注,发作后头脑空虚,周身酸楚,少气乏力,腹痛。既往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夏不觉热,冬感寒甚,背部有冷风感。体征见鼻内肌膜澹白肿胀,鼻甲肿大色暗澹,舌质澹,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诊断肾督阳虚鼻鼽,辨证为肾督阳虚,寒水上泛,鼻失温养。
鼻鼽肾督阳虚肺气虚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咳嗽10余日,伴发热、流涕,现咳嗽阵发,喉中痰鸣,活动及夜间加重,便溏,纳食差。舌淡苔薄白。证属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肺部呼吸音粗,可闻痰鸣音及湿罗音。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咳嗽痰湿蕴肺便溏肺热
查看详情 →
男,42岁,肢末浮肿,腹部胀滞不舒,慢性肾炎。肾脏亏损,脾运亦滞。面色晦暗,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
慢性肾炎肾气不足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