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8岁,男性,主诉咽下困难近1年,病程较长。舌质红,有瘀斑,舌苔白,脉象弦细。辨证为瘀痰结聚,胃失和降。舌质绛,舌下有瘀斑,脉象提示瘀痰结聚,脾胃不和。X线示食管中下段不规则狭窄,粘膜破坏,扩张差,钡剂通过受阻,上段扩张。胃镜检查见食管后壁溃烂面,表面稍隆起,附白粘液,组织脆弱,触之易出血。病理报告见少量坏死组织及个别核异质细胞。
食管癌瘀痰结聚胃失和降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50岁,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病程由恼怒抑郁而起。舌红苔白,脉弦细,按之略数。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情志不舒,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气机阻滞。
胸痹心痛肝气郁结痰气交阻
查看详情 →
女,46岁,急性黄疸肝炎20天,目黄、皮肤黄、尿黄赤、纳差、呕吐、上腹痛、胸背痛、肝功能损害明显、口干苦、大便8天未解、精神差。舌红苔黄燥。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湿热熏蒸胃浊上逆,脾运障碍,肝胆湿热气机不畅,湿热内盛,小便黄赤,湿热蕴结肠胃气机阻滞。肝胆湿热蕴结,郁滞不通。脉弦数。
急性黄疸肝炎肝胆湿热黄疸呕吐
查看详情 →
女,37岁,素体羸弱,头痛身痛,困乏无力,心悸气短,面色面黄少华,言语低微,舌淡,脉沉迟而弱。诊断为头痛,证属营卫虚而不和,病因病机为劳心耗血伤精,复用辛散损伤气阴。
头痛身痛气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背部及多关节疼痛半年余。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病程半年。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证。
痹证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关节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部浮肿性澹紫色斑,按之疼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无力,腰酸腿痛,畏风寒,纳呆。中医诊断为肌痹,证型为脾虚、寒湿阻痹。望诊见面部浮肿性澹紫色斑,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两个月,有全身症状及畏寒表现。切诊未提及脉象。
腰酸背痛皮肌炎脾虚寒湿阻痹
查看详情 →
葛某,41岁,恶心呕吐7~8年,伴有头晕头胀、左少腹疼痛、左肩背痛、左胸第二肋软骨痛、腰困、畏寒、小便频而少、早晨大汗出但口不干。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水饮上冲呕吐。舌苔薄白,脉弦紧。病程长,症状复杂,涉及多系统表现,病因病机为脾阳大伤,水饮停聚。
脾胃虚寒水饮上冲脾阳大伤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脊背作痛,倦怠乏力,胸背前倾,弯背舒适,挺胸伸腰受限,嵴背疼痛加剧,不能俯卧仰卧。病程自1979年起,持续多年。中医诊断类风湿性脊柱炎。舌绛少苔,面色少华,精神不振。脊椎中段棘突状似竹节,背屈则舒,不能伸仰。血沉4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阳性,抗“O”500单位。胸椎X片示第5~11胸椎小关节面模糊,椎体骨质疏松。
类风湿性脊柱炎肾虚督脉失养血瘀
查看详情 →
39岁,腰背痛,腰不能展,发作时如铁针上行,痛不可言。太阳中风证,风阳之邪伤于卫表,卫阳被郁而不通。面色正常,舌淡苔薄白,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脉浮紧。
腰背痛风邪伤表卫阳郁闭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失眠2~3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胀、耳鸣、记忆力下降、颈项板滞疼痛、手麻、腰背痛、足寒、两腿无力、心慌、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肝阳偏亢,瘀热交阻。
失眠肝阳偏亢瘀热交阻颈椎病
查看详情 →
80岁女性患者,胸腹胀大,浮肿气短,纳差,腹胀加重,疲乏无力,大便秘结。舌苔白,脉沉紧。辨证为痰饮凝积中上二焦。现症见高度浮肿,腹胀大,气短,呼吸困难,精神疲惫。舌苔白,脉沉紧。后期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痰饮凝积中上二焦。舌苔白,脉弦。辨证为气阴两虚,痰气郁结。舌苔白,脉沉缓。辨证为肝胃不和,痰饮壅郁。舌苔白,脉弦紧。
胸腹水肾气不足痰饮凝积少阳枢机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女性。主诉腰背疼痛,两腿酸软无力,咳嗽时腰痛剧烈并向双下肢传导。病程三年,近2月加重,伴头晕、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体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嵴柱后突畸形,活动受限,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光示嵴柱骨质疏松(Ⅲ度),腰1至腰4轻度压缩改变。骨矿测定示左桡骨面骨矿含量降低。辨证肾阳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腰背疼痛两腿酸软骨质疏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女性。主诉高热20天,寒热往来,体温38.5~40℃。心悸,气短,自汗,手足心热,面色晦暗,形瘦神疲。舌质暗淡,苔薄白多津,脉细数无力。诊断为肾阳虚弱,阴盛之证。
高热心气不足血亏肾阳虚弱
查看详情 →
男,61岁,主诉便秘两年,病程较长。现症见形体瘦弱,恶寒肢冷,腰酸背痛,腿膝无力,小便清长,少腹拘急,舌澹苔白,脉象沉迟。诊断为阳虚便秘。病因病机属阳虚寒凝,肠失温煦。舌淡苔白,脉沉迟提示阳虚寒盛。
腰酸背痛阳虚便秘肾阳虚肠干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小便不畅,伴有口干唇燥、咳嗽痰多、大便溏、腿软乏力。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肾虚阴伤,湿热内郁,久病络瘀。舌象暗紫有裂纹,苔黄腐腻,脉弦。体征包括形体消瘦、尿黄有沫、尿蛋白阳性、尿素氮偏高、空腹血糖7.5mmol/L。
消渴肾虚阴伤湿热内郁瘀热证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大便干结、排便间隔长,偶有腹胀,食欲不振,双下肢无力,颈椎病,项背痛,头晕。体格瘦长,精神稍差,舌暗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肾不足,气阴两虚。
便秘脾肾不足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胃脘痞胀8月,伴两胁隐痛,食后为甚,乳房作胀,矢气则减,常便溏,口苦,后背痛。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胃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不和,气滞血瘀。
胃痞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血虚阳亢
查看详情 →
女,36岁,主诉心悸、心慌、心烦、胸闷、右背痛、疲乏无力、头晕,病程半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郁化火兼心血不足、气血亏虚。望诊:唇色暗澹,舌澹红,苔薄黄腻、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情志悲哀、劳累过度。切诊:脉细。
乳房肿块气郁化火心血不足心悸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主诉腰痛、颈项痛,病程10年,阴天加重,晴天缓解。舌质紫黯,苔薄白微黄,脉沉弦。辨证为痛痹证兼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素体年老气血亏虚,感受风寒湿邪,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肾之脉络受损。
痛痹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