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女性,主诉胃恶性间质瘤术后2个月,乏力、纳少、大便干。舌质黯红,苔黄,脉沉细。中医诊断胃积,证属脾虚气滞,瘀毒内结。面色轻度贫血貌,上腹手术瘢痕,舌质黯红,苔黄或薄黄,脉沉细或细数或弦细。
胃积脾虚气滞瘀毒内结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二十余岁,面色苍黄消瘦,周身恶疮,脚拘挛,手指节肿,额前神庭下肿如鸡卵大,病程三年。脉濡缓而弱,辨证为虚协湿热。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服轻粉后症状加重,疮溃脓血过多致血液衰少,筋失所养。
杨梅毒疮血气亏虚湿热内蕴筋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便血、脓血、里急后重、腹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湿滞,证型为肠胃湿滞,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气滞不运。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便血、脓血、里急后重、腹胀、小溲短少、晨间作泻、腹胀痛、咽物作噎、口渴泛稀涎,切诊脉象为滑弦而数、弦滑而数大、弦滑而实大。
便血气滞湿邪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慢性肠炎病史8年,反复发作。现症见大便溏泄,水谷不化,胃纳不馨,食后胀满,消化不良,神疲肢倦,面色萎黄,性欲减退,腰酸膝软,头晕目花。舌淡苔白,脉缓弱。中医诊断为慢性泄泻,属脾肾阳虚型。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淡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病程长,饮食诱发,症状反复。切诊见脉缓弱。
慢性泄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发热、咳嗽、吐脓性痰半月。既往有肺炎病史,现见形体肥胖,面色晦暗,易倦乏,动则短气,早起干咳,咯白色块状粘痰挟紫血块。舌质暗,苔腻,脉两关大,余脉沉细。诊断为肺疽症,病机为脓痰积久,气虚正弱,邪盛正虚。
肺脓肿气虚痰瘀互结血瘀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腹泻3月余,大便每日2~4次,便不成形,左少腹隐痛,饭后加重,月经延迟,经量不定。肠镜提示炎症性肠病待查,全消化道造影提示肠易激综合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腹部叩击呈鼓音,中脘、天枢、胆明压痛阳性。诊断为结肠炎。病机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泄泻不止。
腹泻脾胃虚弱肠易激综合征
查看详情 →
10个月男婴,腹泻伴发热、脓血便,病程半月余。大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大便培养为弗氏痢疾杆菌,有I度脱水,精神体力弱,泻痢日10余次,黄稀多脓,曾发生休克、抽风。舌苔黑而润,口内有鹅口疮,脉象细弱无力。辨证属久痢大伤脾阳,出现慢脾风证。
下痢脓血久痢伤脾阳慢脾风证脾肾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反复腹泻5年余,疲乏无力,腰膝酸冷,双腿发软,腹部饱满,大便溏泄,排出黏液样便,偶带脓血,日行2~3次。舌苔灰腻,舌质红绛,边有瘀点,脉沉弦而细。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痰瘀阻络。病程长,情绪变化或饮食不节为诱因。体征见腹部饱满,左下腹压痛,血压升高,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大便常规示潜血弱阳性。
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慢性结肠炎直肠息肉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大便赤白黏冻脓血4年余。现症见大便带血,便中夹杂赤白黏冻,每天5次左右,里急后重,小腹坠胀疼痛。舌质稍红,苔薄黄,脉稍弦。中医诊断为痢疾,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瘀滞,兼有湿热证。病程4年余,因饮食不慎致泄泻,反复发作,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理示升结肠重度慢性炎伴活动性炎。
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证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腹胀腹痛,牵引会阴部腰背部,阴道流血。宫颈癌术后盆腔转移,放射性肠炎。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脾气亏虚,下焦湿热。腹痛腹胀,大便脓血或夹黏液,日行6~10次,里急后重。纳少乏力。疲乏无力,头昏目眩,失眠多梦。放射性直肠炎基本已愈。
放射性肠炎脾气亏虚下焦湿热气滞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慢性腹泻3年余,日5~6次,质稀,无脓血,泻后不止,早起腹胀呃气,口吐清水,食欲不振,遇冷加剧,得温则缓。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缓弱。证属脾肾虚寒,久则阳虚更甚。
慢性腹泻脾肾虚寒阳虚更甚腹胀呃气
查看详情 →
二十岁女性,咳嗽,吐血,背胀,手心热。舌无苔而两边略带青紫,脉弦硬带浮。诊断为伏风闭肺,兼气夹瘀。
咳嗽吐血瘀热内阻热壅血瘀肺气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反复黏液便血3年余,现症每日排便5~6次,黏液夹血,伴疲乏、下腹坠胀、肛门灼痛、里急后重,舌淡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痢疾,辨证气血虚弱,湿热蕴结,肠络损伤。望诊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述疲乏、下腹坠胀、肛门灼痛、里急后重,切诊脉弦滑。
痢疾气血虚弱湿热蕴结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胸患痈肿高焮痛,脉浮而紧。患者胸患痈,焮痛烦躁,发热作渴,脉数而实。患者胸患毒焮痛怕冷,脉洪数。患者性刚多怒,胸前作痛,脉数恶寒。胸患毒,肿高焮赤发热,脉数。体肥善饮,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滑胎,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肝脉挟胃贯膈,胸之痈疽本由于肝。
胸痈肺热肝脉失调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黎明时肠鸣腹痛,腹痛即泻,病程5年。伴随症状包括腹痛喜温喜按,体瘦神疲,动则心悸气喘。中医诊断为五更泄。证型为肺肾气虚,脾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肺气亏损,金不生水,致肺肾气虚,脾气不足生化乏源。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五更泄肾阳虚脾虚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大便泄泻带粘液7年,起病时间1975年。主要症状为大便黄而有粘液,有时见脓血泡沫,每日2~3次,伴后重感。胃脘及右胁胀满,打呃,醒后口干而苦,牙齿肿痛。舌质红,苔根部微黄腻,左涩右弦脉。辨证为湿热内蕴,寒热错杂。乙状结肠有溃疡面,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病程迁延,病机属湿热郁阻中焦,脾虚夹湿热。
慢性泄泻湿热内蕴脾虚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阵阵腹痛,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下痢赤白脓血,黏稠腥臭,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病因病机为夏秋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饮食不洁,滞于脾胃,积于肠腑,气血凝滞腐败。中医病名湿热痢,证型为湿热内蕴。
湿热痢暑湿热交蒸饮食不洁腹痛拒按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患者,高热伴寒战、纳呆、呕吐、便秘、尿频尿浊,腰部压痛。舌质微红,舌苔白腻中黄,脉弦滑而数。湿热之邪侵入膀胱,血行受阻,形成淋证,邪入三焦,发为往来寒热。
热淋湿热郁结血行受阻关门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双手背尺侧、双大拇指指背皮肤瘙痒并渐进性粗糙、变黑、增厚23年。舌暗、苔白,脉沉细。双手背尺侧及拇指指背对称性皮肤粗糙、增厚,色深褐,边缘清楚,有裂口及搔抓痕迹。既往史有2型糖尿病。诊断为慢性手部湿疹。
慢性湿疹肝血不足脾虚湿盛皮肤增生
查看详情 →
3岁6个月女童,食少伴消瘦2年余,大便稀2天。面色青黄,山根色青,身体瘦小,舌质澹,舌苔白稍厚,腹壁皮下脂肪0.6cm。大便水样,镜检WBC0~1/HP。中医诊断疳证,证属脾肾两虚,气阴不足。
疳证脾肾两虚气阴不足食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