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不止,病程数月,身体虚弱无力,面色萎黄。思虑伤脾,怒气伤肝,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脾不统血崩漏不止肝不藏血身体虚弱
查看详情 →
杭姓妇人,四十有余,平日吸烟,去秋气燥,迫血妄行,如血崩、血漏之状,腹痛、便秘、时咳。左手尺小数,右寸浮大。燥金失肃,少阴失润,素日血燥,加之芙蓉癖。
脾不统血血燥燥金失肃少阴失润
查看详情 →
女,43岁,月经周期提前,经期延长,病程半年,面色萎黄,气短神疲,乳胀微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轻度贫血,证属肝郁脾虚,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肝郁脾虚轻度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月经紊乱、淋漓不尽1年余。舌质澹,苔薄,脉右沉细、左细数。崩漏,脾不统血。身燥、口鼻干燥,下肢尤甚,夜晚燥不能入睡,耳鸣,大便溏,稍食滋腻即泻。舌质红,苔薄,脉细。
脾不统血崩漏阴虚内热中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绝经4年,阴道出血3个月。主症为阴道出血,量少色澹质稀,伴气短懒言、疲劳乏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大便溏薄、腰痠。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缓。舌质红,苔薄,脉沉弦,脉弦。中医病名属经断复来,证型为脾虚肝郁,病机为肝气郁结,脾不统血。
绝经复来脾虚肝郁冲任不固气short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鼻出血间断发作伴头晕3年。面色不华,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濡细。诊断为鼻衄,证属脾不统血型。病程3年,反复发作,伴头晕、乏力,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计数80×10⁹/L。
脾不统血鼻衄面色不华舌薄黄
查看详情 →
十四岁男性,腰痛乏力,小便黄赤短少,两小腿至足紫癜不退。紫癜性肾炎。证属脾不统血,肾精亏虚,封藏失司。面色萎黄,舌红苔黄,脉细。尿常规示血尿、蛋白、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肾区扣击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脾不统血紫癜性肾炎肾精亏虚封藏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腹中结瘕、经事先期、饮食少纳、便后带血。肝气郁结、脾气虚弱。腹中结瘕为肝气所结,经事先期为肝血失藏,饮食少纳为脾气虚弱,便后带血为脾失统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脾不统血腹中结瘕经事先期饮食少纳
查看详情 →
女,43岁,鼻出血间断发作伴头晕3年。鼻衄,脾不统血型。面色不华,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濡细。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计数80×10*9/L。头晕,乏力,面色无华,舌澹红,脉濡细。
脾不统血鼻衄头晕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5岁女童,紫癍三年,瘀点色紫泛青,推之不退,形瘦色苍,精神萎靡,头晕纳呆,唇舌俱澹,苔薄白,脉濡无力。证属气血两亏,气不摄血,病机为紫斑频出不已。
紫癍不愈气血两亏气不摄血阳虚阴伤
查看详情 →
张妇,41岁。阴道流血60余天,量少色澹,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小腹坠胀,腰痛膝软。舌澹胖,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苍白。病位在脾肾,证属脾不统血,肾失封藏。诊断为漏证,脾肾两虚,冲任不固证。
脾不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肾失封藏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反复头晕3月余。病史有内痔出血。中医病名血劳(贫血),证型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虚数。面色无华,头晕,乏力,心慌,夜寐不安。气血亏虚,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心神失养。
脾不统血虚劳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产后大失血,血色素50g/L。精神倦怠,面色无华,食少,寐浅易醒,月经量多色澹,先期而来。舌淡边有齿痕,脉弱。诊断为产后贫血,辨证为心脾两虚,血失所摄。
脾不统血产后贫血心脾两虚血失所摄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先期而至,量多,经来10日未净,色鲜红有血块,伴头晕、身倦无力、胸闷心悸、四肢麻木、胃纳不佳、腹胀腰酸、畏寒、下肢浮肿。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阳不振、肾精不足、脾不统血、真阳不足、血不循经。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月经异常及全身症状,切诊未见明显脉象描述。
月经先期脾肾阳虚脾虚统摄肾虚封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双下肢红色斑点,按之不退色,反复发作近1年。面色皖白,乏力,动则气短,饮食不香。舌质澹红,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中医诊断为葡萄疫,证属脾虚不能统血,血不归经。病因病机为思虑伤脾,脾虚失摄。
葡萄疫脾虚气血双亏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唾血数年,六脉沉细而数,脾部尤甚,肺部浮短而涩。阴亏生内热,思虑伤脾,脾不统血。患者有肺金受火伤之症,午后发热,水泛为痰,梦遗失精,怔忡惊悸。
脾不统血脾肾两虚阴虚内热思虑伤脾
查看详情 →
女,49岁,绝经年余,白带多,阴道出血量多如崩,色红,心慌,夜不安寐,体倦纳差。崩漏,心脾两虚,脾不统血。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心慌,夜寐不安,纳差,体倦。脉细弱。
脾不统血崩漏心脾两虚心慌
查看详情 →
邱某,女,56岁,上腹部胀痛5年,加重半月。胃脘痛,病程长,主症为脘腹胀满疼痛,阵发性加剧,面色苍白,四肢欠温,空腹痛甚,进食、热敷、按压背俞穴疼痛减轻,大便稀溏呈酱油色。舌质澹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而缓。病因病机为寒湿阻滞中焦,胃阳被遏,气机郁滞,脾不统血,瘀血内结。
胃十二指肠溃疡寒湿阻滞中焦中虚有寒瘀血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要症状为肉眼血尿反复发作3年,伴头晕腰酸、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食少纳呆、月经量少黑紫有血块、腹痛如刺、尿血色紫、排尿涩痛。面色晦暗无泽,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IgA肾病、增生硬化型。辨证为脾肾气虚,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病机为湿热毒邪入侵,正气虚弱,正邪交争,邪毒直入下焦,损伤脉络。阴虚内热、脾肾气虚为本,邪毒阻滞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
IgA肾病脾肾气虚瘀血阻滞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高某,47岁,女性。主诉经期不准,量多有血块,背痛腰酸,头晕耳鸣,心跳气短,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舌苔薄白,脉象虚弱。辨证为心肝脾虚,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血气大伤,统摄无力。病程近1年,经期延绵20余日。
绝经前后诸证心肝脾虚血不上荣崩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