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统血

女,29岁,月经经期持续延长,病程自4月至7月,舌红苔薄白稍黄,脉细弱,心脾两虚,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月经过长心脾两虚腰腹酸痛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4岁。内痔5年,便血,血色鲜红,大便时肛门下坠感,面色皖白,唇甲澹黯,气短心悸。舌质澹,脉虚细无力。诊断为中阳下陷,脾虚不能摄血。
内痔便血脾虚不统血中阳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便血1个月。大便色黑,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语声低微,手足浮肿,少寐多梦,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便血(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中气虚衰,脾失统摄,血不循经。面色萎黄,双手及双下肢水肿,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脾不统血便血中焦虚寒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面色萎黄,腰痛腿酸,四肢乏力,阳事痿缩,无子嗣。病程十余年。中医病名属血虚阳痿不育。证型为血枯气索。病因病机为长期肠风下血,脾失温燥,血热妄行,致血虚阳痿。望诊见面色萎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鲜血,腰腿酸痛,阳事痿缩。切诊见脉象虚弱,两尺重按尚有微脉。
脾不统血肠风下血血虚阳痿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女性,6个月,高热,紫癜,血尿,便血,病程4天,热蕴中焦,脾肾两伤,脾不统血,肾主二阴,面色枯萎,舌质绛,苔黄腻,指纹紫色过气关
脾不统血血热发斑脾肾两伤肾主二阴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先期、量多3年余,近年出血时间长。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主诉有冷感、欲呕、口干喜热饮、大便干结。B超提示“子宫肌瘤待排”。中医诊断为气虚血脱。病因病机为崩漏日久致阴血流失,气随血耗,脾虚不统血,阳气受损。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薄白、脉细,面色萎黄,喜热饮,胃冷感,头昏心慌,乏力。
月经先期气虚血脱脾虚不统血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腹胀,脾泻下血,食后胀甚,臌腹稍安。肝郁脾虚,肝木乘脾,脾虚不运,脾不统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弦细。腹胀、腹泻、下血,病程较长。
单腹胀脾泻下血肝木乘脾脾家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要症状为乳头溢血3月,色鲜红,伴乳胀痛,性情急躁,月经量多。舌尖红,苔薄微黄,脉弦细。辨证为肝郁化火,灼伤乳络。
乳衄肝郁化火血失所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浮肿、血尿、血压升高。病程自2002年10月起,持续约1年半。中医病名慢肾风,证型下焦热盛、心经郁热。病因病机为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病机为下焦热盛、心火亢盛、血络受伤。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浮肿、血尿、低热、大便干,切诊未明确描述。
脾不统血急性肾炎下焦热盛心经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诉月经周期不准,量时多时少,经色深浅不等,伴头晕、心悸气短,突发腹痛,子宫下血势如涌泉,腰腿酸痛,身热不恶寒。脉沉细,左部弦虚,舌质红,苔薄黄。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脾不统血,冲任不固。
脾不统血崩漏冲任不固脾虚
查看详情 →
男,32岁,腹痛乏力,便血,不思饮食。脾虚寒,脾气虚寒,阴血不足,脾不统血。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病因劳累伤脾,病机脾失统摄,气血生化无源。
脾虚寒阴血不足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全血下降20余年,疲乏加重伴牙龈出血1个月。疲乏、牙龈出血、咽部不适、口苦、眼涩、动则易汗、腹胀。面色澹黄少华,舌质澹,边微红有齿痕,苔薄滑,脉沉弱。诊断为心脾血虚、脾不统血、肝肾不足。
脾不统血虚劳心脾血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男,成人,便血,血生于心,藏于肝,而统于脾,气虚无以生血,肝之藏血不足,脾虚不能统血,血液下渗,大便色黑。舌苔薄腻,脉数弱。大便溏薄不结,肠鸣作响,中气下陷,脉濡软。大便仍溏薄不结,腹中隐隐作痛,气阳不足。舌苔薄净,脉濡软。中医病名便血,证型脾虚不能统血,肝不藏血,病因病机气虚血亏,脾失统摄。望诊舌苔薄腻、薄白、薄净。闻诊未提及。问诊便血、大便色黑、溏薄不结、肠鸣、腹痛。切诊脉数弱、濡软。
脾不统血便血肝不藏血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31岁,月经量多、色澹红,病程四年,身倦神疲,面色萎黄,心慌气短,腰、肢冷,浮肿,带下,便溏,目眶青,毛发重,乳晕有毛,舌边齿痕、苔白,脉沉细而缓。心脾两虚,血失统摄。
脾不统血功血症心脾两虚血失统摄
查看详情 →
男,57岁,反复胃脘部隐痛20余年,呕血、便血2天。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脉沉细无力。中阳不足,脾不统血。神疲乏力,脘腹隐隐作痛,畏寒肢冷。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
脾不统血中阳不足气虚血少胃脘隐痛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月经淋漓月余,伴右侧偏头痛、口苦、烦躁、疲乏、纳呆、双足不温。舌质红,苔薄白,舌下络瘀,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崩漏,病机为肝经郁热、脾不统血。望诊见舌质红、舌下络瘀,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异常、症状描述详尽,切诊见脉弦细。
脾不统血崩漏肝经郁热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6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血尿9年,加重1周。主要症状为血尿,色赤如茶,量可,无排尿疼痛,腰痛,双肾区叩击痛,乏力,纳眠可,大便正常。中医诊断为血证之脾不统血型。舌质红、苔黄,脉弦细。CT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尿常规示红细胞(++),潜血(+++),血红蛋白78g/L。
脾不统血血证肾虚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咳血,病程一年,伴咳嗽、黄痰、乏力、后背痛、行经腹痛、血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诊断为咳血气阴两伤,肺络不固证。支气管扩张症。听诊右中肺、左下肺偶闻湿啰音。
咳血气阴两伤肺络不固证支气管扩张肺热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面色苍白,精神欠佳,面部浮肿呈满月脸,右下肢皮肤有红色斑点,便溏,时呕,血常规示白细胞3.3×109/L,红细胞9.4×1012/L,血小板25×109/L,乙肝病史。舌质偏红,苔薄,脉细。辨证属脾不统血,肾阳失于温煦。
脾不统血再生障碍肾阳虚气血亏耗
查看详情 →
付某,49岁,女性。主诉崩漏延绵,血下如注,色淡不鲜,头晕腰脚不利。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崩漏。证型:脾肾阳虚,冲任不固。病因病机:经行冒寒远涉,劳累伤阳,脾不统血,肾失封藏。望诊:面色晦暗,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乏力气短,四肢不温,便溏尿频,懒进食水。切诊:两脉沉弱。
崩漏脾肾阳虚腰膝冷痛四肢不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