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77岁,男性。主诉为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右侧半身不遂,神情呆滞,反应迟钝,不能对答言语,二便失禁,大便偏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阴虚、血脉痹阻,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痰流窜经络,气阴不足、津液亏少、久病血瘀气滞。
脾气虚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血脉痹阻
查看详情 →
女,55岁,四肢颜面肿胀,关节酸痛,肌肉酸胀,午间轻,晨暮重,得汗后则舒,过后复如故。舌质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缓。湿阻,证属湿热阻滞肌表经络。口干不欲饮,纳差,大便粘滞不爽。双下肢轻度压陷。湿郁日久化热,阻滞肌表经络为主,气机阻滞,湿热浸淫。
湿热阻滞脾虚湿困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鼻窒不利,耳鸣胀闷。病程较长,有长期头晕头痛、少气无力、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身体衰弱病史。体征见鼻内肌膜澹白肿胀,下鼻甲肥大,耳鼓膜内陷,舌质澹苔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肺脾气虚,气血不足,鼻失温养。证型属肺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虚气血不足,肺气失宣,清窍不利。望诊见舌质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气短、失眠、耳鸣、鼻塞,切诊见脉沉弱。
脾气虚弱鼻窒不利耳鸣胀闷肺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11岁,女性。主诉为昼间一时性失神,持物落地而不知,约1分钟后恢复。病程自6岁起。中医病名为阴痌,证型为痰浊内伏,心脾气虚。诊脉细弦,舌淡红,少苔,面色不华。神志正常。主要症状包括失神、胆小易惊、烦躁不安、夜眠易惊醒、不欲饮食、大便偏稀。
心脾气虚痌证痰浊内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诉双耳胀闷堵塞感、听力下降1个半月。素体较虚,经常易感冒,有鼻窦炎、鼻炎病史。精神差,饮食欠佳,肢倦乏力,偶有便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滑。双耳鼓膜内陷、溷浊、标志不清,双鼻甲轻度肿大,鼻道有黏涕,咽后壁有分泌物。纯音听阈测听示双耳传导性聋。诊断为耳胀(双耳分泌性中耳炎)、鼻渊(化脓性鼻窦炎)。辨证为脾虚湿浊,困聚清窍证。
脾虚湿浊传导性聋湿浊余邪耳窍失养
查看详情 →
狄某,男,60岁。左胸憋闷胀痛,入夜尤甚,睡眠质量差,畏寒口干,大便稀,面色萎黄,乏力气短。冠心病。辨证为劳伤心气,浊阴上犯,气血阻滞。舌澹红润,脉弦。舌苔薄白,脉迟缓。
心脾气虚冠心病气血阻滞胸闷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右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固定黑影,病程8个月。中医诊断视瞻昏淼(右眼),证型心脾两虚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缓。症状包括困倦乏力、食纳不佳、口眼干涩、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眼底检查示右眼黄斑部水肿有出血病灶,左眼中心视野缺损。
老年性黄斑变性心脾两虚证视瞻昏淼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男性。主诉恶心纳少四月,伴胸闷憋气10天。临床表现包括胸闷憋气、气短、纳少、尿液溷浊、二便失禁、乏力、恶心。舌澹红,苔薄,脉缓。中医诊断虚劳,证型肾虚血瘀、下焦湿热、兼肺脾气虚。临床表现包括胸闷憋气、气短、纳少、尿液溷浊、二便失禁、乏力、恶心。舌澹红,苔薄,脉缓。
肺脾气虚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低热2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自汗,头晕,周身酸困,咳嗽。脉迟,舌淡,苔薄白。气液不足。阴虚液不足,阳气不足,脉迟,舌澹。舌象淡,苔薄白,脉迟。舌象正常,脉沉细,舌正无苔。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低热气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上腹部胀痛,胃中有烧灼感,反酸明显,食欲差,烦躁易怒,呃逆嗳气,大便不畅。舌质红,苔白腻,左脉弦细、右脉弱。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情志郁结,肝气横逆犯胃,脾虚失运,胃气上逆,痰湿食滞,胃络阻滞。
胃脘痛肝郁脾虚胃失和降痰湿食滞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5岁。经血淋漓不断2月。脾虚气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经血色澹质稀,挟有少量血块,身体倦怠,头昏气短,心悸怔忡。血压18/10kPa,血红蛋白90g/L。既往慢性结肠炎病史。
崩漏脾虚气弱冲任不固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晨起遇冷空气喷嚏频作,流清涕,病程十余年,伴嗅觉减退、前额及后头部疼痛、浑身无力。中医诊断鼻鼽(肺脾气虚)。病因病机为肺卫不固、肺脾气虚。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喷嚏、流涕、嗅觉减退、头痛、乏力。切诊见脉沉无力。
肺脾气虚鼻鼽风寒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头痛反复发作10余年,近年来发作频繁,疼痛加剧。偏头痛发作无定位,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烦躁。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诊断为头痛(血管性头痛),辨证为少阴寒凝气逆、瘀阻脉络,病机为少阴寒凝气逆,瘀阻脉络。
脾气虚偏头痛少阴寒凝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胃胀3个月,伴食少嗳气,倦怠乏力,大便时溏。舌澹红,苔黄稍厚,脉弦细。痞满,湿滞脾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从内生,湿阻气机,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常。
胃胀湿滞脾胃食少大便溏
查看详情 →
刘某,47岁,男。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消谷善饥,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四肢发凉,呕吐咖啡样液体,面色苍白,心悸头晕,冷汗淋漓。胃溃疡。辨证为劳倦过度,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损伤胃络。舌淡苔白,脉细涩而数。
胃溃疡气不摄血脾不统血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胸部憋闷、呼吸急促、咳嗽剧烈。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气胸。中医病名为宗气不足,肉薄肺弱。证型为肺脾气虚,肺体易损。病因病机为久病肺脾气虚,肉薄肺弱。面色面白少荣,舌质暗红,苔薄腻,脉虚细滑。形体消瘦,神倦乏力,气短自汗,胸闷憋气,咳嗽痰白。
自发性气胸宗气不足肺弱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神倦、纳差、厌油、肝区胀痛、身目发黄、尿色如浓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瘟(急黄),辨证为湿热内蕴。舌质澹红,边有齿痕,脉细微。病因为湿热毒盛,弥漫三焦,侵犯脾胃,损伤肝胆,致胆汁排泄不循常道。
慢性重症肝炎肝瘟急黄湿热内蕴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颈僵、头晕、头痛、多汗、心慌,病程半年余。中医病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证型气血两虚、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两虚、精血亏损。望诊见眼睑下垂,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头痛、目胀、视物模糊、手麻、乏力、心悸、胸闷、眼睑无力、遇冷手麻胀刺痒、多汗、失眠多梦。切诊脉沉细无力。
颈僵头晕头痛心悸
查看详情 →
11岁女性,病程三年,主要症状为发热、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咳痰清稀、咳声低弱、气喘、喉间哮鸣、汗出、纳少、便溏。面色萎黄,手脚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证属肺脾气虚,卫气不固。
肺脾气虚哮喘性支气管炎卫气不固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颈胀1月余,病程1月。主诉颈胀,既往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史,现确诊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Ⅱ度肿大,峡部明显。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中医诊断瘿病,证型脾气虚弱,痰瘀互结。
脾气虚弱瘿病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