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俞+心悸

患者59岁,男性,反复喘息、胸闷不适10天余。当前症状偶有气短乏力,无胸闷心慌,口中和,纳寐尚可,大便不实。舌澹,苔薄白,脉沉。辨证为哮病,病位在肺、脾,病机为肺脾气虚,复感风寒,触发伏痰,痰阻气逆。
哮喘肺脾气虚痰阻气逆恶风畏寒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 失眠 忧郁 少言喃语 不吃不喝 消瘦 面色呆板 两目无神 行为呆坐沉思 反应迟钝 脉左寸沉弱 癫证(抑郁型精神病) 肝气郁结 痰气郁结 蒙闭心窍 心脾两虚 痰气郁结 心神失养
心悸易惊抑郁型精神病痰气郁结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双手指麻木、疼痛2年,手不能提重物,上肢痿软乏力。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为气虚血瘀,络脉失养。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络脉失养。望诊见舌质紫,苔薄根腻。闻诊见夜寐不安。问诊见心悸、神乏、性急心烦。切诊见脉细稍弦。胸椎1~10两侧有条索并有压痛,腰、骶部有结节。
痿证气虚血瘀络脉失养手功能恢复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自汗频频,动则益甚8个月,病程较长。主症为自汗,伴面部发红、体倦、乏力、心悸、气短。查体见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自汗,辨证为流产失血,气血俱伤,营卫失和,表虚不固。四诊见纳少,夜寐差,大便溏泄。
自汗气血俱伤营卫失和表虚不固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心悸伴剑突下疼痛15天。高血压病史十年。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脉结代。心律不齐,ST-T段改变。辨证为心血瘀阻型。病位在心。病因病机为心气渐衰,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
心悸心血瘀阻心气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7岁。经血暴流3天,伴五心烦热、心悸眩晕、夜不能寐、周身酸软、肋下隐痛、少腹拘急而热、胃中痞满不食。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腻,脉虚细而数,血压80/40毫米汞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劳伤冲任,思虑伤脾,湿郁化热,湿热传于胞宫。
心悸眩晕崩漏冲任亏损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59岁,腰腿痛8个多月。腰骶椎两侧压痛,膝关节凉痛,伸屈时疼痛麻木加重,行走不便。体弱消瘦,神疲,面色萎黄,脘闷纳呆,饮食无味,大便软,2~3日1次。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素体虚弱,风寒之邪痹阻经络。
腰腿痛风寒痹阻体虚乏力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行走心悸气促、食欲欠佳、颜面及下肢浮肿、头晕视力模糊、全身出血斑。中医诊断为虚劳血亏之证。体征见皮肤苍白,眼睑、口唇、指甲无血色,颜面及下肢浮肿,四肢紫斑,视力模糊,心悸乏力。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润,脉虚芤。
心悸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亏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为梳头、洗头时头发脱落,头皮有圆形脱发区。伴随症状包括失眠、多梦、头晕、烦躁、心悸、胸胁疼痛。舌暗,苔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油风脱发,证型为血虚风盛。病因病机为营血不足,毛发失养,兼见心悸、舌暗、脉细涩,属血虚风盛之证。
心悸斑秃血虚风盛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心悸短气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悸不安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虚血瘀型。面色皖白,舌色黯红,口唇紫黯,语音低微,脉细而促,140次/分。心电图示快速心房纤颤。现症包括心悸、胸闷、胃纳欠佳、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略少。
心悸冠心病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5岁。全身游走性酸痛10余年,近三四年来加重,伴腰酸心悸、头晕眼花、胃纳不馨、嗳气泛恶、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苔薄白,中微剥。寸口脉沉细带数,太冲脉弦大,冲阳脉沉细,神阙有动悸,腹部弛缓。久病元气不足,气阴两亏,肝气郁结,木乘脾土,反侮肺金,中气虚陷,治节不行,气痹而厥。血不养肝,肝气横逆。肝木之邪渐平,脾胃之气稍振。太冲脉静,冲阳脉转强,神阙压痛渐减,精神转佳,惊惕得除,头昏眼花减,颈项牵掣舒。
气痹肝气郁结气阴两亏脾虚
查看详情 →
女性,47岁,心悸、心情烦躁易怒,阵发性颜面潮红,手足心热,胸闷憋气,病程近2个月。郁证(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失濡养,肝气不疏,郁而化火。舌边红,薄白苔,脉弦细。血压90/150mmHg。
心悸更年期综合征阴虚火旺郁证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每遇风吹则大汗不止,伴心悸不安5个月。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澹、舌尖微红、苔薄白。中医诊断脏躁,证型气血两虚型。病因病机为心气、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血虚失养,导致心血不足,汗液外泻太过,血不养心,气血阴阳亏虚,发为心悸、失眠、酸软无力等症状。
心悸脏躁气血两虚失眠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腰骶部僵痛20余年加重伴胸闷气短半月。颈肩部及腰背部僵痛、活动受限,偶有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全身乏力,食纳欠佳、睡眠差。舌红苔薄黄,脉涩。中医诊断大偻、胸痹,证属气滞血瘀、经脉失和。西医诊断强直性嵴柱炎、冠心病。
强直性嵴柱炎气滞血瘀胸痹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前区不适伴胸闷、心悸、气短半年,症状加重后出现背部沉重及心前区剧痛,牵连项背部,体位变动痛甚。舌质紫暗,苔白薄,脉沉涩。气滞血瘀,阻塞心络,气机不畅之胸痹。
心悸胸痹气滞血瘀心前区疼痛
查看详情 →
女,46岁,胸痛半月,按之加重,刺痛日渐加重。脉沉涩。瘀血导致的疼痛。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胸痛、按之加重、刺痛,病史提及因外伤导致疼痛。脉沉涩。
胸痛瘀血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心悸不安1年余,近1个月加重。心悸、胸闷、胃纳欠佳、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略少。面色皖白,精神不振,行动缓慢,舌色黯红,口唇紫黯,语音低微,脉细而促,140次/分。诊断为心悸,气虚血瘀型。
心悸气虚血瘀心阳亏损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悸10余年,加重4个月,兼见下肢浮肿。心悸气短,胸闷难忍,呼吸气粗,不能平卧,夜寐较差,两胁作胀,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时有恶心,纳食不馨,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少,大便干。唇有紫绀,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沉取欠力,兼见结代。中医诊断心悸、水肿,证型脾肾两虚、水气凌心型。
心悸水肿脾肾两虚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心情烦躁易怒、阵发性颜面潮红、手足心热、胸闷憋气。病程2年。中医诊断为郁证(阴虚火旺)。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50/90mmHg。
心悸郁证阴虚火旺更年期综合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