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月经后期5年,经行不畅,经量少,色暗红或紫红,有瘀块,伴腰痛、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胖大有齿痕、色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弦涩。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证属脾肾两虚、气虚气滞血瘀。既往月经周期30~60天,末次月经2010年8月15日。
月经后期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个月,男性。主要症状为智力发育、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不会认人、不会笑、不会说话,坐不稳,不会爬、立、走。精神呆滞,反应差,运动发育年龄相当于4~5个月水平,姿势异常,双上肢内收内旋,双下肢内收、尖足,肌张力明显增强,膝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亢进。舌澹红苔薄白,指纹澹红。诊断为五迟、痴呆,病因先天不足,髓脑失养。
五迟痴呆肾精亏虚脑神失养
查看详情 →
女,29岁,婚后两年未生育,月经不调,经血量少色鲜红有血块,伴轻度痛经,经前乳房胀痛,白带少,脉细略数,舌嫩红苔薄白,子宫发育不良,卵巢与宫体粘连,证属胞失健运,郁而滞瘀,下元亏虚。
继发性不孕症子宫发育不良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
查看详情 →
女,27岁,烦闷不语,欲哭,夜卧中哭醒,喃喃自语,双目发呆,拒食,夜不得眠,便秘,尿黄,月经来潮。面色黄,精神默默发呆,脉沉弦。证型为肝郁气结,痰扰神明。
肝郁气结痰扰神明情绪波动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女性。主诉为气喘、咳嗽、胸闷,病程两年,夜间发作频繁,受凉加重,听诊两肺有哮鸣音。中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为风寒袭肺,肺失宣降,脾肾阳虚,痰阻气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声音、气味未描述。病史包括反复发作、夜间加重、受凉诱发。
哮喘脾肾阳虚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喘息明显,行走500m需休息,不能上下楼梯,精神倦怠。病程34年,每年夏季6月发作,持续至10月缓解。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体胖,苔白,脉沉无力。双肺遍布哮鸣音,右肺呼吸音低。中医诊断喘证(肺脾气虚)。
喘息性支气管炎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女,66岁,全身走窜样疼痛伴频繁嗳气1年余,情绪变化及午后加重。全身走窜样疼痛,气从四肢末端向头胸部走窜,嗳气后身痛减轻,胸膈满闷,口干苦,咽干痛,口中黏腻,咳白色泡沫样痰,纳眠差,大便偏干。心下痞硬,脐左侧压痛明显。肝气窜(气血失和)。面色正常,舌苔薄黄腻,脉弦细。
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全身疼痛嗳气频繁
查看详情 →
女,53岁,喘咳上气,胸胀闷10余年,复发1天。喘证,痰湿壅肺,脾失健运。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支气管哮喘痰湿壅肺脾失健运胸胀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咳喘痰多10年,加重2周。咳喘痰多,痰色白而黏,胸脘痞闷,纳差腹胀。舌象暗红夹青,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哮喘,辨证为痰湿犯肺,肺失宣降。肺气肿征阳性,双肺哮鸣音及湿性啰音,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透明度增加。
咳喘痰湿犯肺肺气肿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儿4岁,咳嗽2周,伴喘2天,病史2年,反复发作。咳稀少,有痰白黏,鼻塞涕清,胃纳不香,大便干或有腹痛,舌苔白腻、舌质正红。辨证为肺脾不足,痰湿夹积,肺失宣肃。邪痰已去,肺脾气虚。
支气管哮喘痰湿未尽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肺燥热,脾胃湿邪,两颧红赤,唇口朱红,红极发紫,脉数超过六至。舌腻白不渴,病程绵延,冬温入春未愈。病因病机为肺燥热,脾胃湿邪,热循肺系内犯膻中,时有谵语。
肺燥热脾胃湿邪心肺同病
查看详情 →
3岁半男童,咳嗽半月,咳有痰易引吐,鼻涕黄浓,夜汗多,胃纳一般,腹痛便干,两日1行,平素易吐。咳嗽(风热夹痰),素体脾虚,外感风热,夹痰犯肺,肺气失宣,胃失和降。舌苔薄黄腻,舌质红。
咳嗽风热肺气失宣胃失和降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男性。主诉近2个月易哭闹,不爱玩,腹胀,食少,大便溏薄且味奇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发稀少干燥,腹部膨胀,脉象细弱,舌苔黄而腻。中医诊断为疳疾,病机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积滞内停。
疳疾脾胃虚弱食少腹胀
查看详情 →
患儿6岁,女性,发热、咳嗽、胸痛、口臭、尿黄、体温40.3℃,咽红,呼吸音粗糙,两肺湿性啰音,左胸肿胀隆起,舌质红,脉数无力,肺胸脓疡双溃。
肺痈热毒内陷正气耗伤脓胸溃破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咳嗽,痰带血丝,疲劳短气,动则自汗,夜间盗汗,连续发热数月。形瘦神疲,食欲不振,恶寒便秘。舌嫩红,苔薄白无津,脉弦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瘀热壅肺。病史提示厚壁空洞型肺结核。
肺结核气阴两虚瘀热壅肺脉弦细数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8岁。胸闷胸痛2年,胸部刺痛,每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夜间疼醒,连及左肩背,胃脘胀满,泛酸恶心,纳呆便溏,口舌发麻。舌质澹暗,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脾气虚寒,寒凝血瘀,胸阳痹阻。
胸痹心痛脾肾亏虚痰浊痹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呼吸困难,全身浮肿1月。面色萎黄,颜面浮肿,双目无神,腹部膨隆,双下肢高度水肿,皮肤色红发亮,双膝以下皮肤颜色发黯,局部皮温升高。舌质黯滞,苔白,脉细微数。中医诊断心水,证型心阳虚。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胆结石5年。胸闷气短,怕冷,纳差,大便难解,小便量少。
心水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杨某,男性,30岁。持续性呃逆11天。呃声连连,响亮有力,气短而促,昼夜不停,伴脘腹痞闷,反酸醋心,头身胸胁抽掣作痛,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脉象弦滑。呃逆(膈肌痉挛)。病因多由饮食不节,伤及中土,胃失和降,气机逆乱,直冲清道而成。
呃逆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女,65岁,主诉血糖升高11年,喜食肥甘厚腻,时有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时有叹息。舌紫暗,苔薄白,少津,脉沉细弱。中医病名属消渴,证型为胃热炽盛,气滞血瘀津伤。望诊见舌紫暗,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喜食肥甘厚腻,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切诊见脉沉细弱。
糖尿病气滞血瘀胃热炽盛津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