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9岁,慢性腹泻7年,左下腹痛,裹急后重,大便乾则成球,稀则有脓样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湿热积滞,便常规RBC8~10,WBC25~30。
慢性腹泻湿热积滞热邪未清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大便干结难解2年。现症包括大便5~6日1次,干结难解,腹胀,头晕,耳鸣,乏力,纳差,呃逆。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便秘,证型为阳虚腑实兼肝郁。病因病机包括阳气虚、肝郁气滞、腑实。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便秘阳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左腰腹部坠痛,小便胀急,淋涩疼痛。病程自2010年起,此次发作于吃火锅后加重。舌质红,苔黄微腻,脉细。中医诊断石淋,病机为湿热蕴结。
石淋湿热蕴结舌红苔黄脉细
查看详情 →
产后浮肿,腹满,大小便不利,饮食不进。脉浮滑,腹部按之水声漉漉。水液留滞郁化热。面色萎黄,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较长,产后气血亏虚,肺脾两虚,感受风寒,玄府闭塞,水饮潴留泛于肌肤。
产后浮肿水液留滞饮郁化热肺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腰痛难忍,脘痛痞胀,食入即吐,病程3日。脘腹胀满,食入、水入即吐,恶食,神疲乏力,口干苦,口气秽,小便短赤,大便3日未行。舌质略红,苔薄腻黄,脉弦滑。证型为浊邪结滞,胃气上逆。病因为实邪留积,肠腑不通。
肾结石浊邪结滞胃气上逆肠腑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面部疖肿后出现双下肢大腿肿胀、发热、疼痛。中医诊断为发、火陷证。证属热毒蕴结内陷,气阴耗伤。诊见高热,双下肢红肿胀痛,大便秘结,尿黄少,口干渴,口唇焦裂,舌红绛,尖起芒刺,苔白少,脉弦滑。舌象红绛,尖起芒刺,苔白少。脉弦滑。病程中出现高热、便结、尿赤、烦躁不安等症状。病因病机为火毒炽盛,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营阴被灼。
败血症火陷证心脾两虚气血耗伤
查看详情 →
男性,18岁,左耳流血,伴恶心、呕吐,颅底骨折,颅内积气,躁动,昏迷,意识不清,四肢厥逆,口干唇燥,皮肤干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弦滑。发热,肝经火热炽盛,瘀血污浊停滞,清浊相干,气血逆乱,热扰元神及心神。面色无华,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滑。
颅内感染肝经火热热闭证四肢厥逆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呃逆不止,难以入睡,呕吐,腹胀,不排气,不排便,18日未进食。舌苔黄腻,脉沉滑。辨为胃腑实热,夹肝气上冲。
肠梗阻胃腑实热肝气上冲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偶受风寒,出现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脉浮。太阳穴痛。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外感风寒。
风寒太阳穴痛脉浮自汗
查看详情 →
男,48岁,主诉腹部外伤后小腹疼痛,小便不利,尿道涩痛淋漓,病程1周。中医诊断为伤后癃闭,证型为伤后淤血阻于胞络,病因病机为胞络受阻,管道闭塞,水道不利。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外伤史及排尿异常,切诊未提及。
伤后癃闭淤血阻络小便不利尿道涩痛
查看详情 →
陈某,男,68岁,排尿不畅,夜尿每夜3~4次,尿线细,持续3年,近期加重。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损,寒结水道并气虚血瘀,三焦气化失常。舌淡苔白,脉细。下腹胀痛,大便干燥3日未解,神疲懒言,纳少。前列腺增大,膀胱残余尿量约780mL,两肾轻度积水。
前列腺增生肾阳虚损三焦气化失常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口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三天。病程三天,发病原因推碾时右手小指轧伤。伤指结痂后出现下肢无力酸痛,继而张口不利,全身发紧,身热汗多,大便干。体征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全身肌肉板硬,抽搐频繁,脉沉弦有力而数。中医辨证为热毒伤津,属阳明燥痉。舌象不详,口禁。二诊见寒颤发热,咳嗽胸痛,痰鸣气促,鼻翼煽动,脉细数,舌红少苔,证属正虚邪恋,气阴两虚,邪热袭肺。
破伤风阳明燥痉热毒伤津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左下肢骨肿作痛3个月,纳呆失眠,体重下降。左下肢胫骨肿起,肌肤赤紫,起疹毒、胀硬欲溃烂,左脚掌背亦肿。头面偏赤黄晦,鼻音重,鼻炎头晕,声微嘶,咽炎项困。舌边侧胖,有瘀象及烂剥,舌根苔浊腐。辨证为脾阳受损、失于健运、营血失正、祸及精髓、交换受阻、骨肿乃起。
骨囊肿感染脾阳受损营血失正
查看详情 →
女,右上腹疼痛1个月,加重1周。右胁胀痛,时如刀绞,牵肩彻背,口苦口干,腹满不食,嗳气频频,泛恶吞酸,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黄带,脉沉弦,舌边尖红、苔黄。急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胆石症,肝失条达,胆失疏泄,湿热蕴结,瘀积而成。
胆石症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瘀阻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纳差、消瘦四个月。主症为食欲不振、食量大减、下午发热、大便干结、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精神萎靡,语声低微,日晡潮热,腹如舟状,两腿“新大郄”穴压痛,阴茎阴囊发育不良,脉沉细而微,舌质澹,苔灰黑而燥。诊断为虚劳,病因病机为内有瘀血,气血亏虚。
虚劳瘀血骨瘦如柴肌肤甲错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胃脘痛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病程半月加重。面黄体瘦,舌苔白黄较厚,脉象沉滑,腹部拒按。中医诊断为痞气积,辨证为胃肠积滞不化,腑气不降所致阳明实证。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厚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消化症状及病程;切诊脉象沉滑。
胃石症胃肠积滞腑气不降阳明实证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突发昏倒,人事不省,牙关紧闭,气粗面红,痰声如锯,二便闭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闭证。望诊见面红,舌象未提及。闻诊见痰声如锯。问诊提示突发昏倒、二便闭阻。切诊脉弦数。病程短,属急性发作。病因病机属中风闭证,肝阳上亢,痰热内闭。
中风中脏腑闭证肝阳上亢痰热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腹痛便秘两天,伴口干。舌中心有黑苔,脉弦缓而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四诊信息显示舌象黑苔,脉象弦缓而涩。
便秘腹痛口干黑苔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四十余日,主要症状为大便不通、口燥渴。中医诊断为阳明病。病因病机为阳明主中土,无所复传。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腹中尚痛,余滞未清,脉仍滑数。
大便不通口燥渴阳明主中土脉滑数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右侧面部阵发性剧痛,病程1月,左侧头痛及眼眶部剧烈疼痛,呈阵发性锥刺样,畏光流泪,非喷射性呕吐,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稍数,证属阴虚阳亢。
三叉神经痛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