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2岁,女性。主诉胸骨后辣痛1个月。胸膺部辣痛,活动后明显,伴气短、乏力、心慌胸闷、口干、嗳气纳差。脉弱不调,舌黯红,苔薄腻。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心脉。望诊见舌黯红,苔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胸痛、气短、乏力、心慌、口干、嗳气纳差。切诊见脉弱不调。
气滞血瘀胸痹气阴两虚痰浊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精神倦怠,腹痛呕吐,大便干燥,小便深黄,巩膜黄染,体温37.8℃,上腹压痛,肝脏肿大,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肝功能异常。中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病因病机为疫毒邪气侵袭,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郁积化热,内犯肝胆,气滞血瘀。舌苔厚腻,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急性黄疸型肝炎湿阻中焦疫毒侵袭
查看详情 →
4个月男婴,目黄身黄尿黄1月余,舌澹红苔白,肝在肋下1cm,总胆红素126.3μmol/L,直接胆红素88.8μmol/L,气滞血瘀型黄疸,脾虚湿滞,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脾肿大。
气滞血瘀黄疸脾虚湿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胃脘部胀痛1年半,加重1周。胃脘部胀痛牵及两胁,食后及夜间明显,胃脘部持续性隐痛,进食后痞闷,夜间胀满,嗳气频作,食后恶心,口粘,食欲差,便溏,日行1~3次。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程1年半,病因与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饮酒史相关。病机属脾胃虚弱,气滞湿阻,痰瘀互结。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胆囊区疼痛及右肩胛下角胀痛,病程1年。中医病名属胆病,证型为肝胆郁滞,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舌红苔薄黄,脉弦,大便干。胁肋疼痛,胆经循行部位受累,气机不畅,肝胆郁热,脾失运化,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肠胃。
气滞血瘀胆结石术后肝胆郁热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黄疸3个月,伴有胃脘满胀、疲乏无力、浮肿、身痒、小便黄赤、巩膜黄染、面色青黑而黄。舌苔白,脉虚大而数。中医诊断气阴两虚,湿热蕴结,后辨证为气滞血瘀,脾胃升降失常,肝胃不和,食滞不化。病因病机涉及气阴两虚、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胃失调、肝胃不和。
气滞血瘀黄疸气阴两虚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女,56岁,主诉怕冷恶风失眠10余年,加重6年。失眠,头部昏沉,神疲乏力,双目干涩,纳差,胃脘胀满隐痛,嗳气嘈杂,大便溏薄,小便频数,夜尿4~5次。面色晦黯,口唇黯,舌体胖,质暗红,满布裂纹,苔黄腻花剥,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胃脘痛、消渴病,证属气阴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寐气阴两虚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左侧腰背痛1年,伴皮肤黄染半月余。病程较长,有胰头癌病史,曾行介入化疗及伽马刀治疗。现症见神倦乏力,夜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周身肤痒,饮食不多。舌质淡红而紫,舌苔薄白微腻。脉细数,重取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胃亏虚,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脾胃亏虚,湿热盛,肝胆失疏,胆汁外溢。
气滞血瘀胰头癌肝胆湿热脾胃亏虚
查看详情 →
李某,男,38岁。反复发作足大趾、踝关节、足面肿痛,行走受限10年。形体偏丰,舌体胖、质紫暗、苔厚腻,脉沉滑。中医诊断痛风痹,证属湿浊瘀阻,凝涩关节。主症为足大趾疼痛、红肿,口苦口黏,腹胀,矢气则舒,大便溏软、黏滞不爽,溲黄。病程10年,病因与饮食不节、湿浊瘀阻有关。
气滞血瘀痛风痹湿浊瘀阻健脾祛湿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右胁胀痛1个月。原有慢性乙肝病史10年,伴脘腹胀满、恶心纳差、小便黄少。舌质偏红,舌苔黄厚面大,脉弦滑。中医诊断胁痛,证属热毒蕴结,气滞血瘀。肝区叩击痛明显,肝功能异常,彩超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
气滞血瘀慢性乙肝肝胆湿热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黄疸指数持续不降5个月。病史提示5年前患甲肝,1974年6月复感甲肝,黄疸指数88单位,经治疗后黄疸指数降至14单位。诊查示面色晦黯,舌质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黄疸,阴黄(湿瘀交阻),辨证为久病入血,气滞血瘀;久病气虚,气虚阳损。
气滞血瘀黄疸湿瘀交阻气虚阳损
查看详情 →
女,52岁,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病史七年,急性发作时发热39.6℃,恶心、呕吐,右胁疼痛牵及肩胛,弯腰弓背,舌苔黄腻,脉弦数,大便干燥,小便深棕色,腹肌紧张,墨菲氏征(+),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结石。
气滞血瘀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王某,男,48岁。腹胀、呃逆1年,颜面、下肢浮肿。关格。肝肾湿阻,血脉瘀滞证。肝肾亏虚,湿浊内停,气机不畅,水湿停滞,气滞血瘀,湿热之征。面色紫暗,舌苔黄腻,脉滑。
气滞血瘀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肾湿阻血脉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主诉右上腹疼痛四月余。中医病名胁下痞积,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素嗜饮高度白酒,湿热内蕴,损伤肝脾,日久与气血凝滞结为痞积。面色略暗,舌红暗紫,苔白厚腻,脉弦劲。右胁下隐痛,肝大质硬,表面不光滑,触痛阳性。B超提示肝脏体积增大,实质回声细密,肝内血管变细减少。
气滞血瘀脂肪肝肝硬化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两胁刺痛,右胁挤压痛,肝大胁下2指,腹胀,少腹痛,小腹发凉,畏风寒,症状遇劳加重。现病史包括目胀干涩,头晕,头项嵴背拘紧酸楚,巅顶头痛,头顶发热,面热如潮,胃脘烧灼,恶心,倦怠乏力,大便溏薄,晨起颜面发紧浮肿,夜间五心烦热,盗汗,纳谷不馨,不欲进油腻及生硬食物。面色皖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质澹暗,苔薄白水滑,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血素亏,络脉失养,脾气不足,气滞血瘀,痰饮内阻,病程日久,损及肝阴脾阳。
气滞血瘀多囊肝肝血素亏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2岁,右胁反复剧痛三年,疼痛延及肩部。胆石症。脉弦数,舌苔白腻。肝失条达,气滞而不能化瘀理湿,瘀湿久结,凝固为石,阻塞胆道,不通则胆痛。
气滞血瘀胆石症肝失条达瘀湿凝石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主诉全身瘙痒伴巩膜及皮肤发黄,病程自1991年2月下旬开始。阴黄,湿困脾阳,胆汁受阻渍脾,浸淫肌肤。面色晦暗,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巩膜及全身皮肤色暗黄,周身瘙痒夜甚,大便灰白不实,小便澹黄浑浊,纳差倦怠。肝区触痛不明显,血清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B超提示肝脏轻度肿大。
气滞血瘀妊娠黄疸湿困脾阳肝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83岁,男性。主诉左腰腹部患“缠腰火丹”1月余。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缠腰火丹,证属余邪未尽,气阴已伤。既往治疗后皮损干燥,痂皮久不脱落,疼痛不减,寐不安,倦怠乏力,纳差口干。
气滞血瘀缠腰火丹余邪未尽气阴已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体倦乏力,厌食,腹胀,便溏,两胁胀痛,小便色黄,面色晦暗,巩膜、皮肤黄染,颈、胸部蜘蛛痣多个,肝掌,脾大肋下约3cm。舌质紫暗畔有条索状瘀斑,苔黄腻,脉滑。证属湿热胶结,气滞血瘀。乙肝病史多次反复,病情逐渐加重,曾两次住院治疗无好转,医院曾告病危。实验室检查ALT升高,TBIL升高,HBV标志物“大三阳”。
气滞血瘀乙肝湿热胶结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肝大、胃脘胀痛不舒,病程5年。中医病名痞气,证型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伤阴。望诊面色晦暗,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脘腹胀闷、胁肋胀痛、鼻衄、口干、身倦乏力、入睡困难、多梦、大便溏泄。切诊肝质硬,脉象未提。
气滞血瘀肝郁脾虚痞气肝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