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腹胀、下肢水肿、胁痛、腹满、口苦咽干、失眠、便干。病程较长,有肝硬化腹水病史。面色黄,颊红,舌苔白黄,舌尖赤,脉弦滑。辨证为脾虚不健、水湿中阻、肝郁血瘀、阴虚内热、火热结肠。初诊时腹胀如鼓,腹围87cm,二诊后腹围减至76cm。脉象沉滑,舌苔黄腻,舌质尖边红绛。
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肝郁血瘀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间断右胁不适伴腹胀、尿黄3年。舌质暗,苔白,脉弦。中医诊断肝积,证型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正气亏虚。望诊舌质暗,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右胁疼痛、腹胀、尿黄、纳呆、乏力。切诊脉弦。
气滞血瘀肝积脾大尿黄
查看详情 →
男,30岁,黄疸、高热寒战、休克,病程长短未提,湿热蕴结,邪恋少阳,邪入少阳,阳明余热,湿热交迫,刀刃所伤脉络受阻,气滞血瘀,瘀血倍积,胆汁通行受阻,皮肤发黄,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脉沉涩,上腹部绞痛,高热黄疸,疼痛不止,黄疸不净,午后排便不畅
气滞血瘀黄疸高热休克
查看详情 →
男,45岁,身目发黄,腹大如鼓,青筋隐现,腹痛,有水声,胸腹憋闷气短,食欲差,便秘,小便短赤。湿热蕴结困脾,情志抑郁,气机阻滞,肝失调达,脉络瘀阻。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肝硬化腹水,属臌胀范畴,气滞水蓄血瘀,肝脾肾三脏受累。
气滞血瘀臌胀湿热困脾肝脾肾失调
查看详情 →
5天男婴,皮肤黄染2天,早产20天,大便灰白,小便如浓茶,腹胀,形瘦神疲,皮肤黄染,舌澹,苔薄黄而腻,指纹澹紫。中医诊断胎黄,辨证脾虚湿困、气滞血瘀。B超提示胆囊不显影,血总胆红素106.02μmol/L,直接胆红素71.82μmol/L,凡登白试验直接阳性。
气滞血瘀胎黄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反复乏力7年,右胁肋隐痛3天,倦怠乏力,右胁肋隐痛,纳差,口苦,小便黄,精神差,巩膜轻度发黄,肝掌明显,舌质黯,苔薄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肝积,证型湿热疫毒内蕴,气滞血瘀。病程7年,病位在肝,涉及脾,病机为湿热疫毒内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肝硬化湿热疫毒脾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主诉胃脘部胀满疼痛5年余,加重1月余。胃脘部胀满疼痛,无规律性,口干口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上腹部压痛,形体消瘦。舌澹暗,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气犯胃。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横乘脾胃,升降失常,中土壅滞。
气滞血瘀胃痛肝气郁结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未明确,病程未提及。乙型病毒性肝炎。舌边尖红,苔黄腻,质黯;舌上苔略黄腻,显厚;舌苔薄黄;舌苔薄黄,质红,稍干。脉略滑;脉稍滑。病因病机涉及湿热内蕴、肝郁气滞。中医病名乙型病毒性肝炎,证型未明确。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
气滞血瘀乙型肝炎肝胆湿热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女,57岁。右上腹胀痛,皮肤灼热,恶心呕吐,烦躁谵语,黄疸深重,小便如茶色。舌质红边暗,苔薄黄腻,脉沉细数。湿热内蕴、毒瘀稽留。体温40℃,WBC 32×10⁹/L,中性粒细胞90%。
气滞血瘀胆管结石胆腑不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赵某,男,35岁。右胁部胀满隐痛,汗多色黄,烦躁,手心灼热,尿黄,大便偏干,体重减轻,纳食不香,体倦乏力,周身困重。苔黄厚腻质暗,脉弦滑数。湿热毒瘀互结,肝脾不调。舌象黄厚腻质暗,脉弦滑数。
气滞血瘀脂肪肝湿热毒瘀肝脾不调
查看详情 →
苏某某,男,35岁。胃脘持续性隐痛、灼热8月余,加重1个月。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舌质紫暗,苔薄黄少津,脉弦细。胃体粘膜发红,皱襞粗大,胃窦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病因病机为饮酒过量,辛辣温燥入里化热,胃络伤,胃阴亏损。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右胁肝区疼痛,厌食纳差,神疲乏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气滞血瘀。望诊巩膜黄染,腹部胀痛,肝区压痛明显。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右胁肝区疼痛,厌食纳差,神疲乏力。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慢性乙型肝炎脾肾阳虚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发现肝癌1年余,加重1月。腹胀,时有恶心,后背痛,纳呆,大便2日未行,小便少,神清精神弱,双眼球结膜略黄染,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肝区叩痛(+),舌红少苔,脉弦细。临床表现包括腹水、肝弥漫性病变、肝囊肿、腹水、左侧胸腔积液。病程较长,有肝癌病史,行肝切除术及化疗,现存在肝功能异常及脾虚湿困表现。
气滞血瘀肝癌肝脾不和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37岁女性,产后20多天,右上腹胆部疼痛连及小腹,巩膜及面发黄,舌苔白,自汗多,大便秘4天未通,茶色尿,发热,脉缓弱,食欲减退。血色素5.5g。瘀阻型胆囊炎。面色黄,舌苔白,脉缓弱,脉弦数。自汗,大便秘结,茶色尿,食欲减退。
气滞血瘀瘀阻型胆囊炎肝胆湿热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男,44岁,主诉牙齿出血、腹胀、肝区隐痛、身痒、身疲无力、小便色深黄、大便溏。中医病名黄疸、症积,证型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疫毒内伏、湿热上蒸。望诊舌质暗绛、暗红稍体胖,面色晦滞。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牙齿出血、腹胀、肝区隐痛、身痒、身疲无力、小便色深黄、大便溏。切诊脉象弦细稍数、弦细。
气滞血瘀慢性肝炎肝硬化黄疸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黄疸12天,身目黄疸,胁痛,脘腹胀满,发热口渴,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湿热蕴蒸,热重于湿之黄疸。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肝功异常,B超提示急性肝炎。
黄疸湿热蕴蒸热重于湿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反复乏力10年,复发伴皮肤和巩膜发黄、腹胀2周。主症包括体倦乏力、腹胀、纳差、小便黄如浓茶、大便溏、精神差、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蜘蛛痣、肝掌、脾大、腹水、双下肢浮肿。舌质黯,苔黄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鼓胀,证型为湿热疫毒蕴结,气滞水停。病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涉及湿热、气滞、水停等病机。
气滞血瘀鼓胀湿热疫毒水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女性。发热伴腹痛、腹泻2小时。神志清楚,精神不振,面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疫毒痢,证型为湿热型。病因病机为内生湿热与疫毒相结,下移入肠,邪与气血相搏。
气滞血瘀疫毒痢湿热型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两胁疼痛、腹泻、关节痛、小便短赤、脐突腿肿、腹壁静脉曲张、腹围81.5cm、苔黄厚、质紫暗、脉沉弦细。中医病名属臌胀,证型为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紫暗、苔黄厚,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腹泻、关节痛、小便短赤、脐突腿肿,切诊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腹水症状
查看详情 →
女,40岁,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7天,痛连左胁放射至左背肩,伴畏冷发热,恶心呕吐。面目发黄,舌暗红,苔黄厚干,脉细数无力。肝胆湿热蕴结,耗伤气阴兼血瘀。上腹拒按,体温37.8℃,血压10.7/7.5kPa,大便通而不畅。
右上腹痛左胁放射痛畏冷发热恶心呕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