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8岁,女性。畏寒发热,脘腹阵发疼痛1周。病程1周。中医病名:热入血室。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外感风热,经期感染,血热互结。望诊:面色萎黄,唇舌红赤,苔黄兼白,少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畏寒发热,无汗,头额昏痛,目眩,乏力,便秘,溲短黄,口渴不欲饮,食纳锐减,停经7个月。切诊:脉弦缓,脉弦细数无力。
热入血室阳明经证便秘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较长,余邪未除,白瘖透出不充分。午后发热,睡眠障碍,白天清醒夜间难眠。脉左滑数、右弦甚,小便色红。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湿温病持续两个月,邪伏阴分,午后发热,晨起微汗,胸闷痞满,脉滑数,左右不调。气阴两伤,邪热未化。阴虚为病机,邪气易留。
湿温病阴虚内热邪热未清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一身浮肿,腹膨满,便泄纳差,烧心,右上腹疼痛,脉濡小,舌苔薄,慢性肾炎,尿蛋白(+++),脓球(++)
水肿慢性肾炎尿蛋白高脓球高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为牝疟,发作时畏冷发抖,寒战不止,头痛身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持续约5小时,后微热汗出而解,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濡。辨证为寒湿久羁,阴盛阳衰。
牝疟寒湿内盛阴盛阳衰寒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右肋下胀硬疼痛,腹部胀大九月余。病程九月余。中医病名臌胀。证型肝郁脾虚,湿困脾阳,脾病及肾,脾肾两虚,水湿泛滥。体征腹部膨隆似坛,青筋怒张,腹部有水振荡,压痛明显,阴囊及脚水肿,面色淡黄无华,体型苍老消瘦。舌质暗红伴有瘀斑,苔白厚腻。脉象沉细弦。
肝硬化腹水肝郁脾虚脾肾两虚湿困脾阳
查看详情 →
患者前列腺炎病史年余,溲出不畅,偶有白色分泌物,会阴部掣痛,腰酸,脉弦。苔薄白,脉濡弦。病程较长,主症为小便不畅、会阴部不适、腰酸。中医病名属前列腺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可能与湿热、气滞有关。望诊见苔薄白,切诊见脉弦、脉濡弦。
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间断发热两年,近十余天再次发烧。咽痛、肌肉酸痛、寒热往来,体温高达40℃,食欲不振、口干口渴、饮水不多。舌红苔白,脉濡数。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膜原证候。
发热湿热蕴结膜原证候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13岁,发热一月多。恶寒发热,体温高,伴有寒颤、大汗,心烦不安,饮食不振,面色无华,神疲。诊脉浮数无力,舌红苔白腻。邪伏膜原之发热证。病因病机为表邪郁而不解,湿浊与温热之邪留恋膜原,郁遏阳气。
发热邪伏膜原表邪郁结湿浊内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纳呆,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腰酸膝软,双下肢浮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虚劳,证型为脾肾两虚,湿浊化热,毒邪侵入血分,血络瘀阻。舌质紫、少苔,舌下脉络紫暗。脉象沉弱。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湿浊化热毒邪入血
查看详情 →
女性,疟疾,持续五、六日。恶寒伴津津汗出。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病属虚象,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疟邪留恋。
疟疾虚象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发热,下午2时左右出现,体温达40℃,持续8小时自行下降,伴全身不适、口干欲饮。舌象满舌白苔如积粉,脉数。中医诊断内伤发热(邪伏膜原型)。
慢性肝炎内伤发热邪伏膜原舌苔积粉
查看详情 →
1岁男童,咳嗽、呕吐、大便稀溏,病程半个多月。咳嗽流涕,身微热,纳差,大便溏呈绿色。舌苔薄白,脉沉。肺胃同病,表里和邪。
急性支气管炎婴幼儿腹泻肺胃同病表里和邪
查看详情 →
女,34岁,腹痛、发热渐缓解,胸胁痞满,呕吐不食。脉弦滑,舌红苔厚黄。病属痰湿内蕴膜原。胃中痰湿未尽,和降不畅。
急性胰腺炎痰湿内蕴胸胁痞满呕吐不食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不欲饮食半年余,上腹痛,汗出,手心出汗,磨牙,便干。舌淡红胖嫩有芒刺,苔腻略黄。平素易感冒。诊断为脾虚胃弱,戊己气机运行失调,湿热盘伏于中焦膜原。舌象示舌淡红胖嫩有芒刺,苔腻略黄。平素易感冒,性情急躁。病位在脾胃,湿热困脾,气机不畅,营卫不和,气阴亏虚。
脾虚胃弱湿热困脾气机不畅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间断发热5年,近15天持续发热伴寒热交替。纳呆、便秘、关节痛。舌红,舌苔白腻,唇干有裂痕,脉弦数,脾肋下2厘米。湿热长期内伏,邪在募原。
间断发热湿热内伏邪在募原脾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胃脘疼痛、呕吐、口苦反复发作7年,疼痛放射至下腹、背部、肩部,伴食欲减退、头晕、全身疲乏、肤色干晦、手足肿胀、尿少、便秘、易怒、月经色淡。舌裂纹苔薄,右手脉伏不出,左手沉小而急。中医诊断为脾胃气滞、肝脾不调。望诊见肤色干晦、舌裂纹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长,症状复杂。切诊见右手脉伏不出,左手脉沉小而急。
胃下垂脾胃气滞肝脾不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胃胀痛、嗳气、烧心、头痛、大便干。脉弦,舌暗。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胃胀痛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大便干
查看详情 →
11个月男婴,发热吐泻7天,食入即吐,吐物酸腐,泻下蛋花样,腹胀肠鸣,烦哭不宁。体温39°C,精神烦躁,咽红,腹软略胀,皮肤弹性尚存。白细胞升高,大便常规脓球(卅),红细胞少数。元气不足,中阳不健,食滞内停,复感风寒。面色萎黄,苔白厚,舌质红,指纹紫红达气关。
发热吐泻元气不足中阳不健食滞于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全身乏力、恶心不欲食、头昏、心烦。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湿热毒邪与血瘀交阻。面色光白,眼睑浮肿,尿蛋白++,血红蛋白8克,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弦。症状包括烦躁不宁、恶心、呕吐。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与血瘀交阻,扰心神上逆犯胃。
慢性肾炎湿热毒邪血瘀交阻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7岁。胃脘胀,背部胀,暖气,便溏稀,足冷。萎缩性胃炎。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小。
慢性胃炎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胃脘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