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主诉鼻塞不通、鼻流清涕3年,近1个月加重。现见嗅觉失灵,纳差腹胀,大便溏薄,小便量多,体倦乏力。舌质澹,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缓无力。中医诊断为鼻窒,证属脾湿蕴结,肺气失宣。病机为脾湿蕴结,肺气失宣。舌象见白腻苔、齿痕,脉象沉缓无力。症状包括鼻塞、流清涕、嗅觉失灵、纳差、腹胀、便溏、小便量多、体倦乏力。
慢性肥厚性鼻炎脾湿蕴结肺气失宣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黄某,女,30岁。早产后阴道流血1月余,血色淡红,小腹时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大而虚数。气虚不摄血。病程1月余。舌淡,舌苔白。脉虚。
产后恶露不绝气虚不摄血
查看详情 →
3岁6个月女童,食少伴消瘦2年余,大便稀2天。面色青黄,山根色青,身体瘦小,舌质澹,舌苔白稍厚,腹壁皮下脂肪0.6cm。大便水样,镜检WBC0~1/HP。中医诊断疳证,证属脾肾两虚,气阴不足。
疳证脾肾两虚气阴不足食少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患者,主诉头痛、呕吐、神昏谵语、四肢抽搦。中医诊断为温邪内动,病机为热深厥深。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头痛、呕吐、神昏、抽搦,切诊示脉搏反伏。中医病名为惊风,证型为热深厥深。
温邪内动肝风内动心火内燔营阴大伤
查看详情 →
女,58岁。鼻衄、全身紫癜、乏力心慌1月余。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头晕,咽干咽痛,午后身热,大便干。阴虚血热,迫血妄行。舌质澹少苔,脉沉细。舌质澹,苔薄黄。血常规示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低。骨髓穿刺提示再障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血热血热妄行脾肾气虚
查看详情 →
男,46岁,小便溷浊如米泔,尿道灼热感,小腹坠胀不适,偶有腰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湿热下注,素喜饮酒,日久酿湿生热,蕴结下焦。
尿浊湿热下注小腹坠胀尿道灼热
查看详情 →
男,62岁,阵发头晕1年余,伴头胀、耳鸣、心烦易急、入睡难。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眩晕证,阴虚肝旺,肝阳上亢。头晕头胀,耳鸣,心烦易急,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
眩晕证肝阳上亢肝阴亏虚心烦易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突发泄泻,频繁登厕,昼夜20余次。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及低血压史。形寒怕冷,手足不温,咳嗽。舌体胖嫩,上浮白滑苔。脉缓而迟,两尺根气尚足。中医病名阴寒腹泻,证型脾阳不足,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慎,湿从内生,痰阻气道,脾不能散精上归于肺以通调水道。
泄泻脾阳不足舌胖苔白脉缓而迟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婚后3年未育,慢性前列腺炎5年,婚前有手淫史。症状包括烦热早泄、茎举不坚、腰骶坠疼、夜尿频、排尿分叉淋沥不畅、小腹及肛门下坠感。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诊断为肾精亏虚,瘀热搏结,痰阻精室。前列腺液镜检示卵磷脂小体少量,脓细胞(+++)/HP。肛查前列腺体光滑,稍硬,触痛。
慢性前列腺炎肾精亏虚湿热下注痰阻精室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恶心厌油、倦怠无力、黄疸,病程自1978年12月中旬起。中医诊断为肝瘟(急黄),辨证为湿热蕴结,后转为肝肾阴虚,虚火作祟,再转为脾虚证候。望诊见黄疸,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乏力、黄疸、纳差、腹胀、胃痛、盗汗。切诊见脉数。
重型肝炎急黄湿热蕴结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口渴、饮水量大、尿量多、尿色清白、周身乏力。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肾阳不足,气化失司。舌质澹红,苔黄略干,脉沉弱。
尿崩症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消渴
查看详情 →
女37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水量少色澹,小腹胀坠疼痛,白带多有臭味稠粘,小便黄,大便干,头晕腰痛。中医病名:带下,证型:脾不化湿,火郁胞宫,病因:肝血不足,肝气不畅,肾气亏虚,肝肾两虚,病机:脾阳虚水湿下流,郁于胞宫。望诊:面色正常,舌象未提。闻诊:气味有臭味。问诊:症状描述包括月经异常、白带异常、小便黄、大便干。切诊:脉象细。
月经不定期经水量少色澹小腹胀痛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面色萎黄,体征遍身骨露,肌肤干涩,手足枯细而软,不能站立,头不能抬,烦躁口渴,无泪无涕,纳呆,困倦嗜睡,大便稀溏有黏液,舌质红,苔白中心厚干,脉沉细。诊断为疳证,病因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久泻伤津。
疳证脾阴虚食积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纳食不馨,微欲呕。舌淡红,苔薄。脉弱。诊断为肾水,肾衰,肾精气虚损,封藏失职,水湿不化,溺毒内蕴。尿蛋白(+++),潜血(+),肌酐升高。舌象澹红,苔薄黄。脉沉、脉弦细。血压升高,尿常规异常。病程较长,肾功能受损。
肾精气虚损营精下泄水湿不化溺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岁未详。主诉癣疾、腰痛、肛患痔。病程多年。中医病名包括癣疾、腰痛、痔。证型涉及风湿热、虚中挟实、实中挟虚。病因病机包括风、热、湿、虫、气虚、阴虚、内风。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大便结燥、肛脱、痔坠、便燥、咳嗽、口干、不喜茶。切诊提及脉濡软。
癣疾风湿热营阴伤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反复中上腹胀痛1个月,偶有胁痛。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脾虚湿热血瘀。胃镜示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提示浅层胃窦型黏膜慢性非萎缩性炎。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壅结气血,气滞血瘀。
胃脘痛脾虚湿热胃络瘀血
查看详情 →
31岁,月经提前,量多色澹红,原发不孕六年,痛经,头晕,腰膝痠软,五心灼热,失眠多梦,纳少,面色萎黄不泽,消瘦,四肢多毛,舌红苔少,脉弦细。肝肾阴虚,冲任不摄。
功血症肝肾阴虚肝阴不足肾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消渴。证型气阴两虚,津液不化,虚火上炎,胃热炽盛。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烦渴多饮,乏力消瘦,头昏寐差,心烦心悸,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白带较多。
消渴气阴两虚津液不化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25岁。间断性腹泻6年。乏力,晨起腹痛,腹泻,纳差,餐后腹胀,矢气多,大便次数较多。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腻泛黄,脉沉弦。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湿浊内留之证。
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湿浊内留便前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失眠伴头晕半年,因精神紧张发病。病程半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表现为失眠、夜梦多、醒后乏力、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耳鸣多梦、情志不畅、腰酸、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舌下络脉瘀血,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肾不交不寐。病因属劳思太过,五志过极,病机为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心肾不交。阴虚内热,水不上承,心阳独亢,干扰神志,致虚烦不寐。
不寐心肾不交阴虚手足心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