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冠心病、心动过缓、彻夜不眠、心悸自汗、气急、咳嗽痰黏、形寒怯冷、时或潮热,舌苔薄腻中剥,脉沉细,病性为气血虚,心肺脾肾虚实夹杂
心悸心肺脾肾虚实夹杂冠心病心动过缓
查看详情 →
女,48岁,间断性心慌21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3年。心悸,气虚血瘀、阴阳两虚。心力衰竭,心房纤颤,二、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影增大,左侧胸膜增厚,肝脾肿大,左肺多发纤维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细涩。
心悸心阳虚衰瘀血内停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胸闷、阵发性胸痛、浮肿3年余,加重5个月。神疲乏力,精神萎靡,面部虚浮,语言低微,心悸短气,阵发胸部憋闷,疼痛连及胸痛及左臂,腰膝酸软,下肢凹陷性浮肿,四末欠温,大便溏,小便频、尿少。舌澹红,质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或小数。中医诊断肾阳虚心痛。病因病机为肾阳虚,脾阳亦虚,水湿内停,气血运行不畅。
心悸短气肾心痛肾阳虚浮肿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主诉夜间胸闷心悸1年余,伴烘热汗出、神疲乏力、形体肥胖、腰膝酸楚、烦躁、睡眠差、纳少、大便时溏。脾虚湿阻,心肾不交。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缓。月经已停1年,子宫肌瘤病史,内分泌检查示雌二醇低,促卵泡激素及黄体化激素升高。
心悸胸闷更年期综合征脾虚湿阻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头晕神疲,腹泻日2~5次,口澹无味,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肌肤干燥,动则汗出,夜梦纷纭,大便次数不一。舌澹、苔微,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久病气阴两虚,术后瘀浊交阻,运化失司。
虚实夹杂胃炎气阴两虚瘀浊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心悸、自汗盗汗、烦躁3月余。甲状腺轻度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手有细微震颤,心率98次/分,甲状腺处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五心烦热,白天动则自汗,夜晚盗汗,睡眠偶尔惊醒,口干,神疲倦怠。舌质红,苔薄,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肝火旺,气滞痰瘀,虚实夹杂。实验室检查示FT3、FT4、T3、T4均升高,TSH降低。
虚实夹杂心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阴道出血20余天,午后发热,头晕,心悸,身倦乏力,恶心纳呆,面色不华,爪甲色澹。舌苔薄白,舌质澹,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病史有再生障碍性贫血27年,血常规示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低于正常。
心悸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闷喘、心慌,持续半个月。病程半个月。中医诊断为喘证、心悸,证属肺肾两虚,余邪未清。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乏力身困,腰膝酸困,纳食尚可,二便调,夜眠可。切诊未提及。
心悸感冒恢复期肺肾两虚乏力身困
查看详情 →
女,28岁,主诉甲亢半个月,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手抖、心悸、易出汗、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神疲倦怠、气短、月经愆期。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肝火旺,热毒内蕴,痰瘀互结。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微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脉细弦。
虚实夹杂心悸甲亢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全身乏力。病程10年余。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阴亏虚、痰热内蕴。望诊舌体稍大、苔薄黄,舌体胖、苔黄厚腻,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悸、夜寐欠佳、口干口苦、喜饮、睡眠差。切诊脉弦细、脉细。血压、心率异常,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胸痹心痛气阴亏虚痰热内蕴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眩晕半年。临床表现包括眩晕、乏力、心悸、胃脘不适、口苦、面色澹黄、精神不振。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痰湿上扰。病因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痰湿阻滞,水不生木,土不培木,木郁风动,虚实夹杂。
虚实夹杂眩晕痰湿上扰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6岁。主诉体重增加、月经停止、阴毛脱落。病程自1969年9月起。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虚血瘀湿阻。面色㿠白,舌质黯红,边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而涩。症状包括步履艰难、心悸、头晕、肿势、动则气喘、少腹痛、心悸、胁痛、善怒、腹胀、排气困难、月经不调等。病机为气虚血瘀湿阻,虚实夹杂。
心悸席汉氏综合征气虚血瘀湿阻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反复晕厥,近1周发作6次,发作前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纳差。中医诊断晕厥,证型为宗气下陷,肾精亏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患者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ADL评分28分,Hachinski评分>7分,MMSE评分20分,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既往有房颤病史,心气虚衰,心血不足,脾失健运,肾精亏虚,神明失养。
晕厥宗气下陷肾精亏虚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男,55岁,慢性骨髓炎,面色萎黄,精神状态欠佳,患处局部肿胀,窦道愈合不佳,少许稀薄脓液,周围皮色不红,肤温偏高,偶头晕头疼,舌淡红、苔黄腻,脉细,附骨疽,中期,脾肾亏虚,虚实夹杂证
虚实夹杂慢性骨髓炎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量多伴经期延长6个月,月经第四天量多色暗红有血块,心悸气短,全身乏力。舌澹紫,苔薄白,脉沉涩细。子宫前壁肌层见稍强回声,边界清,部分突出于黏膜。中医病名属月经失调,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血劳伤,痰瘀阻滞胞脉,血不归经。舌澹紫,苔薄白,脉沉涩细。
心悸气短月经量多气虚血瘀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女性。反复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伴气促、汗出、肢凉3日。中医诊断心胀、心悸。病程长,属虚实夹杂之证,心气亏虚为本,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为标。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后续病情变化中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沉弱无力。病机涉及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扩张性心肌病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患者,主诉失眠、头晕、心悸、胸部逼闷、低热、神疲肢倦、不思饮食、腹胀满疼痛、大便溏泻。脉细弱而数。病程1月余。中医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症。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病因病机涉及心血不足、脾虚为主。
嗜酸性细胞增多症心血不足脾虚胃气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近3个月来心中惊惕阵作,伴心慌、夜寐不酣、多梦早醒、动则易汗、心烦口干、饮水较多。面色油光多脂,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腻有黏沫,脉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经郁热、痰瘀内阻、心神失宁。
心悸心经郁热痰瘀内阻心神失宁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色黄白,皮肤及巩膜黄染,尿色黑红,心悸气短,头晕耳鸣,乏力嗜卧,纳谷不馨。中医诊断为黄疸或虚劳发黄。证型为气血两虚而湿热内蕴之虚实夹杂证。舌淡而苔黄腻,脉弦细而涩。
黄疸气血两虚湿热内蕴腰腿酸困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 失眠、神疲2年,加重1个月 舌质澹,苔白腻,脉细弱 失眠 心脾两虚,痰浊扰神证 心脾两虚,血瘀痰阻 神经衰弱 望诊:舌质澹,苔白腻 闻诊:无特殊描述 问诊:失眠、多梦盗汗、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畏寒肢冷、纳差便可、月经延期色黑量少 切诊:脉细弱
失眠心脾两虚痰浊扰神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