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夹杂+气短

6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冠心病、心动过缓、彻夜不眠、心悸自汗、气急、咳嗽痰黏、形寒怯冷、时或潮热,舌苔薄腻中剥,脉沉细,病性为气血虚,心肺脾肾虚实夹杂
气短心肺脾肾虚实夹杂冠心病心动过缓
查看详情 →
女,28岁,主诉甲亢半个月,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手抖、心悸、易出汗、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神疲倦怠、气短、月经愆期。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肝火旺,热毒内蕴,痰瘀互结。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微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脉细弦。
虚实夹杂气短甲亢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高某,59岁,胸闷憋气、坐卧不宁1年余,胸前区堵闷钝痛、背部放射痛,夜间尤重,心悸、气短、汗多,脘腹胀满隐痛、嗳气吞酸,焦虑多疑,易怒。舌暗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郁病,脏躁,证属气郁不畅、阴阳失调。
气短郁病脏躁气郁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关节酸痛,渐致双膝关节痛,病程2年。中医诊断痹证,证型肾虚湿热证。望诊见舌暗,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痛、活动受限、发热、咳嗽、乏力、气短、脱发、双下肢水肿、贫血貌。切诊见脉沉细。实验室检查示类风湿因子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沉增快。
气短痹证肾虚湿热证关节痛
查看详情 →
男,67岁,心悸、气短、胸憋、喘促2年余,加重1个月。喘证,心肺气虚,血瘀水停。面色浮肿,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双肺底湿性罗音,肝脏肿大伴压痛,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脉象未提及。
气短喘证心肺气虚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伴有反复感染、高热、腹胀纳呆、消瘦乏力、动则气短汗出、五心烦热、肝脾肿大、两胁疼痛、双下肢皮下血斑。舌质淡胖少苔,脉濡。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因病机为邪毒入络伤血,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血瘀、贫血、出血及免疫功能低下。
气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胃虚弱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主诉腹部胀痛,肠癌IV期(腹腔广泛转移)。腹大如鼓,不能饮食,大便1周未解,呕吐黑色胆汁样液体,夹有粪臭味,呼吸喘促,气短难续,二便艰涩。面色黧黑,形削骨立,腹壁青筋鼓露。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迟缓。腹部CT提示肠癌腹腔广泛转移,肠梗阻,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大量腹水。血红蛋白70g/L,白蛋白21g/L。中医病名属臌胀,证型属脾虚水湿壅盛,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水湿内聚,气滞血瘀。
气短肠癌IV期臌胀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气短、咳嗽、咯血2个月。现病史见心悸、气短、咳嗽、咯血、全身乏力、纳差。舌红苔薄白,脉涩。中医诊断胸痛,证属气阴两虚,邪毒瘀阻肺络。
气短肺癌气阴两虚邪毒瘀阻
查看详情 →
80岁女性患者,胸腹胀大,浮肿气短,纳差,腹胀加重,疲乏无力,大便秘结。舌苔白,脉沉紧。辨证为痰饮凝积中上二焦。现症见高度浮肿,腹胀大,气短,呼吸困难,精神疲惫。舌苔白,脉沉紧。后期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痰饮凝积中上二焦。舌苔白,脉弦。辨证为气阴两虚,痰气郁结。舌苔白,脉沉缓。辨证为肝胃不和,痰饮壅郁。舌苔白,脉弦紧。
气短胸腹水肾气不足痰饮凝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前区疼痛两月。病程两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滞心胸,心气不足。望诊面色皖白,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胸胁胀痛、胸部压迫窒息感、左肩左臂放射痛、心悸、呼吸不畅、脘腹胀闷、嗳气矢气则舒。切诊脉细弦而弱,微有结代。
气短冠心病气滞心胸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2岁,女性。主诉活动后气喘、咳嗽、咯稀白痰、心慌、头昏、乏力、口干、纳少、大便干、小便量少次频、夜寐欠安。病程3年。中医诊断证属气阴两虚,心失所养。舌黯苔薄白,脉细。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颈静脉充盈。血压148/84mmHg。
气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2年,加重1周。心前区隐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纳差,夜寐欠佳。舌质淡黯,舌边见齿痕,舌底脉络迂曲紫黯,苔薄白,微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年高体弱,心气虚衰,血行不畅,形成血瘀。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气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月经不调2年,月经量少、色暗,周期不定,经期头晕,伴乳腺增生,易出汗、潮红、气短,颌下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病史,甲状腺癌术后,现甲状腺功能正常,辨为冲任不调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短月经不调冲任不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67岁。心悸、气短、胸憋而喘促2年余,加重1个月。舌质淡黯,苔白滑,脉细弱。面色轻度浮肿,口唇微有发绀,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可闻及2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肺底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肝脏轻度肿大伴压痛,双下肢水肿(++)。呼吸急促,声低气怯。中医诊断喘证,属心肺气虚、血瘀水停。
气短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主诉乏力、气短、心悸,病程两周。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两虚夹热毒型、阴虚火旺夹淤血型。病因病机:外感病毒后伤及心脾,虚实夹杂。望诊:面色黄,舌体胖尖红,苔薄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多汗,劳累则气短心悸。切诊:脉结代,脉弦数代。心界不大,P2>A2,第一心音低钝,心率不齐,早搏。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心电图示结性心律、干扰性房室脱节伴心室夺获、室内差异性传导。血色素110g/L,白血球8500,中性61%,淋巴39%。
气短病毒性心肌炎心脾两虚热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为过敏性哮喘,秋冬交界多发,发作时间延长,症状加重,咳嗽、喘促、夜不得卧,活动后气喘加重。舌苔薄白边尖红,脉沉滑,口唇紫绀,面色觥白。中医病名为哮喘,证型为痰热阻肺,肺脾肾皆虚,病因病机为痰热中阻,脾肾阳虚。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口唇及面色异常。
气短哮喘痰热阻肺肺脾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关节、双膝关节痛,发热,咳嗽,乏力,气短,脱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贫血貌。中医病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型为肾虚湿热。病因病机为肾虚热盛,热毒壅盛、瘀血阻滞。望诊见贫血貌,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发热、咳嗽、乏力、气短、脱发、水肿。切诊脉象未提及。
气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虚热盛湿热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胸前区闷痛5年,阵发性胸痛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灰,神倦形寒,四肢欠温,面目浮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足、脉络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望诊面色苍灰,面目浮肿。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气短、神倦、形寒、四肢欠温。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短胸痹心阳不足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
男,47岁,间断性胸闷气短1年余,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胸痹,痰湿阻滞。面色萎黄,形体肥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
气短胸痹痰湿阻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诉咳嗽20余日,痰白质黏,昼重夜轻。咳嗽伴心烦易急、脘腹胀满、食欲欠佳、大便略干。舌淡红苔黄白少津,脉细滑。中医诊断咳嗽,证型为肝胃不和、肺阴不足。舌淡红苔黄白,脉弦细。舌下络脉迂曲,舌淡略暗苔白黄中厚,脉细滑。
气短咳嗽肺阴不足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