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1岁,男性。主诉右侧睾丸坠胀疼痛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子痰,证型阳虚寒凝证。病因病机为肝肾亏损,痰湿之邪侵袭肝肾经脉,下注肾子而成。舌质暗红有瘀点,脉沉细。
阳虚寒凝气血瘀滞附睾结核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男,34岁,胃脘隐痛8年余。胃脘隐痛,饥饿时痛甚,得食痛减,痛处喜暖喜按,腹胀嗳气,泛吐清水,身倦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柏油状,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脾胃虚寒,气血瘀滞。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沉细。腹胀嗳气,泛吐清水,身倦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柏油状。脉沉细。
脾胃虚寒气血瘀滞胃脘痛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月经周期5~7/27~30天,经期小腹冷痛,经前二三天小腹坠胀,乳房胀满,经血黯红,双手冰凉,面色萎黄,舌质黯,苔薄白,六脉沉而弱。中医诊断为冲任虚寒,气血失和。病程1年,痛经加重,经行第1天冷痛剧烈,伴有血块。
冲任虚寒痛经气血失和肝气不舒
查看详情 →
37岁,经行腹痛,呕吐,病程10年。经行腹痛加剧,呕吐,经至益频,痛势益剧,脉弦滑而数。巅痛口渴,带多腰痛,汛色紫黑。肝胆郁热,冲任伏火。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巅痛口渴、带多腰痛、汛色紫黑,脉弦滑而数。
痛经肝胆郁热冲任伏火脉弦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腰腿痛3年,加重15天。腰4~5棘间及棘旁压痛,双臀部压痛,放射痛,直腿抬高受限,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感觉迟钝,双膝腱反射减弱,小腿肌肉萎缩,肌张力减弱。脉象弦滑,舌苔薄白。MRI提示L3~4、L4~5及L5~S1间盘突出。辨证为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腰伤后脉络瘀滞,经络受阻,属肾虚腰痛。
气血瘀滞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虚脉弦滑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胃脘疼痛,嘈杂吞酸,饥时加重,病程2年。胃脘痛,证属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络损伤。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胃脘刺痛,纳差食少,大便干燥。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苔白腻,脉弦。电子胃镜示胃底部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脘痛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双下肢水肿伴胀痛半年。双下肢肿胀、疼痛,按之凹陷,久立或活动后加重,伴麻木、肢端发冷,腰酸腿沉,月经量少色黯夹血块。舌淡暗,苔白,脉沉细。术后气血两虚,寒湿侵袭,瘀阻络脉,水湿不运。
深静脉血栓气血两虚寒湿痹阻瘀阻络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眩晕头痛1年。现病史提及因洗头受风寒致头痛,情志不舒致头晕、头痛、睡眠欠佳、心慌、口苦。体征见眩晕、头痛、睡眠欠佳、心慌、口苦,舌澹苔薄黄,脉缓。中医诊断眩晕,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薄黄,脉缓,心烦,表情痛苦。
眩晕头痛肝风内动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要症状为上下肢麻木冰冷,尤以下肢脚心为甚,不知痛痒,饮食减少,体重下降。病程一年,初因外伤引发,病情渐进性加重,下肢症状显著。脉细弦而缓。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外伤及长期不愈。中医病名为周围神经炎,证型属阳气不足、肝经血脉不通。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肝经血脉不畅,肾阳虚,卫气虚。四诊信息包括脉细弦而缓,症状描述包括麻木冰冷、不知痛痒、胃纳差、疲倦嗜睡、大便异常。
周围神经炎阳气不足肝经血瘀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邹某,15岁,主诉痛经,小腹冷痛伴呕吐苦水,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月经周期正常,有小腹冷痛及呕吐症状,切诊未提及。
冲任虚寒痛经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双手指、足趾、耳垂红肿麻木、痒痛,局部感觉消失。病程10余年,每到冬季发作。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冻疮,辨证为血虚寒凝证。体征见右侧耳垂、双手指及足趾黯红色肿胀,局部冰凉感,无糜烂溃破。病因病机为寒邪外袭,阳气不达四末,寒凝肌肤,经脉阻隔,气血瘀滞。
血虚寒凝证冻疮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胃脘隐痛数载,遇冷或情绪不佳时加重,伴胸闷、心前区压缩性疼痛,四肢欠温,背部怕冷。舌质瘀黯,苔薄白,脉细涩。阳虚寒凝,瘀血内阻。面色欠华,唇紫,脘部刺痛闷塞,食欲不振,胸闷气短。脉细涩。
胃痛胸痛阳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经前乳房胀痛且多延期,每至6~7月间出现腹部右下角剧痛而昏仆,经至尤多痛楚。面色苍白,发音不亮,苔白,脉细而迟。证属血分虚寒,气滞血郁,波及奇经,侵犯冲任。乳核胀痛,手臂屈伸不利,肢麻,食欲不振,呕吐,胯腹引涉腰际疼痛,有抽掣感,得温则舒,头昏而痛,痛从额际上引。
血分虚寒气滞血瘀冲任不调肝脉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胃脘隐痛3年余,秋冬季节加重。病史包括胃脘隐痛、饥饿时痛甚、得食痛减、痛处喜暖喜按、腹胀嗳气、身倦乏力、手足欠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柏油状。舌质澹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气血瘀滞。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胖大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脾胃虚寒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左膝疼痛6个月,加重15天,活动不利,行走、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舌澹红,苔薄白,脉缓。膝关节周围轻度肿胀,局部压痛,挤压髌骨时有压痛和磨擦感。X线片显示左膝关节关节面硬化,髁间隆起变尖,关节间隙变窄。中医诊断为膝痹病(肾虚夹瘀)。病因病机为长期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阳虚寒凝,筋骨失温。
气血瘀滞阳虚寒凝膝痹病肾虚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颜面及周身浮肿,尤以腹部及下肢为甚,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头晕眼花,腰部酸痛,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小便短少。中医诊断为水肿、虚劳。证型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夹有瘀滞。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及病程较长。切诊未提脉象。
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反复鼻塞1年,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少量黏涕,头痛前额或后脑游移,鼻塞时失嗅,喜凉,上午轻下午重,鼻咽部及咽部干涩。舌质黯,脉细。左下鼻甲肿胀硬实,表面不平,收缩反应差。诊断为鼻窒,辨证为毒邪久留,瘀阻鼻窍证。
虚寒鼻窒血瘀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乏力、纳差、腹胀、精神欠佳。病程较长,术后复发并伴横结肠转移。舌淡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气血两亏,后转为脾气亏虚、气血不足。病机涉及癌毒犯胃、气血瘀滞、枢机不利,术后耗气动血,导致脾气亏虚,气血不足,兼有横结肠转移。
脾虚寒胃癌术后复发横结肠转移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反复鼻塞2个月,加重5天。鼻塞呈交替性,鼻涕色黄量少,鼻气灼热,口干,咳嗽痰黄。鼻黏膜充血,双下甲肿大,中鼻甲充血水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鼻窒,辨证肺经蕴热,壅塞鼻窍证。
鼻窒肺经蕴热涕黄量少鼻气灼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经行腹痛,腰酸,畏寒,尤以背部为甚。舌苔光,脉弦。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属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邪凝滞,气血瘀阻。望诊见舌苔光,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行腹痛、腰酸、畏寒,切诊见脉弦。
经行腹痛寒凝血瘀气机阻滞腰酸畏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