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型+血瘀+气滞血瘀

女性,32岁,月经过少1年余,经期缩短至2天,经量明显减少,色暗,少量血块,神疲健忘,脱发,经前及经期乳胀、腹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易生气,眠差多梦。舌质暗,苔白,舌下有瘀络,脉细。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肾虚精亏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月经过少肾虚精亏神疲健忘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胃痛日久,痛有定处,呈持续性痛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空腹痛减,食后痛重,大便色黑或柏油样便或呕血。舌质紫,有瘀斑,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胃痛,气滞血瘀型。病程日久,气滞血瘀,瘀阻胃络,脉络急引,故痛如针刺或刀割,舌紫脉弦为气滞血瘀之象。
气滞血瘀血瘀内阻胃痛舌紫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婚后3年未孕,常有下腹痛,月经正常。子宫后倾,左侧附件增厚并有囊性包块,右侧附件增厚并有囊性包块,宫颈光滑。脉细弦,舌薄白,舌质稍暗。辨证为气滞血瘀,积遂成。
气滞血瘀盆腔炎下腹痛不孕
查看详情 →
杨某,39岁。月经前后不定期,经行小腹坠胀,乳房及胸胁胀痛,经量少,色紫暗有血块,情志抑郁,易怒。舌质红有瘀点,苔白微腻,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型不孕。双输卵管堵塞,原发不孕。
气滞血瘀不孕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刘老主张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与辨病统一,重视整体调治。辨证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如病毒性肝炎需辨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或肝肾虚损等证型。注重辨证分型,如哮喘需区分过敏性与感染性,乙型肝炎需结合病与证进行治疗。强调有机结合,避免简单对应,重视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
气滞血瘀病毒性肝炎湿热蕴结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主诉结婚两年未育,性交时间长不射精,伴胸闷、阴部及腰骶部胀痛,睾丸及少腹坠胀。舌暗,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瘀阻精窍。
气滞血瘀不射精症瘀阻精窍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婚后7年未孕,有2次自然流产史。病程长达6年。中医病名为不孕,证型为肝肾亏损,病因病机为宫外孕失血后肝阴不足,太冲脉虚,木邪侮土,脾气受制,血海失养,气滞瘀结。望诊面色少华,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神疲腰酸,纳谷不振,形寒体冷,月经量少色暗紫,乳胀乳痛,小腹胀滞。切诊脉细,尺部无力,时有结代。
气滞血瘀不孕症肝阴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腰及右下肢痛2小时。病程短,发病于活动时,伴右下肢发麻。腰背部活动受限,呈强迫左倾体位,行走困难,疼痛因活动呈间歇性,卧床可缓解。舌暗红,苔薄,脉弦紧。腰椎CT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中医诊断腰痛病,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腰部活动受限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颈部酸痛、颈椎活动僵硬4月余,伴左手食指间歇性麻木。舌象红苔黄腻伴有瘀斑,脉象弦紧。头顶挤压试验阳性,左臂丛牵拉试验阳性。X线检查提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5~6椎间隙变窄。中医诊断为扭项激惹神经根,证属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颈椎失衡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发作性心慌心悸、胸闷胸痛9年,加重20天。胸痹心悸,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自汗盗汗。心电图示下壁、外侧壁心肌缺血,频发室早。年老体瘦,劳倦思虑过度,情志不和,气机紊乱,心脉瘀阻。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发成片脱落1年余。伴随症状包括失眠头昏、多梦、胸闷、腰腿酸软、食欲不振、口苦便干。中医诊断为斑秃。病因为情绪波动导致气滞血瘀,气血不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斑秃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婚后5年不育,精液24小时不液化。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肾精受损。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肝经湿热阻滞,气机不畅。病程5年,阴囊偶有坠胀不舒。
气滞血瘀精液不液化肾精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冠心病5年余,活动后剑突下闷痛不适、气促。舌澹红,苔薄黄,唇暗,脉弦细。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兼有痰热。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热内蕴。面色暗滞,大便干,日一行,心电图示T波低平及ST段压低。
气滞血瘀冠心病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腹痛2年,初潮13岁,月经周期4~5/30天,月经量中等,颜色鲜红,无血块,经期腹痛明显。舌暗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痛经,辨证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子宫、冲任。
气滞血瘀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腹部胀痛多年,脐周为甚,痛则作泻,泻下稀溏不畅,夹有粘膜,多肠鸣矢气。舌苔薄腻,脉涩。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中医病名属慢性结肠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部胀痛、泻下症状,切诊见脉涩。
血瘀型慢性结肠炎肝胃气滞腹部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面颊部及手背褐色扁平丘疹2年余,反复不愈,伴头昏失眠,形体消瘦,皮损褐色而干枯,皮肤干燥,情绪低落。中医病名扁平疣,证型气滞血瘀,筋气不荣,病因病机情志不畅,气机不畅,血脉不行,筋脉闭阻。望诊皮肤干燥,舌有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昏失眠,情绪低落,皮损特征。切诊脉弦细带涩。
气滞血瘀扁平疣肝郁化火肝乘脾土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左眼视力下降9日。高血压病史5年。左眼视力0.4,右眼视力0.5,左眼底视盘前有机化膜,视网膜上方及颞侧上方出血,黄斑区水肿不清。舌象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视瞻昏渺,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视瞻昏渺肝肾不足视物变形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为房事中及房事后小腹及少腹抽痛,阴囊坠胀,睾丸胀痛,病程两个月。体征见胸胁胀满,喜叹息,右侧附睾肿胀,触按疼痛,舌澹红、苔薄白、边有瘀点,脉沉弦。诊断为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房事腹痛胸胁胀满阴囊坠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5岁。主诉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5天。现病史示摔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腹部胀满,纳少,大便秘结,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脉数。胸12椎轻度压缩性骨折。中医诊断为胸12椎压缩性骨折。辨证初诊为气滞血瘀型,后期为肝肾亏虚型。
气滞血瘀胸12椎压缩性骨折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头晕、胸闷、头痛2个多月。舌质澹红,苔薄,脉弦细。项痹证,气滞血瘀型。面色正常,舌象澹红,苔薄,脉弦细。颈项部疼痛,活动时牵掣不适,后枕部胀痛。C4-6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双侧斜方肌紧张,肩井压痛明显。C3、C5、T3棘突压痛。
气滞血瘀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胸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