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停经二月,经行如崩,止后腹有癖块,按之板硬。脉弦而数,苔微黄。经复行紫瘀,有时轰热呕吐,血因气滞,中有肝热,积聚在于血室。少腹有形如覆盆,按之坚硬,酸痛异常,有气上冲,轰热呕吐,喉间味辣。脉弦数,苔掯,如疡之脓去而余毒未尽。
血瘀血室生积气瘀凝结肝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再发伴心悸、气促4小时。胸闷痛,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四肢无力,食纳较差,大便干结。舌苔灰腻,舌质红绛,脉弦滑而数。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心脾气虚,痰瘀阻络。病因病机心脾气虚,痰瘀阻络。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灰腻、红绛,脉象弦滑而数。问诊见胸痛、心悸、气促、头晕、乏力、食纳差、大便干。切诊脉弦滑而数。
冠心病胸痹心脾气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男,48岁,尿潜血18个月,腰痛,乏力,脐周及会阴部不适,寐差,大便日1行,尿分叉,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慢肾风,脾肾亏虚,瘀血内阻。舌暗红苔黄腻,脉细。
肾虚血瘀慢肾风脾肾亏虚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女,30岁,主诉乏困无力、颜面及下肢浮肿、食欲不振、腹胀、两胁隐痛、月经量少。病程较长,自1975年起病,持续至1980年。中医病名积聚,证型肝气郁久,血瘀不行,损及脾气。望诊面色萎黄晦暗,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舌底有瘀丝,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胀、胁痛、食欲差、月经不调。切诊脉沉弦无力。
血瘀不行早期肝硬化肝脾不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心前区疼痛间作10余年,加重伴心慌1周。胸痹心痛,阴血亏虚、湿热内蕴证。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心前区疼痛,心慌、胸闷、自汗、头晕、头痛,夜尿频,大便稀溏。
胸痹心痛阴血亏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面部出现褐斑8月余。面颊及唇周黄褐色片状皮损,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长期便秘,7~8天一行。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运失健,浊气上熏。中医病名黄褐斑,证型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运失健。望诊见面色异常,舌象澹红,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长期便秘。切诊脉弦细。
气滞血瘀黄褐斑肝气郁结脾运失健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婚后3年未孕,月经周期不调,经行下腹剧痛,经量多,色暗有血块,块下痛减,伴呕吐、冷汗、头晕、肢冷,经前乳房胀痛、烦躁。舌黯红,苔薄白微黄,脉弦细略数。中医诊断为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不孕症。证型为气滞血瘀,兼肝郁肾虚。妇检示子宫略小,活动正常,配偶精液正常。病机为气滞血瘀,肝郁肾虚,经后血海空虚。
气滞血瘀痛经肝郁肾虚子宫发育不良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语言不清、口眼㖞斜、右侧偏瘫、痰鸣气粗、半昏迷状态。病程一天。中医病名中风,证型中脏证,病因风火瘀阻心窍。望诊见舌尖红边紫,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语言不清、偏瘫、神志模糊。切诊脉弦滑。
血瘀阻络中风早期痰热蒙神语言不清
查看详情 →
男,64岁,左髋部胀痛2年余。左股骨颈骨折后出现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左髋部胀痛偶有刺痛,姿势性疼痛明显,活动后加重,有弹响声,跛行,单拐行走。功能障碍明显,"4"字试验阳性。X线示左股骨头密度欠均匀,有囊性变。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左股骨头坏死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白带多,色如米泔水,有气味,腰痛,小腹掣痛,下阴肿,四肢乏力,睡眠差。病程10天。中医病名带下,证型脾胃气虚,湿气下注任脉,湿郁生热。望诊舌质澹红,苔白腻,舌边有齿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白带异常、腰痛、小腹痛、下阴肿、四肢乏力、睡眠差及胃痛。切诊脉象弦滑。二诊脉象弦大滑,舌象澹红,苔灰。
气滞血瘀带下病湿热下注脾虚气陷
查看详情 →
29岁,少腹坠胀冷痛2周,滑胎3次,每次受孕3~4个月无诱因而流产。滑胎,冲任不固,宫寒血瘀。面色晦黯不华,舌质暗赤,苔白薄,脉沉弦,少腹部按之硬痛。
宫寒血瘀习惯性流产腰酸倦怠少腹坠胀
查看详情 →
李某,男性,74岁。肝癌术后8月余,酒精注入治疗后2月余。面色发暗,肝区胀痛,舌暗红,苔黄,脉弦。气滞血瘀。肝区胀痛,二便尚调,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舌暗红,苔白厚,脉濡滑。
气滞血瘀肝癌术后肝郁气滞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17岁,主诉纵隔瘤发现近一月,病程一月余。症瘕,气血与燥热痰毒搏结于胸中,气血瘀滞不通。面青唇紫,颈脉怒张,舌色紫暗,舌苔白腻,脉濡数。胸闷,气短,胸骨后痛,咳白痰,咳嗽声如犬吠,夜间咳甚,无痰,有时胸痛。
气滞血瘀纵隔瘤痰热互结咳嗽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主诉神志不清,忧思郁结,两胁闷胀,咽部不适,如炙脔堵塞。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梅核气。证型:情志不疏,忧思郁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情志不疏,忧思郁结,气滞血瘀,瘀滞交阻。望诊:舌质紫暗,苔白。闻诊:无描述。问诊:心烦,疲乏无力,忧郁焦虑,有轻生之念。切诊:脉沉弦涩。
气滞血瘀梅核气忧思郁结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阵发性胸闷、憋气,劳累、上楼时加重,伴有剧烈疼痛,休息或含服亚硝酸甘油可缓解。体胖,面色红润,舌苔薄白,脉沉细涩。心气虚弱,血瘀痰浊阻闭经络。
血瘀痰浊心气虚弱胸痹心痛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37岁女性,月经量多,带下时清时黄,夹血丝,经行腰胀痛,乳房胀痛,月经周期23~25日,色暗红,夹血块。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缓。辨证属湿滞瘀结。
寒凝血瘀子宫肌瘤本虚标实血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头汗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汗证(头汗),证型阴阳失调,阴虚内热。望诊舌偏红,有浅齿印,苔满布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睡眠质量差,凌晨4点入睡。切诊脉弱,后诊脉浮弱,浮滑。
血瘀汗证阴虚内热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言语謇涩、左手颤抖、口角流涎、口眼歪斜、头痛、口吐黄水、小便失禁、左侧偏瘫。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气虚夹瘀,病因病机为瘀阻脉络。望诊见舌质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复杂,切诊脉弱涩,舌质澹。病程较长,初期症状严重,后期逐渐改善。
气虚血瘀中风脑病瘀阻血脉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反复鼻塞2个月,鼻少量出血2天。舌胀黯红,苔白乏津,脉弦数。鼻腔紫红色赘生物,表面桑葚样,触诊易出血。辨证为痰热内蕴,阴虚津亏,瘀血壅滞证。鼻瘤岩变(右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T1NoMo,I期)。双唇焦燥,涕中带血,偶有头痛,臭味浊涕。舌红,苔白乏津,脉细数。
鼻瘤岩变痰热内蕴阴虚津亏瘀血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右侧半身不遂2年余。主要症状为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站立不稳,迈步困难,伴麻木不仁,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舌黯,苔少,脉濡缓无力。中医诊断为中风病,证型为中经络,气血亏虚,瘀阻经络证。神经系统检查示右侧肢体肌力上肢4级,下肢2级,痛觉减退,右巴氏征阳性。
中风病气血亏虚瘀阻经络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