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2岁,女性。主诉口干、多饮、胸闷、气短3年,加重1月。症状包括口干、多饮、胸闷、气短、头晕、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消渴,证型阴虚内热。病因为阴虚内热,病机为阴虚导致虚火内生。
血瘀消渴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胸骨后闷痛,动则发作,休息可缓解2年余,伴心悸、口干、倦怠乏力。舌质暗、苔白厚湿滑,脉沉滞。诊断为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舌红、苔水滑,脉弦涩。诊断为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心脉瘀阻,气阴两虚。
心血瘀阻冠心病气阴两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范某,男,60岁。发热,咳嗽气促,胸闷胸痛,咯大量黄稠痰,带腥臭味,口干咽燥,头痛,四肢酸痛,咯血。病程1周。肺痈。痰热素盛,瘀结成痈。面红气促,身热汗出,烦躁不安,咳声频作,痰浊色黄,咯后喉间腥臭,胸满作痛,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肺脓疡痰热壅肺瘀热成痈肺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语言不利、发言迟缓、右侧肢体欠利、气短、心情焦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阴虚阳亢,脑络不和,肝气郁结。面色无明显异常,声音低弱,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病程为脑出血后遗症,病史明确。脉象细弦,舌象澹红,苔薄白。
脑出血后遗症阴虚阳亢瘀血阻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6岁,间断胸闷、心悸3年,加重伴周身乏力5d。胸痹,证属气阴两虚,血瘀兼肾阳亏虚证。舌质淡,苔薄白少津,舌下静脉迂曲。脉弦细。腰痛,双下肢畏寒,消谷善饥,大便时干时溏。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舌下静脉迂曲。脉弦细无力。
血瘀胸痹气阴两虚肾阳亏虚
查看详情 →
男,41岁,慢性肾炎史,水肿、腰痛、小便短赤、全身高度水肿、眩晕耳鸣、胸闷短气、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神识昏朦。舌澹苔腻而燥,脉弦滑。中医病名肾劳关格,证型脾肾衰败,气化无权,湿浊潴留,气虚血滞,湿浊血瘀壅滞三焦。病因病机久病水肿,脾肾已衰,三焦不利,湿浊潴留而为毒,气虚血滞而为瘀。舌象澹苔腻而燥,脉弦滑。
湿浊血瘀肾劳关格尿毒症脾肾衰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右侧肢体无力12年余,伴全身不适、走路不稳、胸闷、气短、阴雨天加重、大便干、双目视物模糊。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中风、胸痹。辨证为阳虚血瘀。舌质澹红有瘀点,苔黄稍厚,脉滑。病程长,有脑梗死病史。
阳虚血瘀中风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男性。左腕部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左腕部呈餐叉样畸形,局部肿胀、畸形。左尺桡骨远端骨折,断端向掌侧成角,稍向背侧移位。气滞血瘀型。病机为左腕部着地,脉络受损,气滞血瘀。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尺桡骨骨折
查看详情 →
陈某,女,65岁,四肢关节疼痛,手指关节痛甚,肿胀变形,活动受限,头晕,夜寐欠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外邪久留入络,气血瘀滞。四肢关节疼痛,手指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头晕,夜寐欠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数。
气血瘀滞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变形活动受限
查看详情 →
女性患者,41岁。疲乏、纳差4年,加重伴腹胀浮肿2月余。疲乏纳差,偶有厌油,头晕腹胀,双下肢轻度水肿,口干喜热饮,畏寒肢冷,胁下症结,小便量少色黄,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缓。中医诊为鼓胀,属脾虚水停、瘀血阻络。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缓。
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瘀血阻络疲乏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尿频、尿急,会阴及小腹间断疼痛1年余,加重1周。中医诊断癃闭,属气滞血瘀。面色黧黑,舌黯红,见瘀点,苔黄腻,脉弦涩。病程1年余,症状时轻时重,近一周加重。
气滞血瘀癃闭尿频尿急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频发性室性早搏,心前区压迫逼闷感,有时微痛,咽喉口舌干燥,鼻腔灼热,大便干结。中医诊断为心动悸,脉结代。证型为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火上炎,心脉瘀滞。病机为心脏气血虚弱,气血瘀滞,心神失养。望诊见舌质暗红有瘀斑。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及口干口苦,苔黄,脉弦,脉结代。切诊示脉结代。
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火上炎心脉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双下肢浮肿1年余。现症见乏力、畏寒、双下肢肿,时轻时重,纳可,寐可,尿量可,大便日1行。舌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亏虚、血瘀湿泛。望诊舌红苔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乏力、畏寒、浮肿,切诊脉沉细。
血瘀湿泛慢性肾炎脾肾亏虚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咳血,病程9天。中医病名肺痨咳血,证型肺虚阴伤,瘀热血溢。病因病机为阴虚肺热,久病络瘀,瘀热动血。舌质红,苔黄,脉弦滑。咯血量多,血色鲜红夹紫暗血块,伴胸闷、盗汗、精神疲萎、口渴欲凉饮。X线胸片示右上肺部结核活动。血红蛋白9g/L。
肺痨咳血阴虚肺热久病络瘀瘀热血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头晕头重,胸闷气短2年,加重半个月。症状包括头晕头重、胸闷气短、肢麻沉重、身困乏力、纳呆、脘腹胀满、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辨证为气滞痰热。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病机为气滞痰热,脾肾两亏,痰浊蒙神。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黄腻、脉弦。
高脂血症气滞痰热脾肾两亏痰浊蒙神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产后出血淋漓不止,血色澹红夹黑色瘀块,伴小腹胀痛,病程50余天,近10天加重。面色苍白,头出冷汗,精神困倦,气短懒言,食欲缺乏,头晕目眩。舌质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中气不固,气虚下陷,血瘀胞宫。病机为瘀血未尽,恶露客于胞宫,阻塞胞脉,血不归经,复因过早劳力伤及中气,脾阳衰弱,气虚下陷,流摄无权,血海不固。
血瘀胞宫崩漏中气不足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男性,50岁,左胸憋闷,发作时左胸疼痛难忍,伴冷汗,舌质紫暗,舌上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正常,血脂五项正常,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男性,44岁,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身体羸瘦不支,面色黧黑,巩膜黄染,口唇干燥,高度腹水,腹部膨隆,脘腹胀满不能饮食,腹胀难于行动,大便不爽,小便量少色黄赤,舌质红,舌苔白厚而干,脉沉弦滑,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水湿与邪热交互为患。
肝胆血瘀肝炎后肝硬化湿邪困脾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咳嗽气促、胸闷、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减退。病程半年余。中医病名:恶核。证型:痰瘀互结,日久肝肾亏损,气血两虚。望诊:面色苍白无华,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嗽气促、胸闷、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减退。切诊:脉细,重取无力。
恶核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左面部刺痛间断发作2年余,严重时咀嚼、洗脸、触摸颜面部均可诱发疼痛,说话时痛甚。左面部刺痛,头胀痛时流涎流泪,纳差,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细。中医诊断面痛,证型为阳明经血虚风寒入侵,脉络闭阻不通,久而致瘀。病因病机为风寒入侵,脉络闭阻,瘀血内停。
面痛血虚风寒瘀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