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3岁,女性。主诉腰痛、腹痛,经期加重,周身乏力,腰背酸软,记忆力下降,两目晕花,月经正常。病程7年。中医诊断症瘕,证属气滞血瘀。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主症包括腰背痛、腹痛、带下较多、面部皮疹、头晕、咽干、牙痛、鼻衄、记忆力下降、心烦易怒、纳呆、便溏、入睡难。舌象暗红苔薄黄,脉象沉细弦。
气滞血瘀子宫肌瘤虚火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右胁疼痛,牵及右肩酸痛,纳呆食胀,面色萎黄,口干且苦,大便燥结,尿黄。中医病名:胆胀。证型:肝胆湿热未清,气机郁滞,化火伤阴。望诊:面色萎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右胁疼痛,纳呆食胀,口干且苦,大便燥结,尿黄。切诊:脉细弦。舌象:苔薄黄,后转为舌澹红,苔薄。病机:湿热未清,气滞血瘀,郁火伤阴。
气滞血瘀右胁疼痛肝胆湿热郁火伤阴
查看详情 →
女,64岁,上腹胀痛,痛连两胁,口苦,不思饮食,病程2月余。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肝胃不和,湿热阻胃。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热阻胃。
肝胃不和湿热阻胃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喘息憋气、咳嗽、痰多白黏、动辄气喘、口唇及手指青紫、右腹及中上腹疼痛、纳差、大便溏。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红少苔、舌红、舌质暗、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喘憋、咳嗽、咳痰、纳差、睡眠欠佳;切诊见脉细数、脉细滑。
血瘀喘病痰饮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右侧腰腿痛5年余,加重10天,疼痛呈胀痛和牵扯样,放射至足跟,活动加剧。形体较胖,急性痛苦病容,舌质淡红,舌苔灰白,脉弦紧。腰椎稍向右侧弯曲,L3~4、L4~5棘突下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寒湿袭表,痰瘀阻络。
腰痛痹证寒湿袭表痰瘀block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头晕、头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持续半年,一年来体重增加,双下肢浮肿,血压160/100毫米汞柱,血脂高。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脾肾两虚,虚阳上越。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
血瘀脾肾两虚虚阳上越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双乳结块,疼痛半月。病程半月。中医病名乳癖,证型气滞痰凝。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合邪。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乳房结块质偏硬,活动,压痛明显。绝经8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恶心、嘈杂、大便不成形。B超示双乳外上象限结节。钼靶摄片示双乳退化不全。
血瘀乳癖气滞痰凝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症瘕病史八年,小腹及胁下各有一块,经行不顺,腹痛,间有闭经,发热时轻时重。脉象涩不匀,色带青黄。辨证为气血瘀滞型症瘕。病机属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络,形成瘕块。
气血瘀滞症瘕经行不顺腹疼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反复腹胀大,尿少5年余,加重1个月。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征(+),B超示肝硬化并腹水,脾大。面色晦暗,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色鲜红,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腹胀大,腰膝酸困,五心烦热,口干但不欲饮,牙鼻衄血,午后发热,夜寐不安。舌质红,少津,无苔,脉弦细。证属肝肾阴虚,水湿内停。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津液不能输布,水液停聚中焦,血瘀不行。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肾阴虚水湿内停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主诉外阴肿块溃疡,病程约1年。中医病名外阴癌,证型肝脾两伤,痰湿内生,病属阴疮。舌澹无苔,脉虚大浮数,微弦。外阴右侧有坚硬肿块,溃疡面积较大,局部疼痛难忍。二诊时气血大衰,舌澹无苔,脉虚浮微弱。三诊后舌红活,脉和缓有力。四诊时病已缓解,溃疡愈合,气血充盛,脉和缓有力。
气滞血瘀外阴癌阴疮肝脾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左侧腰腿痛半年。腰椎轻度侧弯,后伸活动受限,直腿抬高60°~70°,伸拇肌力V°,跟、膝反射存在。CT示腰椎4、5偏左髓核突出,腰3、4椎间盘膨出。中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属血滞瘀阻,经络阻遏。舌偏红,脉沉。复诊示腰痛略缓,左下肢麻木,夜寐差,脉细沉,舌偏红。三诊示下肢麻木好转,脉细沉,舌偏红。四诊示左下肢麻木已愈,舌质红,苔干燥。五诊示腰腿痛麻症状消失,左直腿抬高80°~85°,脉偏细,舌偏干。
气血瘀凝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滞瘀阻经络阻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颜面褐斑3年,逐渐增多,分布于双颊及太阳穴,颜色暗黑无泽。手足不温,月经量少色暗,畏寒纳呆,大便时溏,夜寐欠安。舌澹胖质暗、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气血瘀滞。
气血瘀滞脾肾阳虚面色斑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腰腿痛3年,加重10天。腰痛伴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前屈受限,左下肢放射痛,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麻木。嵴柱腰段生理曲度消失,腰4~5棘间及棘旁压痛,左臀部压痛并放射痛,直腿抬高左30°,右70°,左小腿外侧感觉迟钝,左膝腱反射减弱,左小腿肌肉萎缩及肌张力减弱。脉弦滑,舌苔薄白。辨证为腰伤后脉络瘀滞,寒邪受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寒邪受阻)。
血瘀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主诉临经少腹弦痛年余,行经色黑有块。中医病名属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结滞,失于疏泄。望诊见舌苔根腻,闻诊未提,问诊示少腹拘急作痛,切诊脉弦细、脉濡细。
气滞血瘀痛经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夜间左前胸刺痛1月余,伴心胸憋闷、咽喉不利。病程1月。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脾不足。望诊舌暗红,胖大,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形体偏胖,纳佳,眠可,大便溏;切诊脉细,稍弦。
心脾不足胸痹痰结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乏力、心慌、恶心、纳差加重1个月。现症见乏力、心慌、头晕、恶心、纳差、肢体抽搐、便秘。舌暗红,苔黄厚,脉沉细弦。中医诊断关格,证型肾虚血瘀,湿浊内蕴。病机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湿浊中阻,清阳不升,扰乱心神,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湿浊蕴久化热,久病致瘀。
肾虚血瘀慢性肾衰竭湿浊内蕴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陈某,58岁,男性。主诉排尿障碍,尿频夜尿多,小便细缓不畅,尿意频频而难出,夜尿3~5次,小腹、会阴、腰骶部胀痛不适。前列腺Ⅲ度肿大,边缘欠规则,质较硬,右上、左下各可扪及一绿豆大结节,质硬,无压痛,中央沟消失。舌质暗红,脉弦细。中医诊断正虚血瘀毒结证。病程自1992年7月起,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为肾气虚衰,血脉瘀阻,邪毒内陷。
血瘀前列腺癌癃闭症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8岁,主诉咳嗽1月余,咯白黏痰,量多,无明显气急。舌红苔根黄腻、舌前少苔,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痰热壅肺,热壅血瘀,热为阳邪,易耗伤津液。辨证属痰热壅肺证。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根黄腻、舌前少苔,脉滑数。
咳嗽痰热壅肺肺痈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子宫肌瘤病史7年,肌瘤逐渐增大,经行量多有血块,下腹胀痛,腰酸疲惫。舌边尖红,苔薄腻,脉细。病因病机为久劳肝郁,气血不和,气滞血瘀,血结胞宫。中医病名为固瘕,病因为肝郁气滞,病机为胞脉瘀滞,气血两虚,冲任失固。
气滞血瘀子宫肌瘤气血两虚冲任失固
查看详情 →
67岁,尿潴留,大便溏,日行6~7次,舌苔薄白,脉弦,肾阳不足,气滞血瘀,舌苔薄白,脉弦
气滞血瘀尿潴留肾阳不足便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