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9岁,面黄纳差,精神不振,鼻腔及牙龈出血,全身皮肤有小红点,近一年两腮肿大,发烧。面色苍白浮肿,精神萎靡,体温38.2°C,牙龈增厚,两腮中度肿大,左颈有黄豆大小淋巴结,脉象沉细,肝脾肿大,全身皮肤有散在性瘀点。诊断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因病机为毒邪犯及脏腑经络,气血瘀滞,表现为出血、发热、血虚及阴阳气血双虚。
白血病气血瘀滞脾肾不足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慢性肾病12年余,伴发右侧肢体瘫痪8天。慢性病容,发育营养差,语言謇涩不清,右侧上下肢瘫痪,皮肤粗糙,弹性差,发毛无光泽,结膜苍白,口唇暗淡,全身凹陷性水肿,下肢尤甚,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鼻唇沟变浅,右侧上下肢肌力0度,巴氏征阳性,舌苔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水肿、中风(气血两亏、经脉痹阻)。
慢性肾病右侧瘫痪气血两亏经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主诉浮肿、面黄、食少半年。中医病名肾炎,证型脾虚。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舌体偏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而润。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浮肿、面黄、食少、倦怠、夜汗、便溏。切诊脉细无力。
肾炎脾虚浮肿食少
查看详情 →
男,23岁,大便溏泄带血八月余,伴腹痛、食后饱胀、咳嗽痰少、流鼻血,面色萎黄,显著贫血,巩膜可疑黄疸,肝脾肿大,红血球175万,血色素20%,有血吸虫病史及吐血史,肝肿大至肋下6cm,脾肿大至肋下12cm,有压痛。
贫血大便带血便溏泄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心慌、失眠半年余,疲乏气短,纳差,口臭,大便干,月经色暗有血块。舌暗苔黄,脉弦细。既往有缺铁性贫血病史。二诊时舌淡暗,苔薄黄,脉细滑。
心慌失眠气血两虚血色素低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面部疖肿后出现双下肢大腿肿胀、发热、疼痛。中医诊断为发、火陷证。证属热毒蕴结内陷,气阴耗伤。诊见高热,双下肢红肿胀痛,大便秘结,尿黄少,口干渴,口唇焦裂,舌红绛,尖起芒刺,苔白少,脉弦滑。舌象红绛,尖起芒刺,苔白少。脉弦滑。病程中出现高热、便结、尿赤、烦躁不安等症状。病因病机为火毒炽盛,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营阴被灼。
败血症火陷证心脾两虚气血耗伤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半,面色萎黄,水肿1年,纳呆厌食,食后欲吐,精神烦躁,时啼叫不安,肌肉瘦弱,不能站立。血虚,病因先天不足,失于调养,发热、腹泻、肺炎伤阴败脾损肺,病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精血亏损,心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见纳呆厌食、精神烦躁、肌肉瘦弱,切诊脉象未提及。
不良性贫血面色萎黄水肿纳呆厌食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头身困倦、胸满腹胀、口渴胸闷、纳呆便溏、面浮肢肿。中医病名属水肿,证型为湿热毒盛、脾虚水泛,病因病机为湿热邪毒蕴结,脾肾功能受损。舌红苔薄黄,脉濡数。病程较长,慢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脾虚水泛湿热毒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胃痛半年,加重1月,黑便,贫血,大便潜血(+++)。胃癌术后。胃脘疼痛,泛恶涎沫,腹胀纳减,偶有黑便,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消瘦,纳差食少,胃脘不舒,腹胀腹水,食入易呕,舌紫暗,脉弦。体弱乏力,心悸气短,纳食不香,舌苔腻,脉弦细。腹胀腹水,食入易呕,便鲜血,体弱疲乏,精神不佳,食入则吐,脘腹胀痛。
胃癌术后脾虚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发热、面色苍白、脾脏肿大。中医诊断脾虚气弱,血瘀血少。舌红苔薄白,脉弱。面色苍白,脾大超过脐水平线,质中度,轻压痛。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病程2个月。
脾虚气弱血瘀血少气虚失血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肝脾肿大,间断鼻衄15年。面色苍白,形体矮小,时有鼻衄,间断腹胀,尿液溷浊有泡沫,腰痿乏力。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肝积证(肝糖原累积症),证型为脾虚肝郁、气滞血淤。病因病机为脾虚痰聚,肝郁气滞,血脉瘀阻。
肝糖原累积症脾虚肝郁气滞血瘀肝积证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九个月以上。面色苍白,腰酸膝软,疲倦乏力,舌质澹红,脉象细弱。脾肾两虚。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诉间断腹泻两年,加重3个月,四肢乏力酸痛1周。腹泻日5~6次,黄色水样或稀煳状便,无脓血黏液,秋冬加重,夏季减轻。伴恶心纳差,体重下降,肢体乏力,口渴多饮,夜休差。查体消瘦,皮肤弹性差,肌力减退,肌腱反射减弱。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滑。实验室检查示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性贫血、肌酶升高。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中下二焦湿热不化。
慢性腹泻脾肾阳虚湿热不化元阳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6岁,女性。主诉缺铁性贫血。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萎黄、头晕神疲、形寒易感、夜间虚汗、唇舌澹白。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缺铁性贫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淡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胀痛、不饥、食少。切诊见脉细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下降至40克/升。二诊症状改善,三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缺铁性贫血脾虚气弱气血不足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包括面色皖白、脸唇龈舌俱然、周身浮肿、多汗心悸、口鼻时衄、微咳气弱、头眩耳鸣、倦怠乏力、腰重肢肿。病程有年余。中医病名为虚劳,证型为气血阴阳营卫诸不足。望诊见面色皖白、唇舌色粉软。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浮肿、咳弱、汗出心悸、衄血、耳鸣、腿肿。切诊脉象细而弱。
虚劳病气血不足阴阳亏虚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要症状为身黄、目黄、身肿、腹胀满、身困乏力、咽疼。病程自1971年患肝炎,后出现黄疸、贫血、全身症状,经治疗未愈,入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肝炎。面色萎黄微肿,舌红无苔,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肝脾瘀热,病因病机为肝脾瘀热影响血液生化。
黄胖病肝脾瘀热血热证湿热证
查看详情 →
女,36岁。牙龈自动出血2年余,全身瘀斑散在,双下肢尤甚,经期超前,色澹量多,历时10~15天,伴头晕心慌,目眩纳呆,少气懒言,夜寐不安,疲惫无力。脉细无力,舌澹少苔,颜面皖白,微肿,慢性贫血面容。血小板减少,脾肿大。证属脾虚气弱,化源不足,统摄失职。
慢性贫血血证脾虚气弱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时发眩晕,贫血面容,胸闷,心慌,气短,动则尤甚,舌边瘀斑,月经后期,脉沉缓。辨证属气血两虚,以血虚为主。望诊见贫血面容、舌边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慌、气短、月经后期。切诊见脉沉缓。
气血两虚血虚为主舌边瘀斑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色发黄、全身疲困乏力、自汗心慌、血红蛋白6克。病程自1967年7月起,1972年2月病情加重,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初诊见颜面苍白、全身疲困、失眠、头晕、咽干、胃痛、甲床澹白、舌澹苔薄白、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肾虚,病因病机为生血功能减退。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脉象细弱。
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脾肾虚气血虚自汗
查看详情 →
43岁 男性 主诉失眠三年余 大便溏泻 食欲不佳 腹胀嗳气 头晕而痛 四肢酸麻 面色苍白少华 语低力微 苔白质澹而胖 脉象沉弱 中医病名:失眠 败血证 病因病机: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 心血不足 脑失滋养 血不养肝 症状描述:失眠 大便溏泻 食欲不佳 腹胀嗳气 头晕而痛 四肢酸麻 脉象沉弱 舌象白质澹而胖
贫血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