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0岁,男性,主诉吐痰多,咳嗽少,病程3年余。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型。面色黄白,舌澹少苔,脉沉细无力。咳痰色白,量多,夜间尤甚,吐痰持续时间长,影响睡眠。病因发病与感受寒凉有关,病情由急性支气管炎转为慢性。
脾胃虚弱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内生痰多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腹泻12年,日泻4~6次,晨起即泻,内挟不消化食物,四肢无力,下肢发凉,纳少,食后脘腹胀痛,头晕,心慌、气短、畏寒。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精神萎靡,舌质淡、苔润,脉沉细而弱。中医诊断泄泻(顽固泄泻),证型脾肾阳虚,中气下陷。
顽固泄泻脾肾阳虚中气下陷四肢无力
查看详情 →
女,21岁,胃痛、腹胀半年,病程半年。胃痛、腹胀,食欲减退,嗳气,身体虚弱,疲乏无力。面色黄,舌苔薄白,脉沉缓无力。中医辨证中气下陷,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胃痛腹胀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便秘10余年,加重2年,大便7-8天一行,量少质硬,偶有便血。胃脘阵发性隐痛,饱食后加重,胸骨段闷痛。舌淡暗有齿痕,苔薄黄,脉沉微弦。诊断为便秘,证属气血不足,病机为气虚血亏,肠失濡润。
脾胃虚弱便秘气血不足气滞
查看详情 →
男,11岁,左侧眼睑、面颊肌肉不自主抽动2年。性急易怒,尿黄,便干,舌红中裂,脉弦细数。面肌痉挛,不自主抽搐,挤眉弄眼,噘嘴吐舌,蹙额扭鼻,摆头耸肩。眼睑、面颊、口唇肌肉抽动,双眼视力减退,散光。中医病名属筋惕肉,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长期游戏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阴亏,筋脉失养。面色正常,舌红中裂,脉弦细数。无异常神经肌肉系统及头颅CT表现。
脾胃虚弱面肌痉挛肝肾阴虚筋惕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性别女。主诉智力较差,行走易跌倒。病程较长,生长发育迟缓,语言发单音,食欲不振。中医诊断五迟五软,证型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病机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元神失养,脾虚不运。体格检查神情呆滞,面部特征异常,前囟未闭,舌澹红,苔薄少。辨证涉及脑、肾、肝、脾。
脾胃虚弱小儿脑瘫肝肾不足智力迟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脱肛16年。病程16年,因痢疾后致肛门脱出,需手动复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顿,头晕眼花,心悸不宁,脉象细弱,舌质澹,苔薄白,肛门脱垂不收,局部轻度红肿。中医病名直肠脱垂,证型气虚下陷,病因病机为患痢体弱,努责太过,大肠筋脉弛缓不收,久病气虚。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脱肛、头晕、心悸、乏力。切诊脉象细弱。
脱肛气虚血虚脾虚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双眼夜盲,视力下降22年,视野缩小17年。舌质澹红,苔少,脉细弱。中医诊断高风内障(双眼),辨证脾虚气弱证。双眼晶体皮质及后囊膜轻度混浊,玻璃体丝状混浊,视网膜血管变细,黄斑亮点不清,视网膜呈青灰色,周边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野缩小。
脾虚气弱高风内障气血不足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左下肢抽掣疼痛,遇生气、劳累加重,以胀痛为主,痛引左下肢及足趾,伴有下肢无力、站立行走不便、食欲不振、口干、喜热饮、咽喉不爽、胸闷、神志不清、大便偏干、小便清长。舌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痹证,气痹。病因为七情内伤,气结于上,累及筋肉,致肢体酸痛。
脾胃虚弱痹证气痹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妊娠呕吐2周,神情痛楚,食欲下降,干呕,频繁呕吐,严重时闻味即呕,完全不能进食,失眠、多梦。舌澹红苔白,边有齿印,脉滑。妊娠呕吐(胎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胎气上逆,肝气郁结犯胃。
脾胃虚弱妊娠呕吐胎气上逆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下利赤白次多间作2年余。主要症状为下利脓血便,日行5~6次,伴左下腹疼痛,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体重下降10余千克。中医病名为慢性下利,证型为肺脾两伤,肠腑湿热内蕴,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素体肺气不足,饮食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久病入络,脂络受损。舌澹红,苔薄白根微腻,脉沉细不数。形体消瘦,精神不振,面色无华。
脾胃虚弱溃疡性结肠炎肺脾两伤肠腑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胃脘部疼痛十年,遇冷或天气变化易复发,疼痛喜按,热敷可缓解,伴腹胀嗳气、大便溏薄、白带、疲乏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而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属脾胃虚弱,寒滞中焦。
脾胃虚弱胃脘痛寒滞中焦腹胀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反复胃脘痛2年,加重3天。胃脘胀痛连及双侧胁部,食欲极差,神疲乏力,夜寐不安,大便干结。神疲乏力,身体消瘦,胃脘部轻压痛,舌边微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肝郁气滞型。病位在胃。病因病机为长期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气失和,气郁化火。
脾胃虚弱胃脘痛肝郁气滞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左足大指、足背及外踝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2余年。面色萎黄,舌淡苔黄腻,脉滑数。血尿酸升高,诊断为痛风。病程反复,因饮食不节诱发病情加重。湿热内蕴,外感风邪,瘀血凝滞,络道阻塞。关节红肿疼痛,功能障碍,夜间痛醒,压痛显著。
脾胃虚弱痛风湿热内蕴热痹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胃脘胀痛3年,食后吞酸、脘痛、腹胀,入夜尤甚,怕冷喜温,便色黑。中医诊断虚性胃脘痛。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面色澹白,舌澹有白腻苔,脉来沉弱。
脾胃虚弱胃溃疡中阳不足胃痛喜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大便时溏时泄,病程8年。中医诊断为泄泻(慢性肠炎),证型为脾胃虚弱型。舌象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以右关、尺为甚。症状包括大便稀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冷喜暖、腹痛不适。病史提示饮食不慎为诱因,病情反复发作。
脾胃虚弱泄泻大便稀薄食欲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两眼上睑下垂10年。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上睑下垂,证型中气下陷。病因病机脾虚气弱,肾阳亏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上睑下垂脾虚气弱肾阳亏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胃痛三年,胃脘胀痛,两胁胀满,嗳气方舒,睡卧不安,近月因劳累心情不舒症状加重,食欲差,疲乏无力,烧心恶心,大便色黑,潜血阳性。中医诊断胃脘痛、脘胀、痞满。苔薄黄,脉沉弦。病程较长,属肝胃不和、脾胃虚弱之证。
脾胃虚弱胃脘痛脘胀痞满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腹部胀痛,不欲食,神疲体倦,形体消瘦,病程半年。脾胃虚弱,中阳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饮食无规律,饥饱失宜。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疳积中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4岁,胃脘痛反复发作二十余年,加重3天。胃脘痛,湿热内蕴,兼有脾虚。面色苍白,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重取无力。胃下垂,浅表性胃炎。形体消瘦,语声低沉,食欲不振,反酸,痞闷,恶心,大便溏。
胃脘痛湿热内蕴脾虚反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