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某,男,87岁。周身乏力,腰酸背痛,下肢浮肿,面色无华,大便干。舌胖苔薄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消渴病(消瘅期),水肿(肾元亏虚,气虚血瘀,痰湿内停)。症状变化包括精神体力好转,纳可眠安,腰背疼痛,仍有乏力,咳嗽咯痰,不易咯出,大便不畅,夜尿2~3次。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舌胖嫩红,苔薄白,脉弦数。
气虚血瘀消渴病糖尿病肾病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右眼模糊,出现黑影,左眼视力正常。右眼视力0.2,左眼1.5。眼底检查示右眼视盘周围火焰状出血,乳头血管充盈紊乱;左眼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动静脉轻度交叉压迹。辨证为体丰气虚,脉弦而带虚,眼底出血属气虚不能摄血。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病史、脉象等四诊信息未明确描述。中医病名为视网膜静脉阻塞,证型为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视网膜静脉阻塞
查看详情 →
女,62岁,左眼突然视物不见4天。暴盲(左眼),圆翳内障(双眼)。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无力。血压18/10千帕。左眼视乳头澹白、边缘模煳,视网膜动脉呈线状,静脉颜色较深,A:V=1:3。视网膜后极部呈乳白色水肿、溷浊,黄斑区呈樱桃红色。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暴盲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眩晕、四肢麻木、震颤3天,形体素胖,性情急躁,有烟酒嗜好,血压增高,舌红少苔,脉弦有力,中医诊断中风先兆,辨证肝阳上亢,眩晕伴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血压20/13.33kPa
中风先兆肝阳上亢眩晕震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眩晕、头胀2年,加重3天。眩晕,头昏蒙不清,头痛,心烦,失眠,口苦,大便干燥。面红,情绪焦躁,语声高而宏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眩晕,肝经郁热、肝火上炎。病位在肝,属肝经热盛,肝火上炎。
气虚血瘀高血压眩晕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40岁,主诉左上肢、左下肢抽搐,头痛,头晕健忘,一过性意识丧失,左侧头部麻木,吐字不清,流涎,口苦,疲倦乏力,右下肢无力,情绪波动,眠差,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弦细。中医诊断头痛,证型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病程较长,有烟雾病及腔隙性脑梗死病史。
气虚血瘀脑梗死肝阳上亢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左上肢麻木无力,左下肢酸软乏力,语言謇涩,口唇麻木,头胀,大便干。既往史有脑血栓形成,血压190/106mmHg。诊断为中风。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本虚证,病机为风痰上盛,腑气不通,后期体现为气虚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语言謇涩、口唇麻木、头胀、大便干,切诊脉象细弦。
气虚血瘀中风风痰上盛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突发右侧肢体软弱无力3天。头昏头痛,语言謇涩,右侧肢体软弱,口干纳差,疲乏,动则心悸。苔黄薄腻,质暗,脉弦滑细。BP180/110mmHg。右上肢肌力近端5级,远端4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巴氏征(+)。头颅CT示左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中经络,证型心肾两亏,痰瘀上蒙。
气虚血瘀中风心肾两亏痰瘀上蒙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1岁。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困难2年余。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舌淡黯,苔前少根腻,脉细滑。中医诊断风痱(脑梗后遗症),证型气虚血瘀,脾虚湿阻。右侧肢体肌力0级,下肢1级,肌张力高,病理征阳性。神经系统检查示部分运动性及感觉性失语,右侧鼻唇沟略浅,伸舌右偏。
气虚血瘀风痱脾虚湿阻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女性。主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二便失禁。现症头昏头晕,右侧半身不能动,同侧上、下肢麻木疼痛,口中无味,神志清晰,语言謇涩,右侧半身偏瘫。舌质澹而紫黯,苔薄白。脉缓无力而涩。中医诊断脑出血中风。辨证阴虚阳亢,引动肝风,风阳相搏,损伤脑络,迫血妄行,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脑出血中风右侧偏瘫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男,60岁,肥胖,神疲困倦,行走困难,左上肢抬举不起,左手色紫肿胀发凉,左下肢软弱无力,舌强语謇,喉间痰鸣,舌红暗,苔黄厚腻,脉弦滑,肌力左上肢Ⅰ级,左下肢Ⅱ级,痛温觉迟钝,血压140/90毫米汞柱,中风后遗症,证属气血两虚,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挟痰浊,兼肝肾两亏。
中风后遗症气血两虚痰瘀阻络肝肾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头晕反复发作10年余,加重伴视物模糊3个月。主症为头晕、双下肢酸困、心情烦躁、夜间易醒、双眼视力模糊。辨证为阴虚阳亢。望诊见舌质澹暗,舌底络脉迂曲,腻苔渐化,舌根苔微腻;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病程长,伴纳少。切诊见脉细滑,左侧关脉细弦。
高血压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耳鸣如蝉声,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失眠、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病程近一年。舌质尖红少津,舌尖边有瘀点,脉细数。诊断为肝肾阴虚,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耳鸣肝肾阴虚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闷痛伴心慌,病程自1994年起,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胸痹、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型为气虚血瘀,阴虚阳亢。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病机为气虚血瘀,阴虚阳亢,心脉不畅,心失所养。
气虚血瘀冠心病心绞痛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80岁,女性。心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心痛频发,胸闷、气短,头痛、头昏沉、乏力,下肢麻,口中发黏,口干、恶心,大便干。舌质红有瘀斑,苔黄厚,脉滑数。中医诊断胸痹、眩晕、便秘。证属气虚血瘀,痰热互结。病因病机为年高肾气衰减,心气不足,血瘀脉中,痰浊壅塞,内热蕴结。
冠心病胸痹眩晕便秘
查看详情 →
男,成年,主诉拟诊可逆性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状笑时口角向左歪斜,右侧上、下肢乏力,血压180/110mmHg,脉沉濡。中医病名可逆性脑卒中,证型肝阳上亢,兼气虚血瘀,病因病机肝阳上亢,风痰瘀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含高血压、动脉硬化、口角歪斜、肢体乏力、口干欲饮,切诊脉沉濡、濡弦、弦稍数。
气虚血瘀可逆性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胸闷、心悸、夜尿频短、颜面眼睑浮肿、大便秘结。病程近20年。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瘀痰痹阻,后辨为气虚血瘀,痰浊中阻,肝阳上亢。望诊见唇色紫暗,舌澹紫,苔澹黄而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血压升高,小便淋漓不畅,夜尿频短,大便秘结。切诊见脉沉涩,后转为脉沉细。
气虚血瘀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左上肢麻木无力、左下肢酸软乏力、语言謇涩、口唇麻木、头胀、大便干。血压190/106 mmHg。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程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血压。切诊脉象细弦。
气虚血瘀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左侧半身不遂,手脚关节僵硬,口眼㖞斜,阵发性晕厥抽搐,口吐白沫,两目上吊,每周发作1次,病程4年。意识清楚,口角右歪,伸舌偏左,左侧肌力Ⅳ级,肌张力增强,浅感觉减退,巴氏征阳性。辨证为肝风痰浊内扰,气虚血瘀。舌澹紫苔薄白,脉弦细沉。病因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夹痰浊上冲于脑,瘀血痰浊滞于脑窍。
气虚血瘀痫证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全身皮肤刺痛伴触摸痛1个月余,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为全身皮肤针刺样疼痛,尤以双下肢、足跟和足底严重,行走困难。面容痛苦,舌尖红,脉弦滑。辨证为寒湿阻络,肝肾两虚。体征包括全身皮肤触痛、腱反射亢进、双下肢肌力减弱,肌电图示轻度周围神经源性损害。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寒湿阻络肝肾两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