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3岁,咽灼如火,失音2个月,口干渴,溲黄便结,失音。舌略绛,少苔,脉细缓。音哑,气阴两虚型。脉缓则气虚生湿,肺失宣畅,细则阴虚将化热,舌绛少苔,咽干口渴,便干溲黄,热灼津液,煎炼生痰,郁阻肺窍,气阴两虚,湿痰内阻,肺系不利。
音哑气阴两虚湿痰内阻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发冷发热12天。邪伏少阳型疟疾。舌质澹,苔薄黄腻,脉微弦数。精神欠佳,身有微热,体温37.6℃。病因与酗酒后风寒之邪入侵有关。
疟疾邪伏少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每日下午2时许先寒后热,兼发头痛、胸闷、干哕,持续约1小时,汗出热解后乏力、入睡、精神不振、肌肉酸痛、不欲饮食。病程5天。中医诊断疟疾。病因病机为暑湿之邪触犯,久伏少阳膜原,复感风寒引动伏邪,致营卫失和,正邪交争。望诊面色澹黄,舌苔白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寒热、头痛、胸闷、干哕、乏力、肌肉酸痛、不欲饮食。切诊脉弦细而数。
疟疾少阳伏邪暑湿之邪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头痛发热3天。意识模煳,四肢抽搐,躁狂不安,身体肥胖,腹胀大拒按,少许水样粪便排出。舌红苔黄燥,中间有少量黑苔,脉沉实有力。中医辨证为热结肠腑,病因病机为热毒内蕴,结于肠腑,导致腑气不通。
头痛发热热结肠腑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腹痛,高烧1天。病程16小时,伴寒战。体温40℃,心率124次/分钟,血压40毫米汞柱,神志模糊,表情冷漠,全身出汗,四肢厥冷。右上腹肌紧张,明显触压痛。脉象细弱。诊断为厥证。病因病机为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右上腹持续疼痛。四诊信息包括神志、表情、体温、心率、血压、四肢状态、腹部体征及脉象。
厥证邪热过盛阳郁于里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干咳间断发作4年,加重半年。咳嗽型哮喘。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气逆不畅。面色正常,舌质澹红,舌苔白,脉弦。咳嗽无痰,咳而气逆,喘息,胸憋,夜间及午后发作,伴有咽部堵塞感,偶有耳堵感。
咳嗽型哮喘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气逆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寒热交替,周身酸痛,口苦胁痛,壮热口渴,头昏脑胀。病程反复,曾查到间日疟原虫。面色面黄,舌赤尖红,脉弦滑。诊断为邪在少阳,热瘀胆腑。
疟疾少阳郁热胆腑热瘀舌赤尖红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 失眠 忧郁 少言喃语 不吃不喝 消瘦 面色呆板 两目无神 行为呆坐沉思 反应迟钝 脉左寸沉弱 癫证(抑郁型精神病) 肝气郁结 痰气郁结 蒙闭心窍 心脾两虚 痰气郁结 心神失养
抑郁型精神病痰气郁结心脾两虚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右手足酸重麻木,病程2个月。主诉右手足酸重麻木,发作于1月20日,持续2个月。现病史见头痛、指尖臂腿麻木、入夜心跳、失眠、气急、右肢无力、四肢不温、大便秘结、腰酸、面颊跳痛、牙痛。舌薄根腻,舌体有牵强感。脉左弦、右弦细。诊断为肝阳素亢,外风入络传经,痰湿为患,肥人气虚,水亏木旺。
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虚
查看详情 →
林某,13岁,主诉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不省人事,每周发作3~10次,每次持续3~5分钟,缓解后头昏嗜睡。中医病名癫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七情失调、先天不足、跌打损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暴受惊恐,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浊及郁火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发作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癫痌肝风内动痰浊内生心肾失调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精神失常4年余,哭笑无常,躁扰不宁,语无伦次,神志不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癫证(精神分裂症),病机为痰蒙心窍、扰乱神明。
精神分裂症痰蒙心窍神志不清烦躁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双眼视力下降4年余,左眼不能视物1年。身倦乏力、纳呆、痞满、胁胀、胸闷、心烦、少寐、口微苦、咽干、尿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暗红边色降,舌体胖,苔薄黄,脉细弦而缓。双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左眼增生性陈旧性视网膜炎、复发白内障、外斜视、右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混浊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脾虚失摄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恶寒发热,剧烈咳嗽,痰量增多,粘稠臭并兼脓血,体温36~39°C,痰量每日700~1,000毫升。肺痈。外感风寒,寒邪入里化热,内蕴湿热,湿热郁肺化毒生痈。面色正常,舌质淡红,黄腻苔,脉浮滑而数。胸右上部分浊音,支气管呼吸音。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肺痈湿热郁肺阳明经症肺热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主诉胸闷气短3年,近1月加重,突发晕厥2次。胸闷气短,心悸易惊,头晕头痛,手足发凉,四肢乏力,纳谷不香,夜眠梦多,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澹黯,苔薄白,脉沉细而迟。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肾阳虚,阴寒凝滞证。病位在心肾,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阴寒凝滞,血脉不畅。
心肾阳虚阴寒凝滞心悸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7岁。经血暴流3天,伴五心烦热、心悸眩晕、夜不能寐、周身酸软、肋下隐痛、少腹拘急而热、胃中痞满不食。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腻,脉虚细而数,血压80/40毫米汞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劳伤冲任,思虑伤脾,湿郁化热,湿热传于胞宫。
崩漏冲任亏损湿热内蕴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35岁,间断性意识障碍16年。痫病,气滞痰凝。舌淡胖,苔薄微腻,脉沉细弦。发作时面色青黄或苍白,口唇发紫,瞪眼,意识丧失,肢体乏力或僵硬,不自主运动,流涎,小便失禁。病程16年,出生时难产,有新生儿窒息史。病因病机为气滞痰凝,惊则气乱,津液失布,清窍失养,气血不畅。
痫病气滞痰凝气血不足肝郁不疏
查看详情 →
女,19岁,主诉经常抽风5年。痫证,证型为肝胆气逆,脾失健运,水湿不化,风动痰开,痰阻窍络。舌质澹红、苔白、尖边红刺,脉弦滑略数。发作前头目眩转,意识蒙胧,发作时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咬破舌腮,发作后头痛头重。病程5年,近3月发作频繁,间隔1至12日不等。
痫证肝胆气逆脾失健运风动痰开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腰痛、带下5个月。腰骶部痠痛、空痛,时而腰痛如折,影响行走及腰部活动。面白唇澹,舌澹苔白,脉沉略迟。诊断为带下。带下病2年,白带量多、质稀薄、淋漓不断,小腹觉凉,尿频清长,大便溏薄。病机属肾阳虚,带下日久,精血失养。
腰痛带下病肾阳虚精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隔日午时寒热交替,寒轻热重,体温40℃,入暮汗出热退,伴头痛、肢体酸楚、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渴欲饮、大便2日未行。脉象滑数,舌苔薄白略腻。中医诊断为间日疟,证属寒湿内蕴,疟邪客于少阳。
间日疟寒湿内蕴疟邪少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