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4岁,子宫出血,血量少淋漓不止,有血块,色澹红,病程5个月,伴头昏、腰酸痛、疲乏无力。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虚不摄型崩漏,证属脾虚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冲任不固。
崩漏脾虚不摄冲任不固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8岁,月经淋沥不断3个月,色淡质清稀,偶有腹痛,神疲乏力,头晕,纳食少,眠差。舌淡,苔白,脉沉细。脾经经气不足,冲任功能失调。脾主统血,脾经经气不足致冲任不固,血溢脉外。
月经量少脾经不足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1岁,功能性子宫出血,血量多、不止,病程3天。中医病名:血崩,证型:脾失统摄,肝不藏血,气随血脱。望诊:面色苍白,下肢浮肿,四肢厥冷,神志不清。闻诊:呼吸浅弱。问诊:出血量大,伴有血块,生命体征危重。切诊:六脉细微。
功能性子宫出血脾失统摄肝不藏血气随血脱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脱肛10年,因饥饿及负重诱发。病程长,症状包括直肠脱出需手动复位,气短头晕,矢气多,身疲倦怠,仰卧伸足不能入睡。脉象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脱肛病,证型为气虚下降。望诊未详述,闻诊未详述,问诊提示气短、头晕、矢气、疲倦,切诊脉象沉细无力。
脱肛气虚下陷气短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月经量多,色黯有块,少腹疼痛,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眠纳俱差,舌苔薄白,脉细涩。中医病名崩漏,证型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气虚血瘀,冲任失固。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月经量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眠纳俱差,切诊脉细涩。患者41岁,行经27天仍滴沥不尽,乏力,头昏,腰腹困痛,口干,心烦,眠差,黄带多,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数。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冲任不固,湿热俱盛。望诊舌质澹红,苔薄黄,切诊脉沉细数。
崩漏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月经不调伴崩漏7年。月经周期37天,行经5~7天,自1992年起月经延后,最长6个月来潮1次,经期淋漓不尽,伴大血块。面色萎黄,头昏头痛,心悸不宁。脉象细数,舌苔黄微腻。中医诊断月经不调、崩漏。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冲任失调。
月经不调崩漏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两胞睑红肿,白睛赤丝满布,灼热疼痛,眵多而黏稠,头痛烦渴,大便秘结,左眼白睛见黄豆大出血点,舌质红绛、苔黄燥。肺胃积热复感疫疠之气而疫热伤络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未提及。
天行赤眼肺胃积热疫疠之气疫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小便溺血5年。病程50余日,每日溺血3~5次,肉眼血尿。临床表现包括食少、腰膝无力、头昏耳鸣、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神呆气衰,不欲睁眼,语言低微,起坐难支,面色萎黄,舌澹少苔,脉微细。中医诊断为溺血证(转移性膀胱癌),证型为脾肾两虚型。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脾虚不能统血,肾虚不能固摄。
溺血证脾肾两虚脾虚统血肾虚固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鸡鸣泻十二年。病程长达十二年,每日泄泻三至五次,量少,脐周作疼,稍进油腻即增,形寒肢冷,黎明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即安。体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泄泻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查看详情 →
女,9个月,泄泻三月余。面色皖白,体倦昏睡,两目下陷,四肢不温,时有抽搐。大便清稀如水,每日10~12次。舌质淡,苔白。脉微欲绝。慢脾风。证型为久泻伤脾,脾肾阳衰,虚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衰,生化无源,血不充脉,土虚木贼,虚风内动。
慢脾风脾肾阳衰虚风内动脾阳衰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痢疾5日。发病与食生冷食物有关,症状包括腹痛、泄泻、脓血便、肛门灼热,苔黄厚质红。辨证为热邪内淫,耗伤气血,属湿热痢。望诊见苔黄厚质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泄泻、脓血便,切诊未明确脉象。
痢疾湿热内蕴下痢脓血肠鸣腹痛
查看详情 →
一妇 昼夜不思眠食 白日裸身狂走 或登高阜 或上窑房 狂证 肝气郁结 外感七情 症见神情狂躁 舌象未提 脉象未提
狂证心火亢盛肝气郁结痰火扰心
查看详情 →
12周岁女性,月经过频过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夹血块,腹痛,汗多,疲乏,腰酸,烦热,口干,小便微黄。血崩,肾阴未固,阴虚内热型。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澹红略胖,舌尖稍红,苔薄白润,脉细滑略弦。舌澹红,舌尖稍赤,苔薄白,脉细滑略数。
血崩肾阴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中风、半身不遂、精神昏愦、面红颊赤、耳聋鼻塞、语言不出。脉象两手六脉弦数。诊断为中脏中腑,病机为脏腑俱受病邪。望诊见面红颊赤,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声音与气味。问诊包括精神昏愦、语言不出、耳聋鼻塞。切诊脉象弦数。
中风半身不遂脏腑受邪精神昏愦
查看详情 →
女性,27岁。月经错后,半年来潮1次。病程3年。主症为月经错后,量少色澹,经前乳房发胀,小腹坠痛,两胁满闷,嗳气稍畅,腹胀纳差,腰部酸困。舌苔薄白,脉弦细而涩。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血瘀肾虚。
月经后期肝郁气滞血瘀肾虚
查看详情 →
女,41岁,左内眦处睛明穴下方红肿高起,多泪头痛,发热恶风。舌红、苔黄、尖红赤,脉洪数,心烦不寐,小便热赤。证属心经蕴热复感风热邪毒。
左内眦红肿风热邪毒心经蕴热心烦不寐
查看详情 →
女,61岁,口中黏腻不爽,纳食减少,腹胀,大便溏,口多涎,耳鸣目眩,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虚细弱无力。证属脾肾气虚。
脾肾气虚口中黏腻腹胀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忧郁不爽,不时啼哭,病程3年。抑郁,动作迟缓,兴味索然,忧念丛生,悲观失望,静坐不语,怕见人,失眠,纳呆,日见消瘦,月经期症状加重,有幻听及恐惧感。面呈愁容,憔悴,目呆滞,体木僵,反应迟钝,语言低而简略,思维奇特,联想散漫,知觉略迟钝,舌澹苔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郁证(精神分裂症),证型气血痰郁型。
郁证气血痰郁心神不宁月经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双足红肿疼痛半月,行走不利。双足红肿,肤温升高,足背按之凹陷。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象太溪脉滑,趺阳脉弦洪,左脉濡。证型湿热痹阻。
痛风湿热痹阻血不养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多年,此次行经20余日不止,量多有血块。症见头晕、乏力、小腹痛、大便溏,1日1~2次。舌澹,苔白。脉滑数。病在太阴经,经络诊察见太阴经、厥阴经异常。中医病名急性崩漏,证型以脾虚为主。病因病机涉及脾虚失运,气血不固。
崩漏脾虚便溏舌质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