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反复下腹疼痛3年,经净后1周开始出现下腹胀痛,朝轻暮重,持续7~10天缓解,伴头晕乏力、腰酸、肛门会阴坠胀,经血有瘀块,经量稍多。面色白,舌澹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证型为气血两虚夹瘀。
血瘀痛经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多饮、多食、多尿及进行性消瘦,病程12年。中医诊断气虚血瘀。面色白,舌澹略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舌下静脉粗大迂曲,脉沉涩。自觉周身乏力,双下肢麻木,双足落地如踏棉感。伴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血压不稳定、蛋白尿及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伴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三联病变。
气虚血瘀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视网膜病变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右手及前臂麻木2年,加重1周。麻木,气血瘀滞,风邪袭表,中焦失运,气血亏虚不荣,虚实夹杂。舌暗苔白腻,脉沉细。面色白,乏力自汗,腰部疼痛。
气血瘀滞中风后遗症气血亏虚麻木加重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胸闷气喘,动则尤甚,病程2月余,加重1周。端坐呼吸,面色白,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两肺满布细湿啰音,双胸腔积液。中医诊断喘证,证型为阳虚水泛,气虚血瘀。舌淡,脉稍转有力。
气虚血瘀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胸腔积液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乏力、纳差、腹胀、恶心、腰酸、双下肢无力,病程6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肝著,证型为脾肾两虚、湿热未清。面色胱白,眼睑浮肿,双下肢轻度水肿。尿蛋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LT、AST、AKP升高。
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湿热未清
查看详情 →
58岁,四肢麻木发凉疼痛2个月,腰膝冷痛,肢凉如冰,身体羸瘦,下利清谷,面色白。舌淡暗有瘀斑,脉沉细而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阴阳两虚,痰瘀互结型。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双踝反射消失,空腹血糖9.7 mmol/L,尿糖卅。
血瘀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肾虚痰浊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突发发热后两腿无力,继而下肢全瘫,上肢亦见无力,二便正常,时有汗出,形体消瘦,四肢疼痛,面色白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精气亏损,脉络瘀阻。四诊见面色白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痿证精气亏损脉络瘀阻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主要症状为两眼肿如卧蚕,尿短赤,全身浮肿,颜面及全身浮肿,按之如泥,纳呆,自汗,面色白,大便稀溏,小便少色黄。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内蕴湿毒。
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湿毒内蕴水肿
查看详情 →
年逾花甲,肾气衰,心气不足,血瘀,面色白,口唇青,胸闷,心痛,气息微,头晕,耳鸣,腰膝软,舌胖,脉弱时结代。中医病名属心肾失调,证型为心肾两虚兼血瘀,病因病机为肾气亏虚,心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面色白、舌胖,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胸闷、心痛、气息微、头晕、耳鸣、腰膝软,切诊见脉弱时结代。
血瘀面色白肾气衰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59岁。主诉胸闷、心悸1年,伴上腹部胀闷、白痰、倦怠乏力、自汗、心胸及手足心汗出、夜寐不安、纳呆。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腻微黄,脉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舌淡红,舌体偏大,苔薄白,脉细弦。术后出现少气懒言,面色白,自汗与盗汗并见,心胸汗出明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虚烦不眠,口干欲饮,舌淡红、苔薄少,脉细数。
气虚血瘀冠心病痰浊阻络心气虚证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周身浮肿,面肿如斗,面色白光白,形寒怯冷,神疲纳呆,泛泛欲呕,小便短少,每日200~300ml。脾肾阳虚,水湿瘀留,气虚血瘀。面色白光白,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自1978年起,持续5年。
气虚血瘀面色白慢性肾炎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9岁。主诉右侧肢体无力1天,既往有高血压、脑梗、脑出血病史,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自汗,汗出量多,不伴四肢冷,神志嗜睡,不语,面色白少华,体型偏瘦,舌淡苔白厚,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自汗,证属气虚营卫失和证。舌淡红苔白厚,脉细弱。
血瘀脑出血气虚营卫失和自汗
查看详情 →
子宫肌瘤 病程长短 体质虚弱 肝脾肾功能失调 气血不和 冲任脉损伤 风寒湿热邪侵 六淫外感 七情内伤 气机不畅 血脉不利 瘀血 痰饮 湿浊停积 胞宫 舌质紫暗 舌边瘀点 脉沉弦 脉涩 脉虚无力 脉濡缓 脉滑数 脉沉弦细滑 症见经行量多 色暗红 夹紫块 少腹胀痛 带下量多 色白黄有臭秽 面色苍白 四肢不温 小腹冷痛 精神疲惫 气短懒言 纳食不振 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带下质粘 痰湿内阻 湿热蕴结
血瘀气滞气虚湿热
查看详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面部蝶形红斑 关节痛 发热 皮疹 全身症状包括不规则发热 关节症状常见 关节痛伴肌肉疼痛 皮肤损害包括面部红斑 指趾末端出血斑 口腔粘膜溃疡 内脏损害常见于肾脏 心血管系统受累 呼吸系统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神经系统损害包括癫痫 抽搐 昏迷 肝脏肿大 肝功能异常 肌肉疼痛 淋巴结肿大 视网膜病变 干燥综合征 狼疮危象表现为高热 极度衰竭 神经系统病变 肾功能衰竭 出血倾向 呼吸衰竭 气血失和 阴阳失调 热邪入里 毒热炽盛 气阴两伤 气滞血瘀 瘀久化热 面赤斑斑如锦纹 舌红 声微懒言 脉数
气血瘀滞系统性红斑狼疮温毒发斑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频发性心悸4年多。既往病史包括胃脘痞满、嘈杂泛酸、五更泄泻、下肢浮肿。近期症状包括两足跖部疼痛、心悸、胸满、头晕、腰膝指趾麻木痒痛。舌苔白,脉弦而结涩。辨证为肝郁气结,痰饮内郁,上火下寒。辨证亦见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舌苔白,脉弦。辨证为气阴两虚,痰郁气结。辨证为肝气不舒,气郁三焦,饮邪凝滞。舌苔白,脉弦紧。辨证为气阴俱虚,寒水之气上冲于心。舌苔白,脉弦大紧。
气滞血瘀心悸肝郁气结痰饮内郁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形体肥胖,头晕神疲,气短自汗,面色白。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左手不能握物,左腿不能抬起,说话不清,反复发作。舌暗红,苔白,脉细涩无力。证属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面色白中风先兆头晕神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要症状为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乏力纳差、偶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溏。舌质淡,苔白厚,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中气大伤,脾胃不和,胃气渐衰。病因为久病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痰凝气滞,热毒血瘀,交结于胃,积聚成块。
胃低分化腺癌气血亏虚脾胃不和胃气渐衰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伴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7天。病程自1992年4月起。舌暗红、边有齿痕、舌下络脉轻度瘀滞,薄白苔,弦细弱脉。胸痛牵及左肩臂,伴胸闷、憋气、心悸、神倦乏力、多汗、少语懒言、面色白、睡眠欠佳、多梦。
血瘀面色白胸痹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自16岁初潮起每次行经期间少腹持续性剧痛,瘀块排出后缓解,血块呈灰白色膜样。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紧滑。证属寒蕴胞宫,寒凝血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
寒凝血瘀面色白痛经瘀阻不通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主诉手足痿软、摇头、下肢抽搐、夜眠惊悸、神萎智钝。病程五年有余。舌红苔腻,脉细涩。辨证为痰瘀交结,脑窍络阻。二诊后舌红苔化薄净,脉沉细。三诊辨证为阴血亏虚。四诊脉细小弦,辨证为阴虚肾亏,虚风内动。五诊脉细软,辨证为虚风渐平,阴血不易骤复。
脑瘫痰瘀交结阴血亏虚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