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7岁,胸胁不畅数月,伴心悸、心烦、汗出、嗳气、纳食欠佳、口干、偶泛酸、右上肢酸痛。舌质暗红,舌苔薄白,中间有裂纹,脉沉弦。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型为肝胆气郁,兼犯胃腑,经气不利。
郁证心悸肝胆气郁胃腑不和
查看详情 →
男,67岁,头晕,头痛,眼胀眼花,面和手脚心热,失眠多梦,腰酸腿软,四肢麻木,大便干结,病程1周,高血压病史6年。眩晕,阴虚阳亢,阴虚阳亢。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弦数。失眠多梦,腰酸腿软,四肢麻木,大便干结。脉弦数。
高血压肝阴虚肝阳上亢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8个月,主诉双眼视力失明5个月。双眼无光感,双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震颤,眼底视乳头苍白,动脉细。舌质正,脉平,指纹略紫透风关。中医诊断为双眼青盲、双眼辘轳转关症。辨证为玄府郁闭、肝肾不足。
青盲辘轳转关症肝肾不足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性,55岁,双目复视伴头晕头痛1个月,舌暗苔黄腻,脉弦涩。中医诊断视歧,辨证肝阳上扰、瘀血内阻证。头晕头痛,行走不稳,纳差寐差。舌暗、苔黄腻,脉弦涩。
高血压视歧肝阳上扰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24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眼视物不清,少气乏力,胃纳呆少,病程37天。中医病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证型:产后心脾两虚。舌质澹苔白,脉缓无力。视盘隆起,视网膜水肿,血管纡曲怒张,散在出血,黄斑区污秽不清。血压172/98mmHg。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右眼视物模糊20天。糖尿病史6年,血糖控制不稳定。中医诊断阴虚火旺。舌质红,无苔,脉细稍数。自觉手足心发热,颧红耳赤。眼底检查示右眼视网膜多发血管瘤、出血及渗出,黄斑结构不清;左眼视网膜动脉旁有小血管瘤及陈旧性渗出,黄斑结构正常。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灼伤眼底络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阴虚火旺手足心热颧红耳赤
查看详情 →
女,49岁,胃脘暴痛1天,病程1天,胃痛,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情志郁怒为因,舌红白苔,脉沉缓,血压160/100mmHg,头晕头胀,口苦烦躁,嗳气腹胀,矢气后稍缓,痛胀如初
胃痛暴作肝气郁结血压升高
查看详情 →
女,27岁,合房气喘4月余,腰膝酸痛,下肢麻木,心中烦热,潮热盗汗,夜寐欠安。肾阴亏虚,阴不敛阳,气失摄纳。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肾阴虚气失摄纳阴不敛阳腰膝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眩晕多年,因跌仆后出现神志时清时昧、面色苍白、言语不利、口角流涎、汗出淋漓、小便失禁、左半身不遂。体质丰腴。初诊诊断为中风脱证,再诊出现血压升高、头目眩晕、脉弦急、颜面烘热,转为中风闭证。舌象未提,脉象初诊为虚脱,再诊转弦急。
高血压中风脱证中风闭证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胸部胀闷疼痛反复发作12年,加重5天。中医病名属气郁痰阻。证型为气郁痰阻。病因病机为气郁痰阻,胸络不畅。望诊见舌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部胀闷,时作隐痛,牵及左侧肩背,口干少饮,大便溏,足冷。切诊见脉细滑。
气郁痰阻胸肌缺血口干少饮便溏足冷
查看详情 →
女,65岁,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无力1个月,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神清,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3级,巴宾斯基征(+),中风(风痰阻络),桥脑、延髓、右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塞。
中风风痰阻络舌苔白腻脉弦滑
查看详情 →
女性,29岁,眩晕伴咳嗽,痰少略黄,鼻塞,病程1天。眩晕主诉,外风引肝风夹痰饮上扰,风温犯肺,肝风上扰。面色正常,舌淡胖苔薄黄,脉弦细数。无黑朦,无呕吐,无头痛,咽痒,纳眠可,二便调。
眩晕风温犯肺肝风上扰痰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突发头晕呕吐,呼之不应,气粗喘促,痰鸣似吼,口开眼合,目珠水肿,四肢抽搐,面赤身强,烦乱不安,小便失禁,手撒汗出。中医诊断为中风脱证,阴阳离决,虚阳上越。脉虚数,重按无力。舌苔干黄,质红。
中风脱证虚阳上越痰热蒙窍阴阳离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悸4个月。中医诊断心悸病,证型心气阴两虚证。舌质边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
高血压心悸病心气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胸部不适、心慌气短、心前区针刺感、头昏肢麻、腰膝无力、手足心热、心烦不寐。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阴虚阳亢。望诊见面色晦滞不泽,舌绛而干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夜寐不宁、头昏头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切诊见脉沉弦而细,两尺脉弱无力。
高血压冠心病阴虚阳亢证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男性。主诉口干乏力14年。口干舌燥,小便多,乏力,胸闷气短。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消渴,证型肺热津伤。病程长,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支架术后及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面红,形体消瘦,血压140/90mmHg,精神较差。
消渴肺热津伤气阴两虚阴虚燥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1年余,加重2个月。面色苍白少华,畏寒肢冷,右侧小腿酸胀乏力,活动后加重,大便初头硬后溏,夜尿频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细。中医诊断脱疽病(阳虚)寒凝证。患者58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7年,加重伴双足足趾多发皮下瘀斑疼痛10天。面色略黯,双下肢寒冷如冰,冷汗微出,双足趾瘀斑疼痛,趺阳脉及太溪脉未触及搏动,舌质黯,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脱疽病寒凝血瘀证。
脱疽病阳虚寒凝血瘀证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腹胀伴双下肢浮肿1月余。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量腹水,胆囊小结石并慢性胆囊炎,食管静脉曲张重度。舌暗红,边见齿痕,苔薄黄稍腻。脉弦细。
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胆囊炎
查看详情 →
男性,45岁,主诉头晕、头胀、太阳穴痛,病程2周,伴睡眠欠佳多梦,小便偏黄。性情急躁,舌暗红、苔微厚黄腻,脉左弦右滑稍弦。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郁化火,痰饮内生。
眩晕肝郁化火痰饮内生血压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病史5年,伴头晕、烦躁、潮热汗出、胸闷不舒,绝经3年。现病史示月经量多,色红,血块多,绝经后头晕,近3个月头晕失眠加重,彻夜不眠,情绪不稳定,易悲伤委屈,全身乏力,尿频量少,大便干,4日1行,面色潮红,口唇干裂,舌暗苔白干,脉细滑,血压190/110毫米汞柱。辨证为阴虚内热,扰动心神。
高血压阴虚内热心神不安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