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手足发凉、小便频数、四肢无力。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两虚滞络。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有心房纤颤及高血压病史,眼底动脉硬化。切诊未明确描述。
头晕目眩气血两虚视物昏花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易疲倦、头晕、少寐、白日发困、便溏、畏冷、左颊内侧口腔溃疡、脱发。病程8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澹红苔薄稍黏,脉沉细。舌澹红有齿痕,苔薄。舌澹红苔薄白,舌有齿痕。
气血两虚白细胞减少症脾虚湿困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浮肿,尿频尿痛,头晕目眩,肢倦乏力。病程两年。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肾精内伐,水湿内泛。病位在肾膀胱。望诊见舌黯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浮肿、尿频尿痛、头晕目眩、肢倦乏力。切诊见脉细数。
头晕目眩膜性肾病肾阳不足肾气不化证
查看详情 →
患者9岁,主诉头晕、头痛、神呆、双上肢肌无力、臂不能举、手不能握、指呈鹰爪状、双下肢行步蹒跚,病程2年。中医诊断气血两虚,寒凝络阻。面色苍白不泽,巩膜色青,神疲嗜睡,语言迟钝,四肢末梢麻木冷感,肌肉松弛,指、趾乌紫,舌澹,苔润白,口不渴,脉弱。
气血两虚脑炎后遗症寒凝络阻肌肉松弛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流产后未避孕9年未孕。月经量多,色黑有块,经前少腹、小腹胀痛,按之或得温则舒,经行时或经净后1周前额胀痛,遇寒冷感麻木。腰痛,头晕目眩,夜难入寐。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前壁可触及硬结节,附件压痛。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型为肝肾亏损,胞脉瘀滞。舌质一般,苔薄白,脉沉细。
气血两虚头晕目眩肝肾不足胞脉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牙龈出血,伴头晕、神疲、乏力,稍劳即心慌气短。病程半年。舌质澹,苔薄黄,脉沉细无力。血小板计数5.2万/mm³。辨证属气血两虚,脾肾亏损。
气血两虚血小板减少牙龈出血脾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3年,伴手指僵硬、变形,气候变化时加重。中医诊断为久痛入络,气血两虚。舌质澹,舌边青紫,苔白润,脉沉弦细。面色浮肿无华,足胫肿,行动困难,头晕心悸,眠食俱差,形寒肢冷,左侧半身麻木,末梢乌紫,巩膜青黯。
气血两虚头晕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痛入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产后流血过多导致贫血,伴有头晕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多次晕厥、双下肢皮下紫斑伴静脉曲张、月经量减少、手足心发热。中医诊断为虚劳,血极。证型为脾肾双亏,气血两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苍白,皮肤、口唇及睑结膜苍白,双下肢多片紫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升高,血红蛋白偏低。病程较长,经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
气血两虚产后血虚脾肾双亏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刘妇,33岁。神疲乏力,食纳不佳,食入腹胀,大便溏泻,泛酸嗳气。舌质澹,苔薄黄,脉沉细。面晦暗,形体消瘦。胃反,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证。病位脾胃肾。证属脾胃失和,升降失司。舌质澹,苔薄黄,脉沉细。
气血两虚胃反脾肾不足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恶露色红,汗多,疲倦,面色少华,畏寒,纳眠可,大便次数多,成形,舌澹,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阳虚,湿瘀互结。望诊见面色少华,舌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疲倦、畏寒、纳眠可、大便次数多。切诊见脉沉细。
气血两虚卵巢癌脾肾阳虚湿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47岁,红斑狼疮近一年,面部红斑,灼热、麻辣、痒感,怕光,头晕痛,烦躁出汗,夜不安寐,手足心热,关节痛,腰痛,面浮脚肿,神疲肢倦,食欲差,大便结,闭经。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细弱。
红斑狼疮血虚瘀阻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背部麻木如蚁行感3~4年,伴头晕头痛,面色澹白无华,容易疲乏,睡觉后上肢发麻,腰酸痛。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中医诊断痹证,证属气血两虚,肝风夹痰。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督脉痹阻,阴血虚弱,阳亦衰微。
气血两虚头晕头痛痹证肝风夹痰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乏力肢软,月经过多2年余。病程2年。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血两虚,肾精亏虚。主症包括乏力肢软、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月经量多、头晕、心悸、纳差食少。面色白无华,舌澹苔白,脉沉细数。病史中提及自幼体弱,易外感,生活不规律。
气血两虚头晕肾精亏耗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伴牙龈出血半年。刻下症见牙龈极易出血,头晕、神疲、乏力,稍有劳累即感心悸气短。舌质澹,苔薄黄,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脾肾不足,气不摄血。
气血两虚头晕乏力脾肾不足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伴牙龈出血半年。病程自1978年12月起,诱因服用氯霉素。现症见牙龈出血、头晕、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质澹,苔薄黄,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脾肾不足,气不摄血。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气血亏虚,失于统摄。
气血两虚血小板减少症脾肾不足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头晕伴四肢乏力1个月。形体消瘦,双颧发红,面色萎黄,面色皖白无泽,唇澹无泽,舌澹胖,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血两虚。病程1个月,发病于洗衣服后出现周身大汗、头痛、头晕、四肢酸软无力、心悸。
气血两虚低血压病心悸
查看详情 →
女,37岁,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易感冒,纳差,自汗,舌澹,脉细。气血两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亏损。望诊面色无华,舌澹。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易感冒、纳差、自汗。切诊脉细。
气血两虚白细胞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白细胞减少,伴头晕乏力、易感冒、失眠多梦、心悸纳差、易疲劳。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白细胞减少症。病因病机为虚劳,病位在气血。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既往治疗无效。切诊脉沉细。
气血两虚白细胞减少症肝肾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男,20岁,皮肤瘀斑反复发作7个月,乏力3个月。主症为皮肤紫斑、口腔血疱、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畏寒怕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舌澹、苔薄,脉弱无力。中医诊断为髓劳,证型为肾阳虚。病因病机属肾阳虚损,精血亏虚。四诊见舌澹、脉弱,畏寒肢冷,气血不足。
气血两虚髓劳肾阳虚脾虚
查看详情 →
21岁 女性 经行腹痛2年 月经周期30~45日 经量少 经色澹 头晕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痛经 气血两虚 舌澹 苔薄白 脉细
气血两虚痛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