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男,69岁。头眩,手麻木抖动,不能持筷,口㖞斜,右半身不遂,略有寒热。舌苔白腻,脉浮滑。中医病名中风(脑动脉血栓形成脑栓塞)。证型风痰阻络。病因病机风痰阻络。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头眩,手麻木,口㖞斜,右半身不遂,寒热。切诊脉浮滑。
肌肤麻木中风风痰阻络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头晕1年,加重伴右侧颜面麻木半个月。眩晕,面瘫。阴阳两虚,肝风内动,气滞血瘀。面色黯红,舌苔薄黄,脉弦细。右侧颜面感觉迟钝,麻木,右眼睑下垂,右上肢局限性麻木。烦躁易怒,手足心热,腰膝酸软,汗出背寒,喜太息。
气滞血瘀眩晕面瘫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及双下肢凉痛麻木,夜间疼痛剧烈,伴头晕、乏力、畏寒、纳差、口干喜热饮。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骨痹、嵴痹。证型为正气虚怯,寒凝督脉,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望诊见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畏寒、纳差、口干喜热饮。切诊见脉细濡。
气滞血瘀骨痹寒凝督脉肝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反复头晕头昏10余年,又发2个月。高血压史10余年,血压波动在23~28/14~8千帕之间。头昏头晕,后枕部与四肢时感麻木,口澹且苦,食无馨味。舌苔黄中根腻,脉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气滞血瘀、脾湿内蕴。病机为气血瘀滞不能上荣脑窍,血脉痹阻,肢末失养,痰浊内生,蒙蔽清窍,蕴于脾胃。
气滞血瘀眩晕脾虚湿蕴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男,48岁,半身不遂,舌伸偏右,右侧头顶痛,舌强不灵活,语言謇塞,关节肌肉酸胀麻木,嘴唇麻木,左手指及臂不能活动,左下肢不能屈伸,头晕头重,翻身困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盛,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气滞血瘀,血脉痹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气滞血瘀中风偏瘫气虚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腰痛腿痛,手足麻木,月经不调,经期小腹胀痛,经量大质稠色黑,瘀块多,经前乳房胀满,周身困倦,头晕神衰,嗜睡无力,两腿瘀肿,经去减轻,近3年病情加重,两腿膝下发热疼痛,麻木沉重,阴雨天加剧,小腹长年疼痛,月经超前错后,经色紫黑,肢体疲乏,精神委靡,食欲缺乏,夜眠不安。中医诊断中气不足,湿热下注,冲任不固,气滞血瘀。望诊舌质红,苔薄黄。闻诊口苦。问诊有腰腿疼痛、月经异常、肢体疲乏、精神萎靡。切诊脉滑数无力,两尺尤甚。
气滞血瘀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关节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左侧手足废用,肢体活动欠利,麻木酸楚,失语,嗜卧,神萎,入夜难寐,头晕目眩,左下肢步履失稳,语言謇涩。舌红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火偏旺,气滞血瘀,脑络不通。病机为痰瘀交困,痰阻廉泉,瘀滞脑络。舌象红,苔白腻,脉细弦。
气滞血瘀头晕目眩中风后遗症痰瘀交困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晕胀、右半身麻木、语言謇涩、口向右歪、右下肢沉重,病程自今年2月起。中医病名中风、震颤,证型气滞血瘀阻经络,复受寒袭,久而体虚。舌薄白苔,脉右沉细欲无,左沉缓细,右手凉。体征见右半身感觉及运动障碍,肌张力增强,腱反射迟钝, Babinski征(±)。患者22岁,男性,主诉四肢无力、蹲下站起困难、手颤抖、脱发,病程自今年9月底起。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数。体征见四肢近端肌力弱,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双肱二、三头肌桡骨膜反射减弱,双膝反射消失。
气滞血瘀头晕胀麻木中风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心慌、头晕1天。病程短。中医病名心悸,证型素有湿邪郁于肌表,脾运迟滞,痰浊内盛。病因病机为服药不当损伤脾胃,痰浊内盛阻于经络。舌质澹,苔澹黄滑腻,脉迟而滑。心率48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气滞血瘀心悸湿邪郁表脾运迟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主诉左侧颌下肿物日渐增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腮腺混合瘤,证型气郁血逆与痰火凝结,病因病机长期忧思恼怒。望诊舌体胖大质澹,切诊脉象涩。体征肿块位于左侧颌下,大小约6.0cm×8.0cm,表面光滑,推之不移,触痛不明显,伴随张口困难、口唇麻木、胸闷气短、头晕、饮食大减。
气滞血瘀腮腺混合瘤痰火凝结少阳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腰及双下肢冷痛麻木两年余,伴头晕、乏力、畏寒、纳差、口干喜热饮。舌苔薄黄,脉细濡。证属正气虚怯,寒凝督脉,气滞血瘀,经络痹阻。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黄,脉象细濡。
腰腿冷痛麻木气滞血瘀寒凝督脉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右侧肢体无力1月余。中医病名中风,证型中经络,气滞血瘀。舌象暗红苔薄白,脉象细涩。右侧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4级。伸舌居中,露齿右侧差。神情正常。
气滞血瘀肢体麻木中风之中经络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反复手脚趾麻木、冷痛、紫肿、苍白8年,加重2年,再发2周。病程8年,冬季遇寒加重,夏季劳累或情绪波动亦可诱发。体征见颜面发青,自汗,头晕,饮食差,表情澹漠。舌苔薄白,脉沉细。局部表现手脚紫肿冰冷,麻木疼痛,僵直不能曲。中医辨证为脾肾阳不足、气血虚寒凝经脉。
气滞血瘀手脚麻木头晕心烦雷诺氏症
查看详情 →
男性,38岁,主诉肾功能异常5年。周身浮肿、头晕、腹胀、两胁胀痛、恶心欲吐、食后反酸、纳呆、尿量减少、大便溏薄、两手肿胀麻木。舌暗澹,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弦。查体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阳虚,水湿内蕴。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蕴,泛溢肌肤。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症状、体征及尿常规异常。
气滞血瘀头晕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大便难解,努责后解出少量硬而黑大便,无便血。伴随症状包括胃脘及小腹胀、肛门灼热、小便难尽、腰胀、口干、呃逆、泛酸、心慌、平旦腰痛、足趾麻木、梦多、惊惕、汗出黄染、面部色素斑、指甲凹凸不平。舌质略红,右尖部有瘀暗点,舌苔前半剥落,根部薄黄。脉数,略细,上盛下虚,寸浮尺沉,右脉细涩,左脉弦沉。
便秘肠气滞血瘀肝郁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2岁。胸痛、胸闷、气短、全身乏力4年余,加重4天。舌红质黯,舌下络脉瘀滞,苔白腻,脉弦滑,左尺无力。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瘀阻心脉,致胸痛、胸闷、气短,血不养心故寐差、多梦。
气滞血瘀胸痹心脉痹阻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颈项部拘急疼痛,放射至右上肢,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属颈椎病,证型为气滞血瘀,经络受阻,不通则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病机为经络气血不通,气血痹阻,风淫筋脉。
气滞血瘀颈椎病经络受阻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
女,65岁。颈部活动不利,伴疼痛和弹响,右手麻木,时有头晕、头痛、恶心及后背发沉。病程1年余。颈椎病。颈椎曲度稍直,C4~7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颈部活动时疼痛,C及C7棘突压痛。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气滞血瘀颈椎病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主诉口唇皮肤麻木、痛觉触觉迟钝、张口不利、语言謇涩、口舌味觉减弱、头晕、夜寐欠佳。面部有伤口愈合瘢痕,微浮肿。脉细带涩,舌暗红苔白。中医诊断气滞血瘀,脉络闭阻。望诊面色微浮肿,舌象暗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口唇麻木、味觉减弱、头晕、夜寐欠佳。切诊脉细带涩。
气滞血瘀头晕口唇麻木脉络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5年余,突然昏仆抽搐3年余,加重7个月。中医诊断为晕厥,辨证属肝肾阴虚于下,心火偏亢于上,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望诊见舌体瘦,尖红少苔,向右侧歪斜。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头痛,两眼发黑,胸闷,心悸,气短,烦躁易怒,胸痛放射,左面发麻,左半身发凉,胃脘痛,吞咽困难,流口水,口干而苦,饮食减少,夜寐多梦,下肢浮肿,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见脉弦细而数,血压180/120mmHg,右肾区叩击痛,右中下腹可扪及包块,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右膝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氏征阳性。
气滞血瘀晕厥肝肾阴虚心火偏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