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主诉外伤后头痛头晕,双手麻木、健忘4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头位转动时头晕加重、头低位时双上肢触电样麻木、记忆力减退。舌黯红少苔,脉细。中医辨证为头外重伤,气滞血瘀,堵塞血脉。病因为饮酒后被打伤头部,病程4个月。
气滞血瘀头痛头晕双手麻木脑挫裂伤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双下肢麻木无力1个月,项部僵硬不适,舌质紫黯,苔薄白,脉弦细,霍夫曼征阳性,腱反射亢进,中医诊断项痹,证型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双下肢麻木脊髓型颈椎病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胃脘烧心,口苦咽干不渴,头面烘热,急躁汗出,失眠梦多,胸闷如重物所压,手足心烦热,左半身麻木,大便干结,月经异常,色黑如豆汁,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白根稍腻,脉沉弦而涩,证属肝郁气滞血瘀,肝肾阴虚。
头晕目眩左半身麻木肝郁气滞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反复发作颈项部疼痛1年,加重1天。左侧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头部左转或右转时明显。左侧颈项部肌肉僵硬,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压痛,头部活动度减少。舌红,脉弦数。证属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不通。
气滞血瘀落枕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颈肩部不适伴头晕、手指麻木6个月。中医病名混合型颈椎病。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颈椎退变、椎间盘变性、骨赘形成、神经根及椎动脉受压。望诊面红。问诊包括颈肩部不适、头晕、手指麻木、失眠多梦、睡眠欠佳。切诊颈部僵硬、颈肌痉挛、压痛、活动受限、神经症状阳性。辅助检查示颈椎结构异常及骨赘形成。
气滞血瘀混合型颈椎病颈神经根受压椎动脉供血不全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憋气间作6年余,伴心慌、心前区刺痛、头晕头胀、双目干涩、口干喜热饮、四肢蚁行感、腰痛、双下肢酸软无力、畏寒喜暖。胸痹心痛病,气滞血瘀、心神失养证。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头晕头胀,双目干涩,腰痛,双下肢酸软无力,畏寒喜暖,寐欠安,夜尿频,大便黏腻。脉弦涩。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病心神失养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47岁,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波动于145/95mmHg至150/110mmHg,头昏不适。舌暗,苔薄,脉弦涩。原发性高血压病,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颈项部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伴肩部怕冷、偶有头晕、右手指麻木及胸闷心慌。中医诊断项痹,证型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查体示C3~C棘突旁压痛,右臂臂丛牵拉试验(+)。辅助检查提示颈椎CT示C4~7椎间盘向后方突出伴椎管狭窄,C4~7颈椎骨质增生。舌红,苔薄白,脉弦。
气滞血瘀头晕手指麻木项痹
查看详情 →
男,56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左下肢行走100米即出现明显憋胀疼痛,双下肢麻木发凉,时有头晕,口干喜饮,眠差。痹病,湿热瘀滞,脾虚湿阻,阳虚血瘀。面色暗,舌暗苔白,脉沉弦。双侧颈动脉硬化,下肢股动脉软斑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痹病湿热瘀滞阳虚体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突发左手指麻木、头晕、耳鸣、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手不能举、腿不能抬。中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风)。证型为肝阳亢盛、痰热内阻、风痰上扰。病因病机为素性暴躁、过度烦劳、肝阴耗损、肝阳亢张、痰浊内生、肝风挟痰挟热上冲巅顶。望诊见口眼歪斜,舌歪向左侧。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切诊见脉细弦且柔和,后转为弦弱。舌质澹,苔薄白,后转为红润,苔薄白而润。
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生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颈部疼痛伴头痛间歇性发作五年余,症状以酸痛、困痛为主,活动欠灵活,时有刺痛,严重时头痛欲裂,偶有头晕、双手麻木。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气滞血瘀。病程五年,症状与天气变化及劳累相关。查体见颈椎及椎旁局部压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
气滞血瘀痹证头痛颈部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胸闷痛、心悸乏力、上肢麻木、进食少、睡眠差、大便溏。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心脾两虚,血脉瘀阻。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血脉瘀阻。舌象为舌胖暗、苔白腻,脉象为脉细弦。体征包括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头晕胸闷上肢麻木气滞血瘀心悸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心前区疼痛,上楼加重,伴气短、关节酸痛、后脑及手指麻木、腰部酸楚。现病史见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气短、后脑发麻、腰部酸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属风湿痹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胸痹风湿痹阻风湿性心脏病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频发性心悸4年多。既往病史包括胃脘痞满、嘈杂泛酸、五更泄泻、下肢浮肿。近期症状包括两足跖部疼痛、心悸、胸满、头晕、腰膝指趾麻木痒痛。舌苔白,脉弦而结涩。辨证为肝郁气结,痰饮内郁,上火下寒。辨证亦见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舌苔白,脉弦。辨证为气阴两虚,痰郁气结。辨证为肝气不舒,气郁三焦,饮邪凝滞。舌苔白,脉弦紧。辨证为气阴俱虚,寒水之气上冲于心。舌苔白,脉弦大紧。
气滞血瘀心悸肝郁气结痰饮内郁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常见头晕、头痛,心中悸动不安。近1月头痛眩晕加重,兼见目赤烦躁、大便干结,血压波动较大,压差明显。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为眩晕(高血压病),证型为肝火上炎。
高血压肝火上炎头痛眩晕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主诉脑血栓3个月,遗留右侧半身不遂、头晕、胸闷、心前区压痛、手麻木、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双下肢无力。舌质胖暗瘀斑,苔白,脉沉细弦。中医诊断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肾虚气虚,肝风内动,风挟瘀血痰浊,阻塞经络。
头晕手麻木脑血栓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心区绞痛,胸闷气急,面色㿠白,肢冷臂麻,皮肤瘀斑。舌苔薄腻,舌尖绛,脉细如丝。诊断为心阳不足,阴寒凝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二诊症状为气急、绞痛、呼吸困难、头晕呕吐、左臂麻木,舌白边紫,脉细无力。三诊绞痛久已不发,胸闷隐痛,小溲频数。诊断为心肾之阳兼衰。
气滞血瘀心阳不足心肾阳衰阴寒凝聚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四肢末端冷痛20天,四肢末端冰冷、青紫,行走或拿物时胀痛,畏寒肢冷,全身肌肉刺痛、发麻,舌质暗,苔薄白,脉细紧。寒厥,血虚寒凝,阳气郁闭证。舌质暗,苔薄白,脉细紧。舌质暗红,苔白,脉寸弦,关尺沉。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舌质澹,苔白,脉短涩。
四肢麻木头晕寒厥血虚寒凝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晕伴颜面麻木,病程1天。头痛,眩晕,颜面麻木,口角流涎,胸胁满闷。舌红,苔薄白欠润,脉弦细略数,左寸溢而上鱼。阴虚肝旺,风火相煽,筋脉失养。
气滞血瘀原发性高血压阴虚肝旺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腰腿疼痛。病程长达十余年。中医病名风湿性心脏病,证型气滞血瘀、脾肾双亏。病因病机为产后风遗留右侧肢体麻木,气血不足,瘀阻经络。面色晦黄,舌质澹,脉沉细无力。症状包括头晕目眩、食欲缺乏、心悸失眠、周身倦怠、两腿沉重、肢体麻木、月经延后、经色晦暗夹瘀块。既往有产后风病史,遗留右侧肢体麻木。
气滞血瘀风湿性心脏病脾肾双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