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某,女,45岁。背痛喜按,乏力,下肢麻木,肌肤不仁,自觉发冷,舌头亦冷。舌苔薄白,脉微涩而紧。诊断为气虚血痹,后调整为脾肾阳虚。病因分析为素体不足,体疲汗出,卫阳不固,微风侵袭,邪滞血脉,痹阻不通。
骨质疏松症气虚血痹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岁男性,双下肢小腿肌肉肥大坚实,步行不稳,上楼困难,从卧、坐位站起困难。先天胎赋不足,气虚血凝。中医诊断血痹,病因病机为正虚阳气不足,风气入血,阴血凝涩,血运不畅。面色淡,舌澹少苔,脉细小涩。肌张力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电图示肌原性损害。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血痹肝血不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主诉秋冬季受寒后双手足青紫伴麻木,病程多年。皮肤青紫,手足温度低,静脉血管怒张,脉络清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寒冷诱发血管痉挛,血液循环不畅,毛细血管血液滞留致皮肤青紫。无疼痛,关节活动正常。
手足发绀血脉不通寒冷刺激神经功能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双膝、肘、腕、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疼痛游走不定,晨起关节僵硬,恶寒喜暖,天阴加重,纳少不香,疲倦乏力。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晨僵、恶寒喜暖、纳少不香、疲倦乏力,切诊未提及。
痹证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头痛3月余,伴咳嗽、痰少、胸闷、左上肢麻木、步态困难、饮食欠佳、情绪低落。舌质紫暗,苔薄白腻,脉弦滑细。中医病名肺积,证型邪毒壅肺,痰瘀痼积,瘀阻脉络,清空失灵。
肺积邪毒壅肺痰瘀阻络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不能站立、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平素记忆力减退、步履欠稳、喜坐喜卧。舌质澹暗,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正气本亏,肝阳痰瘀,脑络受阻。病程较长,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曾有TIA发作。
肢体麻木脑梗死头晕步履欠稳
查看详情 →
男,75岁,左颈、肩、背疼痛5月余。舌暗红,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沉弦。蛇串疮(带状疱疹)。证属气血两虚,血脉瘀滞,余毒未尽。左侧颈部至肩前后暗红色色素沉着斑,呈带状分布,患处麻木、时有刺痛。
带状疱疹气血两虚血脉瘀滞余毒未尽
查看详情 →
男,67岁,反复胸闷11年,加重1月。胸痹,气虚痰瘀。气虚痰瘀。面色偏黑,鼻准色尘垢,舌嫩、齿印,苔白浊,脉右弦细,左寸浮关弱。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听诊区收缩期3/6级粗糙吹风样杂音。先天性心脏病,二叶型主动脉瓣,重度主动脉狭窄,轻度主动脉关闭不全,心功能代偿期。
胸痹心脾两虚气虚痰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右嘴角下颌部刀割样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中医病名为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为风痰阻络,痰湿内蕴。望诊见舌苔暗黄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大便干,数天一行,切诊见脉沉弦有力,后转缓细。
三叉神经痛肝经湿热痰火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低头时双上肢及胸胁麻木如触电样感1年余,近两月波及双上肢并伴疼痛。刻诊俯首及弯腰时四肢及胸胁麻木酸楚疼痛,呈触电样放射至末端,周身倦怠乏力。面色较暗,口唇紫暗,舌淡稍青,苔薄白,舌下络脉紫而粗长,脉应指无力。中医病名血痹,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机体失养。望诊面色暗、舌淡青、舌下络脉紫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麻木疼痛、倦怠乏力。切诊脉应指无力。
四肢麻木血痹证气虚血瘀风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心慌、鼻衄、大便干、左半身麻木。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血压170/130mmHg。辨证为阳明里热。病因病机为阳明里实、郁久化热之实热证。
高血压肝阳上亢阳明里热实热证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手腕及踝关节以下麻木无力3月,双下肢末端麻木,四肢不温,腹部皮肤麻木不仁,行走无力。中医证属阳虚气弱,血痹证。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
周围神经炎阳虚气弱血痹证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形体消瘦,精神疲困,面色青黑,舌红苔腻,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气候变化加重,痛向小腿放射,腿肚时发抽痛,足背及趾端麻木。脉滑数。诊断为腰痛,辨证为风寒外侵,湿热内蕴。
腰痛寒湿入侵湿热内蕴肾阴阳虚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主诉右侧肢体痿弱酸痛,麻木不仁,口齿不清,语言謇涩,病程半年。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气血双亏、阳气不足、营卫失和。主要症状包括肢节酸痛、头晕乏力、恶风、动辄汗出、面白不华。病机为气血不足,阳气亏虚,营卫不和。
肢节酸痛头晕乏力气血双亏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左侧半身不遂,手脚关节僵硬,口眼㖞斜,阵发性晕厥抽搐,口吐白沫,两目上吊,每周发作1次,病程4年。意识清楚,口角右歪,伸舌偏左,左侧肌力Ⅳ级,肌张力增强,浅感觉减退,巴氏征阳性。辨证为肝风痰浊内扰,气虚血瘀。舌澹紫苔薄白,脉弦细沉。病因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夹痰浊上冲于脑,瘀血痰浊滞于脑窍。
痫证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失眠3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怕冷。随机血糖3.5mmol/L,血肌酐176.4μmol/L,尿素氮9.3mmol/L↑,尿蛋白(++)。中医诊断消渴,证属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舌澹红苔白,脉细。
糖尿病肾病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湿浊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全身皮肤刺痛伴触摸痛1个月余,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为全身皮肤针刺样疼痛,尤以双下肢、足跟和足底严重,行走困难。面容痛苦,舌尖红,脉弦滑。辨证为寒湿阻络,肝肾两虚。体征包括全身皮肤触痛、腱反射亢进、双下肢肌力减弱,肌电图示轻度周围神经源性损害。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寒湿阻络肝肾两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关节剧烈疼痛,肢体强硬活动不利,疼痛时经脉掣引,手不能触,肢体凉麻木,冷汗出,肌体冷,不能见风寒,冷痛彻入骨节,只能温被卧床,不得活动,动则头眩欲吐,病程一周。中医病名:历节痛。证型:风寒湿痹着筋脉关节,三阴俱病。舌淡胖,苔白,面色光白,脉细弦紧。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剧烈头痛,口苦,咽干,口黏欲呕,不能饮食,大便秘结。舌苔厚略腻,脉弦。血压156/95mmHg。中医诊断为病在肝胆经,属半表半里之证,证属肝阳过盛兼少阳证。二诊主诉头痛头晕消失,项部拘紧,胸喉闷滞,手部麻木,血压150/92mmHg。三诊诸症皆退,脉弦无力,血压恢复正常,诊断为肝郁气滞。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过盛少阳证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手无名指刀伤后出现寒热、手指强直麻木、创口紫黑坏死、右臂焮肿、腋下淋巴结肿大。体温40℃,脉洪大,舌绛赤,心悸、头痛、便结、乏力、纳呆、呼吸窒闷。损害部位见葡萄样丘疹、基底红、中心坏疽、臂部水肿、黄色水泡。中医病名炭疽疮,病因病机为热毒壅盛,瘀阻经络。望诊见舌绛赤,切诊脉洪大。
皮肤炭疽热毒炽盛心悸亢进高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