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肝胃不和

患者60岁,女性,主诉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伴胃脘部振水声。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胃部振水声、食欲不振、嗳气、自汗、失眠多梦、大便不爽、精神焦虑、形体消瘦。舌质稍红,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气滞湿阻。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致脾胃受损。
肝胃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肝气郁结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腹胀、低热不退。病程1月。中医病名匪胀,证型瘀热互结、肝胃不和。面色晦黯,舌质黯红、有瘀斑,脉弦细涩。腹部膨隆,胃脘隐痛,低热午后为甚,纳食减少,泛酸、烧心、嗳气,小便不利,形体消瘦,下肢轻度浮肿,腹水征(+)。B超示肝硬化伴少量腹水,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
肝胃不和肝硬化伴腹水瘀热互结门静脉血栓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胃部疼痛反复发作7年余,饭后2小时疼痛加剧,向胁肋背部放散。伴恶心、嗳气、纳呆、大便干。上腹部压痛,大便潜血试验(++),胃液检查示游离盐酸及总酸升高,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不能充盈,有龛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肝胃不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痛胁肋痛
查看详情 →
男,37岁。胃痛反复发作七、八年,兼有嘈杂不舒,得食嘈减,口干,乏力,形体消瘦。苔根腻,脉弦滑。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肝胃不和胃痛气滞血瘀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75岁,性别男性48例,女性30例。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腹胀纳少、胃脘冷痛、胃脘及两胁痛、口干苦、气短、头晕、便溏、舌澹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中医病名包括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等。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胃不和、气阴两虚、脾虚湿蕴、脾失统摄。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胃不和、湿热、虚寒等。望诊见舌澹胖、苔白或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纳差、便溏、口干苦、心烦急。切诊见脉沉细、弦或滑。
肝胃不和脾虚气血不足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0岁,胃脘部胀满疼痛半年,咽下困难3月余,伴呃逆、纳差、头晕、乏力、身困。舌质澹,舌苔白,脉沉涩。气痰结聚,肝胃不和,气血亏虚。胃底粘膜不齐,贲门狭窄,食道中下段扩张。
肝胃不和胃底贲门癌气痰结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说话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咽干喜饮,嗳逆噫气,呕吐痰食,胸闷不舒,大便偏干。中医病名属咽部神经官能症,证型为肝胃不和,痰气郁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咽干喜饮、嗳逆噫气、呕吐痰食、胸闷不舒、大便偏干,切诊未提及。
肝胃不和声音嘶哑咽干喜饮痰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上腹部胀满阵作3年。病史中见耳鸣、健忘、大便干结无力、夜寐欠安。舌黯,苔白腻,脉弦。诊断为痞证。辨证属肝胃不和,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郁而化热,扰及心神,影响气血运行。
肝胃不和痞证湿热内蕴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男,40岁,反复胃脘疼痛1年,发作加重1周。胃脘灼痛拒按,时连及两胁,胃脘饱胀,恶心反酸,嘈杂纳呆,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胃痛,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胃痛脾胃湿热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25岁,胃痛6个月。胃脘部疼痛,攻窜两胁,纳差,时有恶心。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肝气犯胃。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肝胃不和胃痛肝气郁结气滞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患者,主诉胃脘灼热、反酸、胃脘胀满、头痛头晕、口臭、纳呆、浑身串痛、大便粘腻不爽。舌苔黄厚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肝阳偏亢、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苔黄厚腻,闻诊有口臭,问诊提及饮食辛辣油腻及生气史,切诊脉滑数。
肝胃不和慢性胃炎肝阳偏亢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间断性胃脘胀痛1年,加重1月,伴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嘈杂、口苦、少寐多梦、便溏、小便黄、左侧头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涉及情志不畅及饮食不节。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为体、窦中度浅表性胃炎。四诊显示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肝胃不和胃脘痛气滞血瘀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王某,74岁,女性。胃脘胀满伴嗳气呕吐1年。面色萎黄,体态瘦,声息低沉,上腹部胀满,时而隐痛,嗳气频作,呕吐稀涎或食物,食量少,每日仅50~100g主食,只能进流食。脉象细数、重按无力,舌澹红暗,苔白薄。辨证属胃脘痛并反胃,病机为肝胃不和、脾气亏虚。
肝胃不和胃脘痛反胃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62岁,胃痛伴嗳气、泛酸、口干、失眠、头晕头痛、大便干,病程3年。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胃不和,阴津亏虚。望诊:舌略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口干,便干,头晕头痛,失眠。切诊:脉弦。
肝胃不和胃痛阴津亏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胃脘痞满,反复便血半年多。病程半年多,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便黑色。舌苔薄白,脉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胃不和,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结,气血俱虚而有瘀滞,寒热并作。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痞满、便血、食欲不振、便稀溏,切诊见脉沉弦。
肝胃不和胃脘痞满便血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胃脘部胀满疼痛半年,咽下困难3月余,伴呃逆、纳差、头晕、乏力、身困。中医诊断胃癌,证型为气痰结聚、肝胃不和、气血亏虚。体征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华,情志忧郁,舌质澹,舌苔白,脉沉涩。
肝胃不和胃癌气痰结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上腹痞胀1年,咽食时胸骨后不适,口干。病程1年,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痞胀,渐现剑突下灼热感,吞咽不适,大便量少,神倦乏力。舌尖边微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小数。中医病名属胃痞、噎证,证型为肝胃不和,郁热内生。病因病机为气滞久郁,肝胃不和,郁热内生。
肝胃不和萎缩性胃炎胃痞郁热内生
查看详情 →
男,53岁,上腹部胀痛,胸腹灼热,状如火燎,嘈杂难耐,胸闷、恶心,口干苦不思饮,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慢性胃窦炎,肝胃不和,气郁化火。
肝胃不和慢性胃窦炎气郁化火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女,37岁,胃脘胀痛4年,情志不遂诱发,食后尤甚,嗳气频作,不泛酸,不思纳谷,便干,舌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胃脘痛胃气郁结便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上腹痞胀1年,咽食时胸骨后不适,口干。病程1年,伴剑突下灼热感,吞咽不适,大便量少,神倦乏力。舌象舌尖边微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小数。中医病名胃痞、噎证,证型肝胃不和,郁热内生。病因病机气滞兼有郁热,肝胃不和,郁热内生。望诊形体较瘦,舌象舌尖边微红,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胃脘痞胀、胸骨后不适、口干、吞咽困难、食欲不振。切诊脉细弦小数。
肝胃不和萎缩性胃炎郁热内生胃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