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5岁,女性,主诉上腹痞胀隐痛间作3年余,再发半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病程较长。舌苔薄黄,质微红,脉细弦小数。中医诊断为肝胃气滞郁热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犯胃致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质微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上腹痞胀隐痛,口干欲饮,昼轻夜重,疼痛以后半夜为主。切诊见脉细弦小数。
萎缩性胃炎肝胃气滞郁热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右侧胁肋胀痛1月余,伴心烦急躁,小腹胀痛,腰部酸楚。病史有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淋漓,未行经,有刮宫流产史。舌质偏暗,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气血不足、肝气郁结、心肝火盛。
胁痛肝气郁结气血不足心肝火盛
查看详情 →
女性,45岁,腹胀腹痛,下坠感,纳差,身疲乏力,腰及尾骶痛,怕凉,尿频而痛,大便溏,排泄无力,面白,舌苔薄白有淤斑,脉弦而缓沉取无力。脾肾虚寒,中气下陷,阴寒内盛,气滞血淤。
脾肾虚寒中气下陷阴寒内盛气滞血淤
查看详情 →
患者身热,午后较甚,咳嗽气促,胸痛,喉间痰鸣,痰多色白,肺部湿罗音,腹痛,大便干结,食欲不思。中医病名属支气管肺炎,病因病机为痰浊阻肺,肺气失宣。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咳痰、腹痛、便结、食欲不思,切诊未提。
急性支气管肺炎痰多色白身热午后咳嗽气促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11月,女性。反复发热,关节肿痛1年余。体温不详,下午、傍晚为甚,躯干部出现澹红色斑点,热退后消失,双膝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精神萎靡。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数。诊断为痹证,辨证为湿热内侵,流注经络。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抗核抗体弱阳性。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痹证肝肾亏虚湿热内侵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主诉眨眼、撇嘴、肢体不自主抽动1年余,伴清嗓、心慌、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偏食、易乏力、易感冒、睡眠不安。体征见咽红,心率快,舌尖红苔薄,脉细数。辨证为痰火扰心,脾胃不和。
多动症痰火扰心脾胃不和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乳房胀痛4年余,月经前10天发作,经后缓解。伴手足心热,急躁易怒。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乳癖,证型肝郁火旺。病机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凝血结。
乳癖肝郁火旺肾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神志昏蒙、胡言乱语、意识不清、啼哭嚎叫、呼之不应、夜寐不安、肌肤甲错、手足心热、体温37.4℃、汗出、四肢不能自立活动、二便不知。舌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数。中医病名为病毒性脑炎,证型为毒热内陷厥阴,肝经失养。病因病机为毒热内陷厥阴,耗伤真阴,营阴虚少,不得滋养。
病毒性脑炎毒热内陷肝经失养营阴虚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5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嗜睡,病程从7月15日开始。中医诊断为暑温(偏热型),病机为邪热深伏,内陷厥阴。望诊见面色淡黄,唇红干,舌质红、苔黄干,无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嗜睡。切诊脉象沉弦数,体温36.2℃。
暑温热毒深伏厥阴烦躁
查看详情 →
黄某,女,38岁,右乳乳腺增生,发展迅速,手术后复发。乳痛,乳房结节,精神疲乏,头目不清。中医病名:乳腺增生。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身体虚弱。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乳痛、结节、精神疲乏、头目不清。切诊:未提及。
乳腺增生肝火上炎阴虚内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高热达40℃以上,白细胞减少,高热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澹白,精神委靡,声低气细,恶心厌食,咳嗽、胸痛,吐血痰,脉虚数甚。中医病名属气虚发热,证型为气虚,病因病机为气虚导致肺热伤阳络。望诊见面色、唇舌澹白,闻诊声低,问诊见高热、咳嗽、胸痛、吐血痰,切诊脉虚数甚。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叶性肺炎气虚发热肺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足肿,朝轻暮重,推摩后见红晕,纳谷减少,更衣艰涩,口干,牙肿。中医病名足肿,证型气陷化湿,阴亏生热。病因吐血后心肾亏虚,肝肺不调,中焦受伤,脾不为使,胃不为市,输精化湿。脉参差不同,时静软,时滑弦,随邪气之动静而变化。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纳谷减少,更衣艰涩,口干,牙肿。切诊脉象参差不齐,时静软,时滑弦。
足肿心肾亏虚肝肺不调痰湿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胃脘隐痛12年,加重1月。胃脘隐痛,痞塞感,胃镜示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肝郁气滞,病久入血。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络不和。胃阴不足,气滞不畅,时值更年。精神压力较大,有恐癌心理。
胃痛肝郁气滞胃阴不足气滞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咳嗽、痰黄、胸闷痛、盗汗、咽干、疲乏、多梦。病程较长,有肺结核病史。面色黄白,舌澹红、苔薄白,脉弦按之无力。中医诊断肺结核,辨证属阴虚内热,肺失清润。病机为肺阴亏虚,虚火上炎,痰热壅肺,耗伤气阴。
肺结核肺阴虚虚火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左上肢及手背肿胀、疼痛,病程自2005年2月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脉络瘀阻。病机为手术后耗气伤阴,气血运行不畅,水走皮下,瘀血内停。属中医“脉痹”范畴。
乳腺癌术后气血亏虚血瘀水阻脉痹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闭锁不全),体虚易感,怕冷,下冷水即鼻塞,咽喉干燥,不敢食热性食物。心胸闷痛,心烦,夜不能寐,心悸胸部微痛。舌质较澹,脉缓。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风湿性心脏病,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为体虚易感,寒邪侵袭。望诊舌质较澹,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胸闷痛、心烦、失眠、心悸、怕冷、鼻塞、咽喉干燥,切诊脉缓。
风湿性心脏病心气不足脾虚湿困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男,46岁。主诉右腰拘急疼痛,有灼热感,站立时依靠左下肢支撑,右足跟不能落地,睡时身转健侧,右腿不能受压。病程五年。中医诊断证属太阳循经,热结阳明,淤血内搏,经络滞而不通。舌质暗红,边有淤点,苔黄而燥,脉沉紧。现病史见右臀部肿痛,沿大腿后侧放射至胭窝,足心灼热,足背发麻,腰酸背胀,口苦咽干,大便不爽。既往史有五年前腰部扭伤。
腰痛淤血热结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右半身不遂,右手肩肘酸软无力,前臂强直性内屈伴肌肉萎缩,右足无力、下楼发抖,右手指抓握无力、震颤,每日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手指及背肿胀、指节僵硬。舌红苔薄白黄,脉细弦。二诊后右足力量增强,右手仍无力,手背肿胀,右手指苍白,拇指不能上抬外展。三诊后右足行走正常,右手力量增强,活动范围扩大,手指及背仍肿胀。舌澹红苔白润,脉左弦右缓弱。四诊后右手从肩至腕关节恢复较好,腕以下仍肿胀,活动不利。七诊后右小指能活动,睡时发抖,头昏眼花。八诊后头昏眼花消失。九诊后诸症减轻,曾有腹泻。中医诊断为脑血栓病,证属气虚血瘀。
脑血栓病右半身不遂气虚血瘀舌红苔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8岁,右上肢肿胀疼痛半年。右上肢明显增粗肿胀,触诊较硬,舌红、少苔,脉细。证属气阴两虚,血瘀湿阻。精神不振,食欲较差,夜寐梦多。
乳腺癌术后气阴两虚血瘀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体质素弱,有肺结核史。主诉为腰骶部挫伤后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舌澹,脉弦细。诊断为骨节经脉气血阻滞。舌淡,苔薄腻,脉弦细。疼痛影响活动,伴头晕、夜寐欠安。气血未和,头晕,夜寐得宁。脉细,薄脉细。诊断为调益肝肾,佐以摄血。腰骶部酸楚,起坐不利,头晕少力。诊断为益气血,补肝肾。
腰骶损伤气血阻滞肾虚头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