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岁,腹胀痛,纳呆,便前腹痛,便后痛止,泻下腐臭,呕吐酸臭,低热,颊赤,口唇干燥,手心热。食滞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而厚腻,指纹紫滞。病因病机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运化失职,清浊不分。
腹胀痛纳呆便腐臭颊赤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发热1天。舌苔薄澹黄腻,舌质正红。体温38.8℃,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外感风寒,郁表犯肺,夹积蕴中。中医诊断风寒夹积证。
感冒发热风寒夹积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6年,症状包括两眼突出、甲状腺肿大、形体消瘦、消谷善饥、面赤、烦躁乏力、心悸、双手震颤、怕热、汗出明显。舌质红嫩,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痰凝气滞。
甲状腺功能亢进气阴两虚痰凝气滞郁久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胃脘胀满痞塞10余年,情志郁怒后加重。主要症状为胃中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燥,倦怠无力,日渐消瘦。舌质红、龟裂无苔,脉沉细略数。辨证为中焦火郁、阴亏胃热证。舌灼痛,中脘穴及脾俞、胃俞有压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热阴亏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下腹部疼痛伴黏液脓血便间断发作9年,加重1个月。右下腹及左下腹隐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大便黏液脓血,排出困难,肛门灼热,肠鸣辘辘,排气不畅,口干且苦,面色晦暗萎黄,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滑。脾胃虚弱,湿热蕴结。右下腹及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活跃,升结肠及回盲部溃疡、息肉样病变,黏膜炎症。
痢疾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肠鸣
查看详情 →
中消,脾胃蕴热,口渴易饥,消食太快,牙痛脘痛,形瘦,脉洪数,舌质红,苔浮黄
中消脾胃蕴热口渴易饥消食太快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烧心感持续半年。糖尿病病史数年,空腹血糖10.64毫摩尔/升,尿糖+++。中脘有热灼感,口干,舌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型为素体阴虚,脾胃积热,胃火炽盛,灼消津液。中医诊断消渴(中消、胃热)。
消渴胃热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全身乏力,口渴喜饮,食易饥,小便频数,大便干燥。病程一年余。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而数。中医病名中消,证型脾阴不足,胃实中消。病因病机为脾阴不足,胃热内盛。
消渴脾阴不足胃实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腹胀、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年余,每日腹泻4~5次,大便先干后稀。形体消瘦,食纳差,口干苦。舌红苔薄白,脉沉弦。脾失健运,阴虚津液不足,胆火上升,寒热互结,上热下寒,气血两虚。
慢性腹泻寒热互结脾虚胃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逐渐消瘦伴乏力2年,疲乏加重2个月。中医诊断消渴(中消),辨证胃阴不足,脾失健运。胃阴虚生内热,精微损耗致消瘦;脾气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四肢倦怠乏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消渴胃阴不足脾失健运气虚
查看详情 →
周某某,43岁,胃脘痞满,饱胀不适四年,加重三月。面色萎黄,精神倦怠,食后腹胀。舌质澹,苔薄白,脉沉弦。脾虚不运,脾胃中虚,运化失职。胃脘痞胀,脾虚胃缓。浅表性胃炎。
胃脘痞满脾虚胃缓脾虚不运功能性消化不良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尿频尿急、小便不畅半年,形体消瘦,体重下降,消谷善饥,头昏,肢体麻木,腿软乏力。舌质黯紫有裂纹,苔黄腐腻,脉弦。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气阴两虚,湿热内郁,久病络瘀。辨证认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兼有湿热瘀阻。
尿频尿急消谷善饥形体消瘦舌裂纹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胸痛胸闷伴气短乏力1月。病程1月,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体征见面白唇紫,舌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病机为胸阳不振。舌澹胖大,舌苔转为澹、薄白。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唇紫、舌象异常、脉沉细。
胸痹胸阳不振心脾肾亏虚寒凝
查看详情 →
金女,正花甲之年。咳嗽三月,伴口干、腹胀。舌苔薄,脉质红,脉细虚数。证属营阴不足,痰阻气滞。
咳嗽营阴不足痰阻气滞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胃脘部胀痛2个月余。病程10年余。中医病名胃痛,证型湿热中阻,气滞血瘀。舌质红,苔黄稍厚腻,脉沉弦滑有力。症状包括胃脘胀痛、呃逆、嗳气、纳差、乏力、大便不成形。病机为中焦失和,升降失职,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胃痛湿热中阻气滞血瘀中焦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女性。反复多饮、多食、多尿5年余,再发加重1周。多食易饥,消瘦,牙痛,烦热,大便干结。舌苔黄,脉滑数。中医病名中消,证型胃热炽盛。病因病机为胃热循经上攻,热耗少阴阴精。望诊舌红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多饮、多食、多尿、多食易饥、消瘦、牙痛、烦热、大便干结。切诊脉滑数。
中消胃热炽盛肾阴虚烦热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患者,主诉食少口渴,小便溷浊,病程两年,颜面浮肿按之凹陷。中医诊断为消渴并发水肿。证型为脾虚不振,中气不足,病机为脾虚水湿不运。舌苔薄白,脉象沉细。
消渴水肿脾虚不振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诉午后或餐后腹胀、胁痛,精神倦怠,四肢困乏,大便稀溏,偶有牙龈出血。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脾虚肝郁,痰瘀结聚。肝病面容,形体消瘦,肝下缘在胁下2.5cm,剑下4cm,质中等硬度,轻度压痛,脾脏可触及,质韧。舌脉象未明确描述。总胆红素21mmol/L,ALT48u/L,AST34u/L。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脾虚肝郁痰瘀结聚
查看详情 →
阴亏阳亢,呕恶烦渴,上中消之候,肺胃主治。舌红少津,脉数。
上中消阴亏阳亢肺胃热呕恶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主诉消谷善饥,口渴多尿,形体消瘦,面色黄滞,口干唇红,腹部微胀。舌苔水黄根腻,舌质微赤,脉滑数。中医诊断为中焦蕴热,胃火旺盛,消烁津液。
中焦蕴热胃火旺盛消烁津液口渴多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