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8岁。主诉泛酸伴咽干口苦、嘈杂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泛酸症,证型肝胃失和。病因病机肝郁化火,扰胃失和降,迫酸上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上腹部烧灼感,泛酸、恶心,大便偏干,小便黄。
肝胃失和肝郁化火泛酸症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
葛某,女,35岁。月经超前,半月一行,量多色红,小腹坠痛,头晕目眩,性躁易怒,口干便秘。功能性子宫出血。阴虚肝旺,热扰冲任,迫血妄行。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弦数。
功能性子宫出血阴虚肝旺热扰冲任血热崩漏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阴道经常流血性黏液数年,月经周期提前,经后血量少挟白带粘稠物,心慌气短,倦怠乏力,纳食不香。脾虚湿盛,热蕴血分。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濡数。带下色赤,属湿热带下。倦怠乏力,纳食不香为脾气虚所致。脾虚运湿无力,湿注冲任,湿蕴化热,热扰血分。
赤带脾虚湿盛热蕴血分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经行月事较多,色紫,头昏目花。冲任失调,肝火肆虐。肝火渐熄,心阴未复,头昏心悸。藏统失职,水不足而火有余。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经行量多肝火肆虐头昏目花心阴未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上消化道大出血,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肝病日久,化火内扰,横逆脾胃,损伤血络,酒热蕴积,化火扰动血络。面色贫血貌,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上腹不适、柏油样大便、呕血。病史包括肝炎性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体征包括腹壁静脉显露,脾大,血压偏低,Hb降低,粪OB阳性。脉象未提及。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呕血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胃痛10天。胃痛隐隐,时发时止,伴呃逆、脘腹胀满、喜暖畏寒、大便不实。舌澹有齿痕,苔白,脉沉缓。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虚胃滞)。证型为脾虚胃滞,病因病机为脾胃阳微,中寒不温,脾虚胃滞,虚实并见。望诊见舌澹有齿痕,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胃痛、呃逆、脘腹胀满、喜暖畏寒、大便不实。切诊见脉沉缓。
胃痛脾虚胃滞脾胃虚寒胃胀
查看详情 →
王某 38岁 经事或多或少,20余日未净,色红质稠气秽,面色少华,头昏乏力,胸闷气短,腰脊酸软,心烦口干,小便黄少。舌偏红,苔薄中剥,脉细数。证属气虚营热,肝肾亏损。
月经失调气虚营热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男,59岁,胃脘部胀痛20余年,近半月疼痛再发,伴泛酸、烧心、嗳气、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湿热蕴结,胃气不降。舌澹红,苔薄,脉细。胃脘饱胀,黑便,口干口苦。病程长,湿热中阻,气滞血瘀。
胃痛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胃脘痛4年余,反复发作,受寒后痛势加剧,泛吐酸水,恶心欲呕,喜暖喜按。舌暗,薄苔,脉弦。证属寒邪犯胃,胃阳被遏,胃失和降。
胃痛寒邪犯胃胃阳被遏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男,42岁,脘腹隐痛,食后加重,腹胀,呃气吞酸,烧心嘈杂,病程未提及,反流性胃炎,慢性病容,舌苔微黄,脉缓
反流性胃炎胃气上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右胁部胀痛,病程较长。胁痛,肝郁脾虚证。舌质红,舌体胖大有齿痕及瘀点,苔白腻,脉弦滑。右胁胀痛,胃脘胀满,纳后加重,眠差,入睡困难。
胁痛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胃痛半年余,加重3天。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心脾两虚,后辨证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望诊面色萎黄,舌澹,苔薄白,后见舌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饥饿痛、食后减轻、体倦乏力、畏寒、肠鸣、夜寐差、大便稀溏。切诊脉细,后见脉弦、脉细。
十二指肠溃疡心脾两虚脾胃虚寒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颈胀痛、夜寐不谧、口苦干、大便易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肝肾亏虚、脂浊内蕴、脾胃不足。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肝木乘土,脾胃失运。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二诊时舌澹黯红裂纹,脉弦细。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亏虚脾胃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乏力、腰困反复发作10年余,加重1个月,伴小便灼热疼痛,后背及小腹疼痛,咽干,大便干。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脾肾亏虚,瘀血阻络,浊毒内蕴。望诊见舌质黯,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病史较长,症状包括乏力、腰困、小便异常、咽干、大便干。切诊见脉沉弱。
慢性肾炎肾衰竭脾肾亏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小便溷浊如油脂之状,夹有赤白成块,左侧腰痛。望诊舌红苔黄,脉细软;复诊舌红苔白,脉细数。中医诊断肾阴不足,脾气虚弱,湿热下注,脾肾两亏,加感暑热。病机为湿热下注膀胱,脾肾两亏,暑热外感。
小便混浊腰痛肾阴不足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腹泻10年,加重1个月。腹泻肠鸣,烧心泛酸,胃寒肢冷,时腹自痛,时有烧心,两胁不适,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泄泻(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肝郁来克,命火不旺,加重泄泻之状。
泄泻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呕吐腹泻两天。呕吐物为饮食,泻下稀黄水及不消化食物,一日十余次,便质臭秽。精神萎靡,目眶凹陷,舌红苔澹黄而腻,脉濡。病因过食辛辣及不洁食物,损伤中阳,脾阳不升,胃气不降,致呕吐泄泻。经潮两次,每次七八天方净,色鲜红量多,带下色黄有臭味,经期腰痛,头昏,四肢麻木,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呕吐、泄泻。病机为阴虚火旺,热伏冲任,迫血妄行。
呕吐腹泻阴虚火旺经期异常带下色黄
查看详情 →
男,40岁,胃脘部凉痛、胀满3年,喜暖恶凉,揉按后舒畅,嗳气,时泛酸,口干,大便溏。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滑。胃寒气滞胃痛。
胃寒气滞胃脘凉痛胀满喜暖恶凉
查看详情 →
葛某,35岁,月经超前,半月一行,量多色红,小腹坠痛,头晕目眩,性躁易怒,口干便秘。中医诊断为阴虚肝旺,热扰冲任,迫血妄行。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弦数。主诉为月经异常伴热象表现。
月经超前量多色红小腹坠痛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主诉低热1年余。发热时全身乏力,恶心呕吐,体温波动于37.3~37.6℃,多在上午10时~下午4时出现,伴胃中灼热,喜冷饮,口干不欲饮,大便干。舌质澹暗、苔白,脉细涩。辨证为内伤发热,久病非虚即瘀。
低热胃中灼热喜冷饮舌澹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