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7岁,咽痛反复数年,近期因外感后复发。喉痹,风热外袭,肺胃郁热上攻于咽。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咽痛、纳差、反酸、胃部嘈杂。子宫肌瘤病史。
慢性咽炎喉痹肺胃阴虚风热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经事超前淋漓,头眩心悸。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而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血亏耗,肝木失其涵养,冲任有热,奇经不调,湿入代脉。病因病机涉及血亏、肝木失养、冲任不调、湿邪内蕴。望诊见舌质红,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事异常、头眩、心悸。切诊见脉弦细而滑。
经事超前淋漓头眩心悸血亏耗肝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胃脘部痞满不舒,胃脘隐痛,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烧心,嗳气,口干口苦,胃脘畏寒喜暖喜按。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辨证为胃痛之肝胃不和、中焦虚寒证,后转为气滞痰阻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口干口苦、胸闷气短、头晕沉重、乏力,切诊未提及。
慢性胃炎胃窦糜烂肝胃不和中焦虚寒
查看详情 →
男,57岁,心下痞满、吞酸、嗳气、纳差1年余,口干喜饮、口苦、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舌苔白,脉细弦,六经归属少阳、太阴合病。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少阳太阴合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胃院胀痛半年余。伴随症状包括厌食、口干口苦、四肢沉重无力。舌苔白厚腻,脉象略滑数。中医诊断为脾胃湿热之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导致湿热阻滞脾胃,湿热阻遏气机,脾胃运化失常。
慢性胰腺炎浅表性胃炎食道憩室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一月出现阴道阻塞感,小腹下坠,腰骶酸痛,双下肢浮肿,心悸气短,白带多,小便频数。妇查示低位子宫。证属中气下陷,脾虚湿浊下注,心气不足。舌淡,脉虚无力。
产后子宫脱垂中气下陷脾虚湿浊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21岁,恶露不净2月余,剖宫产7月4日,产后B超示子宫内膜6mm,宫腔分离,微量积液,月经量中色红,有痛经,乳胀,生育史1-0-0-1,恶露不绝,气虚血亏,气虚血亏,冲任不固,瘀血内阻,新血不归,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恶露不绝气虚血亏冲任不固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主诉月经紊乱半年,近两月流血断续,血色时红时紫,夹黑色血块,伴气短、心慌、左少腹胀痛、腰酸、乳房胀、手心发麻、颜面及下肢微肿,低热,大便偏干。舌质正常,边缘不齐,苔薄白,脉沉细,左关独弦。中医辨证为肝脾失调,热郁兼瘀。
崩漏肝脾失调热郁兼瘀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胸骨后疼痛伴反酸1年余。现病史见胸骨后疼痛、反酸嗳气、胃脘隐痛、咽中干涩、口干欲饮、饥不欲食、大便燥结、夜寐欠佳。舌红少苔,脉细弦。辨证属气郁阴伤。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气郁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个月,再发2天,伴有口咽干、小便黄热、大便干结、心烦多梦。舌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为口疮,辨证为心火上炎。
口腔溃疡心火上炎舌红苔黄脉数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3年,近1个月加剧,痛呈阵发,嗳酸液苦水,胀闷不舒。舌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火,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苔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心烦热、神疲肢软、睡眠不实、纳差,切诊见脉弦细。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湿浊阻滞,肝胃不和。
胃痛肝郁化火肝胃不和湿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崩漏半月余,病史中有1963年曾发作,出血不止,治疗后痊愈。舌红,苔中薄白,脉大无力。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舌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崩漏及感冒,切诊见脉大无力。
崩漏肝肾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月经将至,性交频甚,突然阴道下血,色鲜量多,头眩,晕倒一次。面色苍白,口唇澹灰,脉象细弱。诊断为崩证,病因属脾虚不能统血。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描述,病程未明确。
崩证脾虚不固血热瘀甚气虚欲脱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胀痛伴恶心、泛吐清涎4年,冬季受凉后咳嗽、吐白痰2个月,咳剧时呕吐。面色黄,口唇黯,舌澹苔白滑,脉沉细。中医辨证为寒凝中州,肝气犯胃。
胃胀痛寒凝中州肝气犯胃面色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口干欲饮,胃脘嘈杂,食后疼痛,腹部压痛,舌紫暗有裂纹,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癌,证型为气阴两伤,热毒瘀积。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紫暗有裂纹。闻诊未提。问诊见口干欲饮,胃脘嘈杂,食后疼痛,腹部压痛。切诊见脉弦细。
胃癌气阴两伤热毒瘀积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