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素有泄泻,现见寒热,无物不呕,舌黄薄,脉弦数。中医病名属呕吐,证型为肝阳犯胃,病因病机为风木乘脾,木邪盛而脾胃受病。望诊见舌黄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寒热、无物作呕,切诊见脉弦数。
肝阳上亢脾胃失调呕吐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左眼卡涩不适3周。黑睛生翳。风热上犯,肝肺同病。舌质澹,苔薄白。脉平。左眼角膜溃疡,荧光素染色阳性,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晶体皮质密度增高。右眼晶体密度增高,视力减退。
黑睛生翳风热上犯肝肺同病糖尿病
查看详情 →
37岁女性,白带多三四年未治,后转黄带1年,阴痒、黄带黏稠量多,少腹胀痛,腰痛,背痛,大便频。舌质红、苔黄。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反复。中医病名属带下病,证型考虑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阻滞胞宫。舌红苔黄,脉象未提及。
黄带阴痒腰痛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左右,男性。反复大便出血,色鲜红,病程3年余。面色偏白,舌象偏淡,脉象平缓。按压腹有不适感。病因病机为风热损伤肠络,出血日久,气虚不固。诊断近似“肠风便血”。
便血风热伤络气虚不固肠风便血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主诉经前腰腹作痛,平时少腹下坠,白带淋漓,入夜内热,午后脘痛。中医病名属经前腰腹痛,证型为肝气抑郁、冲任不调、湿热下注、营卫不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腹痛、内热、白带异常,切诊未提及。病因病机为肝气抑郁、冲任不调、湿热下注、营卫不和。
经前腰腹痛肝气抑郁湿热下注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10年,曾诊断为胃窦小弯部溃疡。现病史示胃脘部刺痛拒按,进食加剧,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阳性。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细涩。诊断为久痛入络,气滞血瘀。
胃溃疡气滞血瘀胃痛拒按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经期延长,月经周期30~35天,经期6天,月经量中等,颜色暗红,质地稀,夹少量血块,经行腰酸,无痛经,无乳房胀痛,舌质暗红,边有齿痕,有瘀点,脉细滑,宫颈下唇轻糜,宫颈管见蛋清样分泌物夹血丝,后穹窿见大量暗红色积血,诊断为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辨证为肾虚气血虚弱型。
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肾虚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男,60岁,上腹部疼痛伴吐酸一年余,近加剧。喜温喜按,呃逆,腹胀,腹泻。舌暗淡,脉沉细。萎缩性胃炎(糜烂型)。脾虚血瘀。舌质淡红,苔薄黄而腻。面色无华,舌象暗淡,脉沉细。
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肝胃不和胃气郁滞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咳嗽反复1年,咯痰黏白,咽痒,胃痛,嗳气泛酸,烧心,鼻塞流涕,舌淡苔薄,脉细数。咳嗽(风寒犯肺,胃气上逆)。舌淡苔薄,脉细数。
咳嗽风寒犯肺胃气上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白带频流不止,伴少腹重坠酸痛、腰酸、头晕、多梦、下肢浮肿。舌质娇胖,苔白,脉濡。诊断为心脾失调、营虚生热、脾虚生湿、湿热下注、带脉约束无权。
白带频流心脾失调营虚生热脾虚生湿
查看详情 →
男,37岁。胃脘疼痛,多于食后2~3小时发作。吞酸、嗳气、痛时肢冷形寒、得食缓解。舌苔薄腻,脉象濡缓。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气阻湿滞,肝胃失调。面色正常,舌苔薄腻,脉象濡缓。
胃痛肝胃不和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主诉胃脘疼痛1年余。胃脘部疼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舌淡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脾肾阳虚证。舌淡,苔黄白相间,脉沉细。
胃痛脾肾阳虚虚寒
查看详情 →
女,70岁,头晕、健忘近2个月,脘腹胀满疼痛、全身乏力、行走不稳,舌质暗,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弦,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下壁异常Q波,中医诊断眩晕、中风、胃痛,证型肝风挟痰,上犯清窍,病因病机肝肾亏虚,肝阳偏亢,引动肝风,挟痰上扰清窍,脾气虚弱,痰瘀互结于胃肠。
高血压脑梗死眩晕中风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经事淋漓持续半年。形体丰腴,头眩神疲,怯冷,活动即疲,腰酸气坠,漏下色红,时多时少。舌苔薄质胖,脉细重按无力。诊断为形盛气衰,气不摄血。病机为阴伤及阳。
崩漏形盛气衰气不摄血阴伤及阳
查看详情 →
女,52岁,上腹部胀痛3天,性格急躁,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既往胆囊切除术史。胃痛,肝胃不和,湿热内蕴。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胃痛肝胃不和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白带量多,身体较弱,纳食偏少。病程自去年入冬以来,近月余带下赤白相间,略有异味,少腹不适。舌红偏淡苔白,脉沉细迟弱。中医诊断为脾虚寒湿,冲任不固。舌象舌红偏淡苔白,脉象六脉沉细迟弱。症状包括体力弱、纳食少、大便微溏、小便微黄。病机为脾虚生湿,冲任滑脱,带脉失约。
白带量多脾虚寒湿冲任不固纳食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20余年,近半月出现胃痛、呕吐、反酸、打嗝、口苦口干、纳呆。舌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肝胃郁热之胃疡。病机为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犯胃致痛。舌象红苔薄黄,脉弦。
胃溃疡肝胃郁热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上腹定时疼痛,伴乏力自汗,气急眠差,嗳气频作,口干欲饮,大便稀溏。舌质鲜红,苔黄厚腻,中干,脉象细弱。中医病名为胃癌,证型为湿热熏灼,瘀毒内阻,体虚气逆,中焦不运,升降失常。辨证属湿热积滞,痰气互郁,气机阻滞,运化不足,升降失常。
胃癌湿热积滞痰气互郁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下肢浮肿5年,加重3年。下肢浮肿至小腿部,口干欲饮,大便烂,日行2次,舌质略红,苔薄白,脉细。面色苍白轻浮。中医诊断水肿(阴水),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脾气虚弱,中阳不振。望诊面色苍白,舌质略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口干、大便异常。切诊脉细。
水肿气阴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上腹部疼痛5年,饥饿时加重,进食缓解,伴吞酸、嘈杂、胃胀。大便时干时稀。失眠、多梦、心慌、头晕。慢性支气管炎,冬季咳嗽、吐白痰、偶有喘。面色面黄无华,舌边红、苔薄微黄,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脾气虚弱,心肾不足。
胃溃疡肝胃不和脾气虚弱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