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7岁,女性。主诉肝区隐痛,少寐多梦,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郁脾虚,湿热内蕴伤阴。舌澹黯苔黄腻,舌底络脉较粗大迂曲。脉弦。二诊舌澹黯苔黄腻,三诊舌澹黯苔薄黄腻,舌底静脉稍迂曲。四诊舌澹苔黄腻,舌底络脉未见明显迂曲。五诊舌澹红苔薄腻。
乙肝肝郁脾虚湿热内蕴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呕血、便血1周,极度虚弱,声音低微,畏寒,四肢逆冷。面色深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浮中空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中焦虚寒,阳虚血脱。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中焦虚寒,阳虚血脱。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深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浮中空无力。
乙肝亚急性重型肝炎消化道出血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乙肝病史10余年,结节性肝硬化。面色晦暗无泽,巩膜轻度黄染,胃痛胃胀,肝区胀闷,食纳欠佳,口苦口干,口腔灼热,两目干涩灼热,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微腻,脉沉弦。脾湿胃热,湿热内蕴。
乙肝结节性肝硬化脾湿胃热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37岁男性,主诉乙肝8年,面色灰滞,肝掌明显,胁痛胀闷,腹满,食欲减退,大便秘,小便黄。脉弦急,舌有瘀点。诊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四诊见面色灰滞,舌有瘀点,脉弦急。病程8年。
乙肝气滞血瘀肝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黄疸(阳黄)、尿黄、口水多、吐白痰、大便溏。病程较长,持续数日。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阴黄,病因病机为太阴脾湿与阳明胃热郁遏交蒸,土困木郁,肝气不疏,胆液逆流。望诊见舌苔薄白,舌澹胖苔白。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包括黄疸色晦暗、不渴、口水多、吐白痰、大便溏。切诊见脉细弱、脉缓。
乙肝黄疸湿热太阴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主诉全身无不适感,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面色欠红润。乙肝病史1年。中医诊断为疫毒侵犯,气血亏虚。病因病机为疫毒侵犯,气血亏虚。
乙肝气血亏虚疫毒侵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乙肝2年,心口胀痛,肠鸣,出虚汗,盗汗多,乏力困倦。舌红苔白,脉缓。中医病名乙肝,证型脾气虚弱,肝气瘀滞。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乏力,脾虚则精微气血生化不足,故乏力困倦,脾失健运,出现心口胀痛、肠鸣,病久体虚,伤及肺气而出虚汗,汗为心液,血不养心,神气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泄,故盗汗。
乙肝脾气虚弱肝气瘀滞盗汗
查看详情 →
刘某 男 56岁 主诉右胁胀痛不适,食欲减退,腹胀满,口干且苦,乏力 病程一年 阴阳毒 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气虚夹瘀 面色晦滞 神倦乏力 右胁隐隐作痛,劳累后尤甚 脘腹痞满 纳呆 舌苔薄白,质淡红有紫点 脉细小弦
乙肝肝郁脾虚气虚夹瘀右胁胀痛
查看详情 →
谭某,病程三年,主要症状包括谷丙转氨酶升高、澳抗阳性、面色灰黯、精神萎顿、眩晕耳鸣、腰痠腿软、肝区时痛。舌淡苔黄腻,脉细尺弱。证属肝郁及肾,肝肾阳虚。
乙肝肝郁及肾肝肾阳虚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女,33岁,主诉乙肝多年,口苦咽干,纳少,胃胀,右胁隐痛,胸闷,心悸,气短,喜太息,寐差。舌紫暗,苔灰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乙肝肝郁气滞气短心悸
查看详情 →
夏某,7岁,无明显不适,病程未明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小数。辨证为湿热瘀毒互结。
乙肝湿热瘀毒肝功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体倦乏力,厌食,腹胀,便溏,两胁胀痛,小便色黄,面色晦暗,巩膜、皮肤黄染,颈、胸部蜘蛛痣多个,肝掌,脾大肋下约3cm。舌质紫暗畔有条索状瘀斑,苔黄腻,脉滑。证属湿热胶结,气滞血瘀。乙肝病史多次反复,病情逐渐加重,曾两次住院治疗无好转,医院曾告病危。实验室检查ALT升高,TBIL升高,HBV标志物“大三阳”。
乙肝湿热胶结气滞血瘀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乙肝”久治未愈。体素娇弱,多愁善感,心情抑郁。肝区时痛,神疲肢倦,纳少乏味,口苦,刷牙出血,寐差多梦。舌暗澹,苔白。脉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乙肝肝气郁结肝脾失调舌暗淡
查看详情 →
女,34岁,肝区时痛,神疲肢倦,易感冒,知饥纳少,大便干结,舌澹苔薄黄,脉细弱,乙肝病史4年,表面抗原阳性,病程较长。
乙肝肝区时痛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男,51岁,主诉发现乙肝系列异常20年余。身困乏力,胃脘胀满,右胁胀痛,不欲饮食,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白腻,脉弦。辨证属肝郁脾虚湿阻之证。
乙肝肝郁脾虚湿阻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右胁部疼痛,溲黄反复5年。现症肝区疼痛,牙龈出血,溲黄。舌象尖红,苔薄黄,脉弦细。面色黧黑,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总胆红素升高,总蛋白异常。B超示肝光点增粗,脾大。中医病名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疫毒内伏,肝胆湿热,久必瘀阻。病因病机疫毒内伏,湿热瘀阻。
乙肝肝胆湿热瘀阻肝络肝区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两侧乳房渐发育长大如碗口,胀痛不适,纳差神疲,浑身酸软。病程4个月。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乳病(湿热蕴结肝胃型)。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肝胃不和,气血壅滞。
乙肝湿热蕴结肝胃不和气血壅滞
查看详情 →
连某,71岁,主诉乙肝系列指标异常10余年,咽中异物梗阻3年余。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属肝郁痰凝。舌淡红,苔黄腻,脉沉滑。病程较长,伴有肝病面容,肝功能正常,乙肝系列1、3、5阳性,HBV-DNA定量升高。病机为肝气郁结,痰湿内蕴,阻于咽喉。
乙肝梅核气肝郁痰凝舌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1岁。主症包括口苦粘腻、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厌食晕油、腹胀、肝区不适、四肢乏力、精神疲倦、巩膜及全身皮肤黄而晦滞、大便溏、尿黄。中医辨证为湿热毒邪所致的黄疸。检查示尿三胆阳性,肝功能异常,HBsAg连续三次阳性。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乙肝湿热黄疸黄疸肝区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右胁痛时作2年,腹胀1月。乙肝病毒感染10年,肝硬化,胆囊炎,脾大。胁痛,疲乏口干时苦。肝积、胁痛(阴伤瘀阻,热毒未清)。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弦细。B超示肝硬化,脾大门脉11mm,慢性胆囊炎,HBV-DNA(+)。血常规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ALT、AST轻度升高。病机为久染邪毒,蕴阻于肝,气滞血阻,热毒耗伤肝之阴血,致成阴伤血瘀成积。
乙肝肝硬化阴伤瘀阻热毒未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