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9岁,男性,胃脘疼痛6年余。胃脘疼痛,每于饥饿或劳累时发作,痛处不移,得食稍缓。舌质暗,舌苔白根厚,脉沉弦细,按之沉滞不起。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气郁日久,痛久入络。病机为气郁及血,瘀血内阻。
胃脘痛气滞血瘀肝郁化热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上腹痞胀不适,时有隐痛,畏寒肢冷,午后低热,大便溏泄,神倦乏力,食欲不振,夜寐欠佳,面部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舌苔薄腻黄白相兼,脉小弦而数,上腹轻压痛,腹平软,肝肋下未及。湿热内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象暗红,苔薄腻黄白相兼,脉小弦而数。
胰腺癌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女,63岁,胃脘隐痛多年,畏食生冷辛辣,胃部有咕噜声。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舌红苔薄白,脉结。脾虚胃弱,运化无力,痰饮留滞。舌淡青,苔白厚,脉仍结。中虚卫弱,风湿乘虚,内外同病。舌红苔薄白,脉弱而不细。躁动阳亢,倦怠阳虚,纳呆脾虚。
胃痛脾虚风湿留饮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主诉痛经,行经前一日胸胁、乳房、小腹胀痛,血量少色紫暗有血块,淋漓不畅4—7日。面色枯暗无华,唇色红紫,舌苔薄黄,质暗红有瘀点,脉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
痛经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嗳气频作伴上腹部胀满半年加重1月。病程半年,情志失畅诱发。症状包括嗳气频作、脘中气上逆、脘痞、灼热、烧心、泛酸、咽中似有物堵、大便不成形。舌质黯红、苔黄白,脉沉弦。辨证为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舌质红苔黄偏厚、舌面有裂纹,脉沉弦。舌红苔薄白少,脉沉弦。舌苔黄白根厚,脉弦。
反流性食管炎疣状胃炎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胁肋背部胀痛反复2年,加重半月。胁痛,肝胆气郁,湿热蕴结,煎熬成石。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稍数。
胁痛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胆结石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 颜面白 神疲怯寒 胸闷不畅 头晕脑胀 周身肿胀 头面四肢较重 午后尤甚 四肢沉重 动则气喘 脾肾阳虚 舌质淡 脉沉弱无力 小便短少 大便不利 食欲欠佳 月经量少日短 月经两个月始至1次
脾肾阳虚周身肿胀神疲怯寒胸闷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肾功能异常8年。肾衰病。肾虚血瘀,湿浊内蕴。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糖尿病病史20余年,高血压病史4年,左腕部A-V内瘘,行A-V内瘘成形术及胸椎压缩性骨折手术。血BUN、Cr、UA升高,24h尿蛋白定量增高。
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右肋下胀痛,腹满不舒,泄气自缓,口苦口干,反酸时作,神疲乏力,纳食衰少,舌红苔黄腻,脉弦细,肝经湿热,胁痛。
胁痛肝经湿热神疲肢困纳食衰少
查看详情 →
患者腰痛30余年,腰部冷痛,遇寒加重。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痛苦面容。舌质胖、有齿痕,舌苔薄黄。脉弦缓。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郁滞,气血痹阻。
腰痛脾肾阳虚气血瘀滞寒湿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胃癌术后2年,纳差3个月。现症见极度纳差,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黏液,反酸口苦,自汗,双下肢指凹性水肿,便秘,近10天未排便。面色苍白,神情疲惫,活动能力差,需家人推车。舌体胖大,苔少,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纳差,证属脾胃气虚证。
脾胃气虚证气阴不足纳运失常气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未明确记载。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记载。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未明确记载。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虚面色苍白胃胀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主诉绝育术后局部结节坚硬、刺痛、拒按不移,得热痛减,阴囊坠胀,性欲减退,阴茎举而不坚,情绪烦躁。舌紫黯,脉沉涩。诊断为瘀血结块已成。
瘀血结块痛性结节阴囊坠胀性欲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发热、面白乏力、身痛、纳差、腹胀、水肿、头发脱落、淋巴结肿大。舌干红有瘀斑,脉细数涩。中医辨证为阴虚血热,瘀血内结。
急性白血病阴虚血热瘀血内结面色红润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痛经,伴月经超前、量多,经前胸闷烦躁、乳房胀痛,黄白带多。病程自28岁结婚后开始。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阴血不足,肝郁气滞,血瘀与湿热交阻。
经前期痛经肝郁气滞阴血不足血瘀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经来剧烈腹痛,喜热喜按,少腹拘急。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月经期病。证型:寒凝气滞血瘀。病因病机:寒袭胞宫。舌象:澹苔白。脉象:沉迟。
寒凝气滞血瘀经行腹痛喜热喜按少腹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女性。主诉不规则阴道流血20余天。病程20余天。中医诊断崩漏,证属血瘀型。舌质暗,苔白,脉涩。阴道不规则流血,量时多时少,淋漓不断,经色暗,夹有血块,下腹坠痛。子宫内膜厚8mm,血红蛋白102g/L。
崩漏血瘀舌暗脉涩
查看详情 →
39岁女性,主诉小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尿频、腰痛、白带多色白、盗汗。病程自1978年12月8日术后开始,持续至1979年4月。中医病名盆腔炎,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寒凝肝脉,瘀血疼痛。望诊见舌质暗,舌苔薄或灰白,舌体胖有齿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小腹疼痛、尿频、腰痛、白带异常、盗汗、月经量少、口干、纳食少。切诊见脉沉弱或沉弦软。
盆腔炎寒凝血瘀瘀血疼痛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夜睡不宁,手脚扭摆,右口角抽提,右手抓举失灵,尿频,月经紊乱后闭,病程自1993年春节后开始。面色黄晦,下睑青紫,唇口有疹毒。肢体症状表现为左手右足扭摆,右口角上提。主诉包括尿频、月经乱后闭。病机为脾虚血虚,肾不纳气,肠滞尿浊,肝风内动,下焦瘀毒,脾肠浊毒。
舞蹈病肝风内动脾虚血虚肾不纳气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婚后10年不孕,痛经剧烈伴呕吐,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腰腹冷痛,双腿痠软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澹,苔薄,舌下络脉青紫,脉沉弦。肾气不足,寒凝络阻。初潮14岁,经期4天,周期30~37天。病机为肾气不足,寒凝络阻。
不孕肾气不足寒凝血瘀输卵管阻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