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喘证,主诉喘而且呻,痰涎壅盛,频频咳吐,病程未明。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问诊见上焦燥渴,滑泻昼夜十余次,潮热,精神困倦,昼夜不得睡。脉象洪滑,重诊豁然,两尺尤甚。中医病名产后喘证,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兼有外感实热。
产后喘证外感实热滑泻不止痰涎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胸痛、胸闷、气短、心悸3月。现病史示四肢末端冷而不温、动则汗出、头昏目眩。舌象暗红、苔薄白,脉象沉滑。中医诊断惊悸,辨证心阳不足。四诊显示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滑。
冠心病心阳不足痰饮瘀血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头痛脑胀,心烦急躁,失眠,口干而渴。病程半月。中医病名属头痛、失眠。证型为肝胆郁火上逆。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火,郁于脑则头痛,郁于心则烦躁,郁于胃则口渴。舌苔薄黄,中部干燥。脉弦紧而数。
高血压肝胆郁火心烦不宁急躁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老,头痛,肌热,恶寒,体酸,胸闷,苔腻,无汗,脉浮弦。寒湿交阻,营卫不和,三焦失化,心力不足。伤寒病名,证属寒湿内阻,营卫失和。面色未见描述,舌苔腻,脉浮弦。症状包括头痛、肌热、恶寒、体酸、胸闷、无汗。病程未明确,但属伤寒初期。
伤寒寒湿交阻营卫不和三焦失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低热40天,午后及夜间明显,微恶寒,体温37.7℃,伴周身疼痛,心烦纳呆。舌红,苔白,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营卫失和,邪滞少阳。病程40天,病史中有感冒病史。舌象澹红,苔薄白,脉细。
功能性发热营卫失和邪滞少阳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诉带下量多如涕半年,有异味2月余,外阴瘙痒,口臭,小便色黄。舌淡红、苔薄腻,脉滑数。妇科检查见黄色黏质分泌物,宫颈轻度炎症,子宫压痛,两侧附件压痛。病程半年余,属痰湿下注,湿热蕴结。
带下量多痰湿下注异味明显外阴瘙痒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突发头痛、呕吐、偏瘫1月。高血压史12年。血压165/110mmHg,悬壅垂左偏,吞咽不利,流涎,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力2级,肌张力高,右侧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风阳内盛,痰浊内阻,经脉不利。舌象未见描述,脉象未见描述。
中风中经络风阳内盛痰浊内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左下肢麻木、冷痛、沉重,动则加重。腰4、5骶1棘突压痛,叩痛并向左下肢外侧放射,佐拉赛格氏征阳性。CT示腰4、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证型为肾阳不足,水气不化,浸淫经脉。
腰椎间盘突出肾阳不足水气不化经脉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发热23天,伴恶寒,四肢厥冷,面色萎黄。舌尖红,苔浮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郁热。病因病机为传经热邪陷入于里,阳气内郁,不能外达。
发热郁热面色萎黄四肢逆冷
查看详情 →
五岁幼子,面红身热,喘息迫促,痰声漉漉,目似不瞬,脉象浮滑重按有力,指有紫纹上透气关,舌苔白而润,大便两日未行,小便微黄。风温兼喘促证,病因外感风邪,内有痰热壅肺,肺气失宣。
风温喘促痰热阴分充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溃疡病10多年,胃痛时作,吐血、黑便,胃下垂,幽门狭窄。胃痛多于下午及晚间发作,进食面食则胃脘作胀,夜寐不安,大便结如羊矢,尿赤量少。舌红中心苔黑,脉细数。胃痛属热证,病机为胃中热炽,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舌红苔黑,脉细数,提示阴虚内热。
胃痛吐血阴虚热结
查看详情 →
女,43岁,间断双下肢紫癜伴血尿蛋白尿32年,加重2周。双踝周围紫癜皮疹刺痒,尿潜血++++,RBC 28.8/HP,疲乏,下肢乏力,咽喉不利。舌暗红,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紫癜,证属血热伤络,气虚夹瘀。病程长,外感反复,气虚卫外不固,风热疫毒侵袭,血热雍盛,损伤血络,离经之血为瘀。
紫癜肾血热伤络气虚夹瘀湿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突发泄泻,频繁登厕,昼夜20余次。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及低血压史。形寒怕冷,手足不温,咳嗽。舌体胖嫩,上浮白滑苔。脉缓而迟,两尺根气尚足。中医病名阴寒腹泻,证型脾阳不足,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慎,湿从内生,痰阻气道,脾不能散精上归于肺以通调水道。
泄泻脾阳不足舌胖苔白脉缓而迟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发热持续不退,伴胸脘痞闷、腹痛、纳差、便溏、小便黄短。面色暗晦,神气疲惫,体温呈弛张热型。白疹遍布颈项胸腹,脉虚软略数,舌澹红苔白厚。中医诊断为湿邪伤气,邪虽出而气液枯。病因病机为暑湿时邪,湿郁卫分,汗出不彻。
肠伤寒湿邪伤气气液枯白疹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心跳较慢,活动后气促。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阳虚寒凝血瘀证。舌澹红,苔薄白,脉缓。辨证为阳虚寒凝血瘀,病机为阳气虚弱,寒凝血瘀。面色正常,舌象澹红,脉象缓。无明显其他四诊特征描述。
心悸阳虚血瘀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为大便溏,伴肠鸣,腹中痞满,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为便溏,证型为水热互结。舌苔黄厚腻,脉滑。病程中舌象转为薄黄腻,脉象仍滑。病机属水热互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便溏肠鸣腹痞水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为妊娠期间水肿,病程为今怀孕3月而水肿。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脾肾素虚,阳失布化。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弱,阳气不能布散。望诊见气色苍澹不华,舌澹乏味。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双下肢水肿如柱,早起眼睑浮肿,心悸,少气畏冷,饮食不馨。切诊脉象沉弦,舌澹,苔薄白。
妊娠水肿脾肾素虚阳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反复发作两年余。病程两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寒犯胃,浊阴上扰。病因病机肝寒犯胃,浊阴上扰。望诊舌质澹,苔滑白而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头晕目眩,如立舟中,耳如蝉鸣,呕吐清涎,畏寒喜暖,四肢发凉,食入即吐,大便五日不行。切诊脉弦细。
美尼尔氏综合征肝寒犯胃浊阴上扰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缝纫师。主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无汗、口微渴、纳差。舌红,苔微薄。脉浮而弦数。辨证为时邪外感,卫表热盛,后转为表解而热入营分,斑毒外出,热势仍盛,继而毒邪猖獗,蒙心包、人血分,正虚力难制邪,毒邪内陷。斑疹内陷,热势增高,神识不清,谵语狂躁,斑紫舌绛,脉洪大数。正虚无力托邪,余邪不退,营阴亏伤。
斑疹伤寒卫表热盛热入营分邪毒内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失眠一个月,伴有心中烦热、躁扰不安、夜间难以入睡、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口苦咽干、盗汗、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中医辨证为心经郁热,肝血不足。病程一个月。
失眠心经郁热肝血不足烦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