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恶心呕吐不止,心悸胸闷。病程隐匿,已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刻下症见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短不能平卧、胃脘胀满、腹痛、腹泻、周身瘙痒、双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澹,苔浊腻水滑。脉弦细而数,无力。血压150/100mmHg,面色残黄,爪甲色澹,腹部冷凉。中医诊断为消渴病消瘅期,肾元虚衰,浊毒内停,五脏俱损,气血阴阳俱虚,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司。
消渴病慢性肾衰尿毒症心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为发烧出汗、恶露未尽。病程30余日。主要症状包括下腹胀痛、恶露频临、发烧出汗、有时怕冷。体征显示体温39.5℃,脉搏80次/分,血压140/90毫米汞柱。既往有慢性咳嗽史。腹部检查软,无包块。实验室检查提示红血球300万/mm³,血色素60%,白血球5600/mm³,中性粒细胞54%,淋巴细胞46%。初步诊断考虑产后感染,确诊为肠伤寒。
肠伤寒产后感染恶露未尽下腹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脉象浮而大。头痛有热,小便清,无腹痛腹胀,脉浮大,属太阳中风证。病机为汗多神昏导致谵妄,非阳明腑实,仍属表证。
太阳中风谵语狂笑头痛有汗
查看详情 →
陈君,20余岁,发热六日,体温39.2℃,口干而渴,大便不下八日,神倦嗜眠,头痛,苔垢,舌尖苔脱褪呈三角形。伤寒症。高热口渴,大便不下,头痛,苔垢,舌尖苔脱褪呈三角形。面色无华,舌苔垢,舌尖苔脱褪呈三角形。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神倦嗜眠,头痛,大便不下,口干而渴。脉数。
伤寒症高热口干便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注射流感疫苗后咽痛痰多,涕中带血。中医诊断为感冒,辨证为邪热蕴肺型。舌淡红暗,苔薄少。脉象除右寸脉略弦滑外,余无异常。
感冒邪热蕴肺咽痛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老年,女性,主诉失眠,病程较长。失眠、口干、心烦、便干。舌红润,脉象缓和。肝阳上亢,心与小肠火盛,气津两伤,神不守舍。舌干口燥,尿检有潜血,头部发晕,口腔溃疡。心火旺,气津虚损。
失眠心火旺气津虚口干
查看详情 →
男,24岁,右侧头痛15日,颞及眼眶部为甚,畏寒,得温则舒,面色灰暗,大便不爽,舌暗胖嫩,苔薄白,脉沉细,肝胃虚寒,浊阴上犯,阻塞清窍。
头痛肝胃虚寒浊阴上犯
查看详情 →
男,45岁,腹泻三月,发热,少食。发热,面赤,腹痛,泄泻频数,泻下未消化食物,味腥臭,畏寒,倦卧喜衣被,呼出气凉,四肢厥逆,舌淡,苔黄腻而干,脉微细。少阴阳衰,阴寒内盛,虚阳外越。面色淡,舌色淡,苔黄腻而干,脉微细。
少阴阳衰阴寒内盛虚阳外越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不来,腹大如娠,面色乍赤乍白,脉乍大乍小。中医病名属经闭,证型为血枯经闭,病因病机为邪气侵扰,正气虚损。望诊见面色乍赤乍白,舌象未提。闻诊无描述。问诊见月经不来,腹大如娠,精神恍惚,梦里求亲。切诊见脉乍大乍小。
月经不来腹大如娠面色乍赤乍白脉乍大乍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风疹伴皮肤疼痛3年余,加重半月。每日早晨遇风即起皮疹,皮肤疼痛,阵发性全身烘热,汗出,面部微肿,月经不规则。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风疹、更年期综合征。辨证表虚不固,气虚水肿。望诊面色微肿,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风疹、皮肤疼痛、烘热、汗出、月经不规则。切诊脉弦细。
风疹更年期综合征表虚不固气虚水肿
查看详情 →
34岁,热退后胃不开,舌苔厚腻,肢体疲怠,大便时溏时结,小溲短赤。湿滞不化,逗留中焦,邪无出路。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脉濡缓。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湿温,证型湿滞不化,病因病机湿邪内蕴,中焦气机阻滞。
湿温症湿滞不化脾胃失调舌苔厚腻
查看详情 →
男,成年,四末欠温,寐不安,夜则身冷,痰壅色白,脉虚细,脾肾阳气两亏,阳气大虚,寒淫于内,四逆身冷,白痰上壅,寒淫所胜,治以甘热,平以辛热,四诊见四末欠温,寐不安,夜则身冷,痰壅色白,脉虚细,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病程未提及。
脾肾阳虚四末欠温夜身寒冷失眠
查看详情 →
少年,阳明火实,大便燥结,病程旬日。便秘,肝阳上亢,外感邪热,内伤饮食。面色红,舌红苔黄,脉弦。精神恍惚,大便不通。
阳明火实元气亏损大便燥结
查看详情 →
83岁男性,腹痛3月余,痛时欲死,腹部多处烫成水泡,皮下即骨,脐下有弯曲索状物,按之柔软,呕吐苦水,舌微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数。奔豚气,病邪横犯两胁,上攻胸膺,气结于下至少腹,郁热骤升,阴阳相搏,脐下动,动者气也,其性善上逆。发病诱因有过分惊恐,心动气驰,气结于下。
奔豚气肝火上逆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身热退后复热,大渴饮冷,神志如狂。脉弦滑有力,舌黄燥无津。春温病,误用发汗及苦寒药致病情加重。病因病机为误汗伤津,寒凉郁遏,热陷厥阴,导致痉厥。
春温病误用发汗火炽津亏痉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寒热往来,头痛,胸肋痛,咳嗽气急,舌黄。病程五日。中医病名为少阳受风之症,证型为少阳病,病因病机为少阳经腑同时受邪。望诊见舌黄,闻诊见口苦,问诊见欲呕,切诊见脉弦细。
少阳受风寒热往来头痛胸肋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长期咳嗽伴呃逆,病程3年。主要症状为咳嗽、呃逆相间而作,情绪不安,影响饮食与睡眠,面色苍白少华,胸脘痞闷,大便秘结,舌苔薄白,口不渴,脉细弦无力。中医病名为呃逆,证型属痰阻气滞、肺胃失降,病因病机为久病正虚、痰阻气滞。望诊见面色苍白少华,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呃逆、情绪不安、胸脘痞闷、大便秘结。切诊见脉细弦无力。
呃逆咳嗽肝气郁结肺胃气逆
查看详情 →
男,48岁,胸闷、气短、偶有隐痛1年余,加重半月。脉弦缓,心率62次/分。舌质嫩红,苔薄润。诊为心肺气阴两虚证。
心肺气阴两虚证胸闷气短汗出
查看详情 →
84岁男性,头重欲寐,低热,体温最高39°C,午后发热,口苦咽干,周身沉重疼痛,心烦汗出,不欲饮食,便秘,两脚欠温,舌质略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大而数,中医诊断为少阳、阳明郁热,里欲结实,然尚未化燥之证。
少阳郁热阳明郁热里欲结实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腹泻一个月,便稀薄杂有米谷颗粒,近两日恶心、未进饮食、未大便,神志不清,手脚发凉,全身发热,两手躁动。体征见消瘦,两目微陷,神志不清,头时时摇摆,面色红,舌澹红湿润无苔,脉微欲绝,体温发热,呼吸较快,时常长吁气。辨证为久利清谷,脾胃虚寒,脉微欲绝,阴盛阳衰,阴盛格阳,孤阳外越,真寒,神昏烦躁。
腹泻脾胃虚寒阴盛阳衰孤阳外越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