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视力渐降8个月,眩晕、心烦、怔忡健忘、梦扰难寐。双眼视神经萎缩,眼底视盘苍白,视野向心性缩小,视觉诱发电位异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心营亏损证。
视力下降心营亏损视神经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反复脘胁胀满半年,又作半月。主症为脘胁胀满、嗳气、泛酸、嘈杂、纳呆、口苦而黏。舌质澹红,苔黄中厚腻,脉细弦。辨证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与热合,壅阻肝胆,气机郁滞,胃失和降。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胁痛。
胃脘痛胁痛胃炎胆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不寐,心血不足,心肾不交。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肾气不足,心火亢盛,阴阳失衡。胸胁隐痛,咳呛痰多,痰湿内蕴。气虚无以载血,虚阳上浮。腰痛,寒邪客于肾经。
不寐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痰湿内蕴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患者,反复水肿两年,全身高度水肿,两眼如线状,双下肢按之如泥,腹大伴有簇状紫条,畏寒怕冷,便溏日5次,小便短少,舌质红少苔,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水肿,辨证属脾肾阳虚,气化不行,水湿内停,阻滞三焦。面色皖白,头发稀少,舌质红少苔,脉细弱。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水肿消退
查看详情 →
女,35岁,主诉口渴嗜水,口干微渴,见水烦躁,面色萎黄,心慌气短,倦怠乏力,病程半年。中医诊断见水思饮证。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肝肾阴伤。望诊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水烦躁,口渴嗜水。切诊脉虚大无力。
产后出血气阴两虚肝肾阴伤见水思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泄泻5月余,腹泻伴腹痛,反复发作。现病史见右侧上腹隐痛,口苦、口干、纳后反酸,身困乏,怕冷,小便黄。舌质暗红,苔厚白腻,中间黄晦,脉缓弱。诊断属脾虚有寒,酒食化热,肝克脾土。
泄泻脾虚有寒肝克脾土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主诉心悸、气短,病程较长。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唇干、日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少寐。舌红苔白少津,脉滑,结代。辨证为阴虚火旺、心神被扰,后辨证为瘀血阴虚互见。
心悸气短阴虚火旺瘀血
查看详情 →
男,39岁。主诉头昏、心悸、乏力、腰酸、手足厥冷、性功能减退、四肢肌肉抽搐。舌胖、苔薄黄腻,脉细。中医病名周期性麻痹,证型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脾虚湿困。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反复四肢瘫痪,曾长期补钾治疗。
周期性麻痹肾阳虚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男,65岁,间断肝区不适半年余,伴纳差、胃脘痞闷、神疲乏力、大便溏。舌红,苔稍黄,脉弦。肝区叩痛阳性,HBVDNA<5×102IU/ml,ALT 89U/L,AST 76U/L,肝回声稍粗。诊断为肝着,证属肝胃不和证。复诊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证。再次复诊肝区不适明显好转,纳少,舌红,苔稍黄,脉弦,肝功能改善。
肝区不适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胀痛,排尿滴沥难尽,尿溷浊不清。病程较长,五年前患急性肾炎,转为慢性肾炎。面色黑,嘴唇紫暗,神疲肢倦,午后下肢浮肿,腹胀满,矢气。舌澹红,苔白根部薄黄。脉弦滑。中医病名属肾病范畴,证型属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水湿内停。
慢性肾炎肾气不足湿浊下注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纳食欠佳、小溲少量泡沫状。病程较长,有慢性肾功能不全Ⅳ期病史。中医病名为慢性肾炎,证型属脾肾两虚、湿浊内蕴。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濡细。病机为脾肾不足,湿浊内生,气化失司,气血失运。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湿浊内蕴三焦气化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左乳房外上方发现肿块,质硬,不痛,表面不光滑,周围不规则。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虚血衰,气滞血凝。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苔薄腻,脉弦。
乳腺癌肝气郁结气滞血凝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女,23岁,月经初潮16岁,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色淡夹血块,头晕头痛,寐纳欠佳,小便多,大便溏薄。脉虚细,舌淡薄白。诊断为月经不调,辨证为脾肾气虚,冲任不足。
月经不调脾肾气虚冲任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胃脘痛,饥饿痛,痛彻背腰,纳食不旺,大便不爽。面色萎黄,肌肤浮肿,舌淡边有齿痕,苔白略腻,脉沉细弱。中医诊断脾胃虚寒,寒湿凝滞。
胃脘痛脾胃虚寒寒湿凝滞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早泄1年,伴遗精、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头昏耳鸣、四肢乏力、性欲下降、夜寐欠安。舌澹红,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诊断早泄,证型肾气不固。病因为肾气亏虚,气虚固摄无力。
早泄肾气不固腰膝酸软夜尿频
查看详情 →
谭某某,女,95岁。腹胀、腹痛半月余。腹胀腹痛,大便不解,尿频、尿急。舌暗红、苔黄,脉中取略滑、沉取少力。全腹胀满、膨起,腹软,全腹轻压痛。宿食病。腹诊示全腹胀满。舌暗红、苔黄,脉弦。腹软,轻度压痛。胸胁闷痛。舌暗红、苔黄少津,脉弦。
宿食病脾虚气滞腹胀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反复发作10年余,复发3天。头痛头晕,畏寒,气短,乏力,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脾胃气虚下陷,中气不足证。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望诊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痛头晕、畏寒、气短、乏力、腹胀、大便溏。切诊脉沉细无力。
头痛脾胃气虚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五十六岁,季夏下痢赤白,仲冬不愈,饮食减少,头目眩晕,心中微觉烦热,便时下坠作疼,下焦畏冷,脉微弱,至数略数。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微弱,至数略数。患者平素下焦畏冷,病程较长,症状持续至仲冬未愈。
痢疾下焦虚寒热盛伤阴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大便下血,血色鲜红,伴有全身乏力、少气、口唇淡、面色白。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血虚气弱,病因属络脉损伤,血出后阴。望诊见口唇淡、面色白,问诊见乏力、少气,切诊见脉虚弱。
大便下血血虚气弱气血不足脉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月经紊乱4年余,婚后同居未避孕未孕4年。主诉月经紊乱,淋漓不尽,量时多时少,伴有腰酸。中医诊断崩漏、不孕症,证属阴虚血热。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形体肥胖,口干,眠欠佳,多梦。BBT单相。既往月经规则,2008年后情绪压抑导致月经紊乱。妇科检查提示宫颈轻度柱状上皮异位,子宫正常。病程中曾行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部分腺体异常。
崩漏不孕症阴虚血热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