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气滞血瘀+失眠+心悸

63岁女性,主诉头晕眼花、腰酸腿困、全身疲惫、寒热往来、口苦、心烦、失眠多梦、口干不欲饮、恶心欲呕、晨起口有尿味、胃脘及左胁肋胀痛、大便先干后溏、小便频数量少、夜起3~5次。面色晦暗,黑斑片片,面容憔悴,舌澹暗,苔白腻,脉弦细而滑。中医诊断癃闭、虚劳,证属气滞血瘀、湿毒蕴结、精气虚衰。
气滞血瘀心悸慢性肾衰湿毒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头昏、头痛、心悸、失眠3年。中医诊断头痛,证型阴阳失调。现症见头昏、头痛、心悸、焦虑、失眠、神情默默、精神恍惚,舌淡红,苔薄,脉沉。病因为车祸致颅内出血,后遗神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肝阳上亢,肝阴内耗,瘀阻经络。
头痛肝阳上亢肝阴不足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时有房早、房颤,近1个月频发房颤,神情焦虑,烦躁失眠,自汗盗汗,神疲乏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整日愁眉不展,时胸闷如窒。舌暗红,苔白厚腻,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肝失疏泄,气滞心络,兼有痰浊。
心悸气滞心络痰浊内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药对鸡血藤、雷公藤,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雷公藤性凉,归心、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对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痿弱,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药对鸡血藤配雷公藤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澹附子、桂枝,澹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肾暖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对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脾肾阳虚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药对茯苓、薏苡仁,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清热。药对用于脾虚湿盛,水肿,风湿痹痛,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消肿之效。
气滞血瘀风湿痹痛气血不足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失眠5年,胃脘胀痛8年,全身关节肌肉痛6年,闭经1年多。现病史见胸满、胸痛、心烦、心悸、纳呆、食减、头晕头痛、全身关节肌肉痛、失眠、口苦口干。体征见舌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脾胃不和风寒湿痹
查看详情 →
女子 咳嗽 咯血 惊悸 艰寐 口无津液 两耳发鸣 两胁攻胀 脘部烦灼 心悸 气攻便燥 腹痛 气不接续 口苦发热 小便频数且短 舌苔尖缝起刺 肝气横逆 冲犯心肺 肝为先天 营阴不足 气火有余 面色无华 舌苔尖缝起刺 脉象未提及 问诊见咳嗽 咯血 惊悸 艰寐 口无津液 两耳发鸣 两胁攻胀 脘部烦灼 心悸 气攻便燥 腹痛 气不接续 口苦发热 小便频数且短 病程未明确 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
心悸失眠气滞血瘀咳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乏力8年,双手雷诺现象6年,全身浮肿1个月。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病史,现病史示尿量减少,全身浮肿,腹泻。体征示血压180/90mmHg,球结膜水肿,腹水,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舌淡红,苔水滑,脉弦细。后期舌略红,苔黄略腻,脉沉细滑,脉弦数略滑。耳穴三焦、脾、肾压痛明显。
气滞血瘀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失眠、头痛、胸闷伴恐惧感2月余。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心悸、郁证。证型肝火扰心。病因病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舌象质澹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失眠心悸胸闷恐惧
查看详情 →
女,58岁,胸脘胀满,阵阵刺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郁化火、胃失和降、痰瘀阻络。舌象暗红,苔白黄略腻,脉象沉弦。
气滞血瘀失眠多梦慢性胃炎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头昏、头痛、心悸、失眠3年。现症见头昏、头痛、心悸、焦虑、失眠、神情默默、精神恍惚,舌澹红,苔薄,脉沉。中医诊断头痛(阴阳失调)。病因病机为颅内血肿术后遗留神经功能失调,情志内伤,肝火久郁,肝阴内耗,肝阳上亢。望诊见舌澹红,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焦虑、心悸、失眠、神情默默、精神恍惚。切诊见脉沉。
失眠心悸头痛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包括头昏、剧烈头痛、失眠、心悸。病程3年,因车祸致颅内出血,经手术治疗。本次就诊主诉包括头昏、头痛、心悸、焦虑、失眠、神情默默、精神恍惚。舌澹红,苔薄,脉沉。诊断为神经功能失调。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失眠脑外伤后遗症神经功能失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双乳房结肿块、疼痛5年余。精神澹漠,郁闷不乐,纳食不香,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心慌心悸,月经量少,色澹。双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不规则扁平肿块,边界不清,质地韧而稍硬,挤压痛明显,双乳头有少量多孔乳白色溢液。彩超、钼靶片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医诊断乳癖,证型肝郁脾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弦细。
气滞血瘀失眠多梦心慌心悸乳癖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全身麻木,腹股沟向少腹抽搐,心窝硬痛,心慌、恶心、心烦、失眠、头昏,手足搐搦。病程14年。中医病名:搐搦。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情志不遂。望诊:无明显描述。舌象:苔薄黄。脉象:脉弦。现症:感冒,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尿痛。平素症状:全身窜痛,背部如流水样,手携物易落。
气滞血瘀情绪郁结肝风内动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8岁,头晕胸闷,胸痛掣背,心悸时烦,动则气短,形体瘦削,面色黯红,睡眠欠佳,口唇微紫,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涩。张某,男,39岁,疲乏无力,睡眠欠佳,口唇微黯,舌质黯红,苔薄白,脉细涩。李某,男,40岁,胸闷、气憋、心悸,咳吐黄稠痰,口唇微青紫,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中医病名包括胸痹、心悸、眩晕,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气滞血瘀,胸阳不振。望诊见面色黯红、舌质澹红、黯红、红,苔薄白、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咳吐黄痰。切诊见脉沉细涩、细数、细濡数。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上腹部胀痛、口苦、胃脘痛、两胁胀痛、纳差、胃酸、偶有恶心。病程1年余。胁痛(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证属肝郁气滞,寒热错杂。舌澹红苔黄白相间。脉滑。
胁痛肝郁气滞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女,48岁。主诉咳嗽、气喘,情志刺激诱发。咳时面赤、咽干、喘时呼吸短促、胸闷胸痛、两胁胀痛、咳时引痛、咽中如滞、失眠、心悸。舌苔薄,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与情志不舒有关。
气滞血瘀失眠心悸咳嗽气喘情志诱发
查看详情 →
杨某,女,69岁。腹部胀痛,纳食后加重,向双腰部、骶尾部放射,纳食减少,发热、恶寒,肩臂及双下肢皮疹,影响睡眠。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胃失和降。面部色素沉着,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腹部微胀,恶心干呕,纳食减少,口干喜饮,大便干,脉细弱数,舌红,苔薄黄。
气滞血瘀腹膜后淋巴瘤气血亏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1年余,伴心悸、气短、失眠、周身乏力、乍热乍汗、易疲劳、少腹胀满、尿频、排尿不畅、大便不成形。舌质胖,苔白厚,脉弦缓;二诊时苔白薄,脉弦,舌质绛。
气滞血瘀胸痹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反复心胸区闷痛半年余。心前区疼痛于劳累及情绪激动时诱发或加重,伴心悸、头晕痛、夜寐梦扰、纳差、神疲乏力。形体肥胖,舌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细。证属脾虚肝郁。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脾虚
查看详情 →
75岁女性,浮肿、气短2个多月,胸腹满胀,心悸,失眠。舌苔白,脉弦滑。痰火郁结,血络郁滞。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弦稍紧,弦紧。痰饮内停,气机阻滞,血络瘀滞。
气滞血瘀心悸失眠痰饮郁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