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4岁。乏力、食欲不振半月,巩膜黄染5天。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疲乏无力,纳差食呆,口苦恶心,厌油腻,腹胀,肝区闷疼,身痒,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黄疸,证型湿热内蕴,土壅木郁。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望诊见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口苦、厌油腻、腹胀、肝区痛、身痒。切诊脉弦滑。
急性黄疸湿热内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黄疸,肢体逆冷,腰以上身汗出。阴证发黄。阴寒不盛,逼阳于上,上体见阳证之发黄而自汗,下体见阴证之厥逆,脉沉迟。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沉迟,上盛下虚。阴黄,阳虚寒湿。
阴证发黄阳虚寒湿
查看详情 →
女,70岁,上肢酸困麻木2月余。上肢酸困、沉重、麻木,下肢酸困,胃脘隐隐不舒,遇生冷油腻则腹痛腹泻,精神欠佳,面色晦暗发黄,舌质暗,苔有裂痕,脉弦细。高血脂病史。着痹,肝脾肾功能失调,病因病机为脾肾阳气不足,湿邪夹风寒之气,阻滞经络。舌质暗,苔白有裂纹,脉弦缓。
湿痹脾肾阳虚肝气郁结血虚
查看详情 →
男,35岁,胆囊炎,经常急性发作,疼痛,呕吐,发黄,每月发作2~3次,每次发作持续8~10天,诱因包括饮食不注意或疲劳。舌红,苔浊,脉弦数。
胆囊炎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舌红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身材矮小,语言迟滞,听力低下,发育迟缓,体重偏低。面色黄瘦,头发枯黄稀少,皮肤干燥苍黄,舌质嫩红少津,苔微黄垢腻,脉细涩无力。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气血生化乏源,痰瘀阻滞,髓海空虚。
小儿侏儒症肾气不足痰瘀蔽窍脾虚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8岁,面色黄而黧黑,目黄,足踝微肿,舌苔薄黄,脉数。主诉宿患肝炎,黄疸指数升高。中医病名属黄疸,证型为湿热瘀滞,病因病机为湿热郁阻,夹瘀。望诊见面色黄黑,舌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黄疸指数升高,足肿,胁胀,口苦,尿黄。切诊脉数。三诊见舌苔黄腻,脉弦细。四诊复发,症见口苦,胁胀,尿黄,足微肿,舌苔薄黄腻,脉数。
肝炎湿热瘀滞黄疸舌苔薄黄
查看详情 →
戴女,寒热罢,吐止,呕血不再发作,胃部按之仍痛,两目发黄。黄疸,湿热蕴结,肝胆受损。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数。两目发黄,胃痛,湿热内蕴,瘀血阻络。
黄疸湿热肝胆受损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脘腹不适、上腹部疼痛、全身黄疸、腹水。病程自1981年5月起,至1984年9月确诊为肝癌。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为气机不畅、血瘀积聚、脾不健运、土不制水。病因病机为气机不畅,血瘀积聚,脾不健运,土不制水。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肌肤枯藁,中脘症块隆起,腹大如鼓,身目皆黄,食量150g,小溲短黄,大便时结时溏,舌苔白厚,舌质暗,脉象涩滞。
肝癌血瘀积聚脾不健运土不制水
查看详情 →
王某,女,35岁。双侧面部散发黄褐斑20余年。月经周期不准,经量时多时少。舌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黄褐斑。证型:气血瘀滞。病因病机:月经不调导致气血瘀滞。
黄褐斑气血瘀滞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上腭部突发紫红色血泡,持续2天,胀痛难忍。舌红,黄苔,脉弦滑。病机为脾胃积热,火热上炎。中医病名为飞扬喉,证型为脾胃积热,火热上炎。病因病机为脾胃有热,郁积于血分,血热上炎于口腔,热伤血络,迫血外溢。
脾胃积热血热上炎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汗出色黄染衣1年余,口苦,小便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之邪,蕴于肌肤。
黄汗湿热郁伏脾胃湿热风热外袭
查看详情 →
男,2个月,身目俱黄,腹胀,大便灰白,小便深黄,入夜啼哭,苔白,指纹红,脾虚不运,肝胆湿热熏蒸,皮肤与巩膜黄染,肝大过肋下1厘米,质软,黄疸指数35单位,胆红质定量5.0毫克,先天性胆道闭锁,鼻塞,稍咳痰鸣,突然抽搐,烦躁不安,气促痰鸣甚急,痰浊闭阻肺络,郁而化热,引动肝风
先天性胆道闭锁脾虚不运肝胆湿热痰浊闭阻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右胁及腹部剧痛,寒热往来,呕吐不能进食,目睛发黄,口苦咽干,小便黄少,神志萎靡,语音低微,视物昏花,大便失禁,脉弦细欲绝,舌质灰黑少津,干黄腻苔。主症为胁腹剧痛、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呕不能食,辨证为邪在少阳,湿热郁于半表半里。
目睛发黄化脓性胆管炎邪在少阳湿热郁于半表半里
查看详情 →
新生儿,18天,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呕吐、腹胀、吃奶少、大便干、尿黄,脐部红肿渗脓液,肝肋下可及,总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增高,感染性黄疸,病因病机为感染所致,舌象、脉象未提及,精神欠佳,发育营养一般。
迁延性黄疸湿热内蕴肝胆失疏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新婚匝月,头痛、发热、畏寒、遍身骨节疼痛、满头大汗热薰、面目如橘黄色、小便如栀子汁。太阳伤寒病,邪无出路,表里两解。面色如橘黄,小便如栀子汁,脉无阴象,腹无满结,胸无呕哕。
面目发黄小便发黄太阳伤寒表邪入里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发热伴恶心、呕吐,浮肿1月。颜面灰滞,精神萎靡,口气秽臭,呕恶厌食,低热,咽痛,夜寐不宁。舌苔黄厚浊腻,质暗,脉细滑。外感风热之邪,内犯少阴,肾气受损,水湿潴留,邪毒内盛,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形成关格重症。中医诊断关格。
发热恶心呕吐浮肿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剑突处及右少腹隐痛伴恶心1周,超声示胆囊壁欠光滑。胆胀病,湿热内侵,胆胃不和,气机不畅。面色发黄,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超声检查结果。
胆囊炎湿热内侵胆胃不和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主要症状为久病湿郁发黄,每日寒热如疟,纳差口干,小便黄赤,便黑。脉细数。中医病名属阳黄,证型为肝胆湿热蕴结。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影响肝胆功能。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为久病,寒热如疟,纳差口干,小便黄赤,便黑。脉象细数。
阳黄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一身及面目悉黄,微见黑滞,烦渴腹满。疸症。左弦数,右空大。内伤发黄,为厥阴肝木、太阴脾土二藏交伤之候。肝郁生热,脾郁生湿,湿热交争,烦渴腹满、发黄症生。黑色兼见于面,伤及肾。
疸症肝郁脾湿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腹部胀大、右侧腹痛、小便少而黄、大便隔日一行、四肢无力、下肢轻度浮肿。病程约1个月。中医病名为肝硬化,证型为湿热甚重。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腹水不消。望诊见巩膜黄染、皮肤发黄、肝脏病容、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口干、口苦、舌苔白、脉滑数。切诊见脉弦滑硬数。
肝硬化腹水湿热胁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