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0岁,左侧肢体无力两月余,左侧口角下垂,左侧咀嚼无力,左侧咽反射减退,左侧腱反射亢进,左侧霍夫曼征阳性,左侧轻瘫试验阳性,偏瘫步态,面色红赤,大便偏干,小便频数。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肾水不涵肝木,肝阳上亢。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中风中经络肝阳上亢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男,71岁,右口眼歪斜20余天,右侧口眼歪斜,右颜面肌肉僵硬麻木,右耳后肿痛,右眼闭合不全流泪,右侧鼻唇沟浅,表情僵硬,舌澹红苔白腻,脉涩耳前脉大,瘀血阻络之面瘫,术后伤及耳后少阳脉络,瘀血阻滞经气不通,面部络脉失濡,筋肉纵缓不收,舌澹红苔白微腻,脉细涩耳前脉大,舌澹苔薄白,脉濡细,脉细。
周围性面瘫瘀血阻络面部麻木面部僵硬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颜面四肢部皮肤萎缩变硬17年,面部红斑,脱发,全身关节痛10年,加重1月余。舌质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皮痹。皮肤硬化期,呈蜡样光泽,不能捏起。面色苍白,雷诺现象,关节畸形,骨肉压痛。病程长,病情顽固。病因病机属皮痹,属气血瘀滞、脾肾阳虚、寒凝经络。脉沉细。
系统性硬皮病皮痹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7岁,烦闷不语,欲哭,夜卧中哭醒,喃喃自语,双目发呆,拒食,夜不得眠,便秘,尿黄,月经来潮。面色黄,精神默默发呆,脉沉弦。证型为肝郁气结,痰扰神明。
肝郁气结痰扰神明情绪波动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左眼内眼角胬肉1年余,症状为粉红色胬肉遮盖半瞳仁,不痛不胀,长势快。舌胖苔白,脉缓而稍弦。中医诊断为胬肉攀睛,病因病机属肝火旺盛、风热上攻。
胬肉攀睛肝火旺盛风热上攻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主诉气急,突然昏倒,失去知觉,血压170/100毫米汞柱,大小便失禁,鼻有鼾音,右半身全瘫。体征包括右半身瘫痪,肌力2级,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诊断为脑出血恢复期、右侧偏瘫。辨证为肾虚,肝阴不足,气血两亏。舌淡,无苔,脉细弦,尺脉涩。
脑出血恢复期肾阴不足肝火上炎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鼻通气不畅、流涕、头昏耳鸣、腰酸肢怠、食欲不振。病程较长,近月患感冒未愈,2周前受冷雨淋袭后症状加剧。神疲焦虑,面色皖白,语带鼻调,鼻渗清涕。右脉寸细而尺沉,舌质澹而苔白腻。病因病机为卫阳不固,寒邪袭肺致气机失调,肾虚不纳气,气壅成液。
感冒后遗症肺气虚肾不纳气气滞液停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双下肢不能抬举、两下肢不能站定,伴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手不能上举。体温39.5℃,呼吸急促,两肺满布中小水泡音,四肢肌力差,痛觉减退,四肢远端皮肤温度低,反射减弱,巴宾斯基征阳性。舌尖红,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肺热叶焦、津液消耗型痿证。
痿证肺热津液耗竭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颈部僵硬、酸痛并向肩背部放射,病程两年。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劳伤瘀血证。望诊未提及,舌象未描述。问诊示症状持续两年,病史明确。切诊示脉象未描述。病因病机为劳伤血瘀,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颈椎病痹证劳伤瘀血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诉双下肢无力3年,渐进性加重1个月余。刻诊神清,语言欠流利,饮水偶呛,双手震颤,双下肢困重无力,纳可,寐差,阳痿,尿急、尿频、自控差,夜尿多,大便无力。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腻,脉濡数。糖尿病史3年。查体示共济失调步态,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欠稳,轮替试验不协调,Romberg征(+),双巴彬斯基征(+),双夏道克征(+)。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属窍闭神匿、肝肾亏损、三焦不利。
痿证肝肾亏损三焦不利舌苔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精神失常半月余。病程半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怒气伤肝,风痰上扰神明。病因病机为怒气伤肝,风痰上扰。望诊见两眼发红、直视,精神状态不合作,不张口。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自言自语、打人骂人、不识亲疏、街头乱跑、胡言乱语、不知饮食。切诊脉弦滑。
精神失常怒气伤肝风痰上扰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妊娠8个月,胎动消失7天,舌淡嫩苔薄白中有剥苔,脉大而数重按无力,妊娠反应较甚致伤津耗气,舌嫩苔剥提示津液受损,脉数大无力提示气分不足,综合分析为气津两虚
胎死腹中气津两虚津液受损伤津耗气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病程7年,反复发作癫痫,发作频率由半月一发渐至一日数发,发作时昏仆、抽搐、口吐白沫、喉有痰鸣,发后困倦。平素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食少易泄。面色少华,形寒畏冷,舌淡苔白有齿痕,脉细而缓。中医诊断为痫证,病机为脾虚失运,湿痰内阻。
癫痫脾虚湿痰痰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左半身不遂,手不能解扣、束腰带,左肩痛、活动受限,下肢能行走但不到一里路,哭笑不自主,饮水呛。高血压20余年,脑血栓形成,血小板高于正常值。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血瘀络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细。假性球麻痹。
中风高血压血瘀络阻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双眼视物昏矇年余,近2个月加重。舌质光华色绛少津,苔净,脉细弦而涩。神清语明,形体消瘦。双眼视力下降,眼底检查示神经乳头色淡,视网膜动静脉血管较细。中医诊断青盲,病因病机为脾肾素虚,精亏血少,肾水不足以涵养肝木。
青盲脾肾素虚精亏血少肝木失养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右侧眼睑下垂8月余,伴眼球活动不利。双侧眼睑下垂,不能上抬,眼球活动欠灵活,形体瘦弱,面色欠华,动甚则胸闷憋气。舌红苔薄黄,右脉滑而小数,左脉弦细小数。中医病名睑废,证型脾胃虚弱,清气不升,阳娇失荣。
重症肌无力睑废脾胃虚弱清气不升
查看详情 →
84岁男性,悬雍垂挺长肿痛,咽中烦闷,阻塞难耐,病程九月有余。悬雍垂赤紫挺长,舌后根、喉咽部黄赤,舌苔润湿粘腻,语声重浊不扬,鼻塞黄稠浊涕。湿热蕴积,经络郁滞。面色暗紫,舌质紫,舌苔厚腻,脉象未提。
喉痹湿热蕴积肝气郁结阳明实热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主诉腰痛,病程1月。腰痛伴腹部胀气,喜热饮,夜寐安,二便调。舌紫暗、苔微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脾肾阳虚,瘀血阻络。
腰痛脾肾阳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9岁男童,频咳少痰,晨起尤重,夜寐子时汗出如洗。舌红苔白略腻,脉两寸中取方得,两关弦,右关尤甚。辨证属脾湿中阻,中阳不振,痰湿内生,肺失肃降。脉象提示中焦阳气不足,精微不化,停而为湿,病位在脾胃。经筋受阻,肺气不宣,故咳。三诊见舌红苔白,两寸脉浮起和缓,右肺俞、合谷压痛。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配合手法调整胸椎及经筋,舒筋通络,调畅气机。
脾湿致咳中焦湿滞肺失肃降经筋郁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发音嘶嗄,语带鼻音,舌边麻木,四肢麻感。病程自去冬起,至春未愈。中医诊断为气郁痰阻,肺有燥火而外有寒邪,因风挟火郁遏会厌。望诊见舌苔腻而津少,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病史与症状,切诊见脉形濡数。
白喉后遗气郁痰阻肺燥火寒邪外侵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