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8岁。双下肢浮肿2年余,食人则吐伴消瘦,泻水样便4个月。肾阳亏虚,火不暖土,寒邪犯胃,升降失常。面色萎黄,腹胀满,腹壁静脉显怒,右胁下及剑突下压痛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血红蛋白98g/L,腹水黄色微混浊,未检出癌细胞,大便黄稀,OB(-)。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
食道鳞状细胞癌脾阳虚肾阳虚寒邪犯胃
查看详情 →
41岁男性,主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病程5年,近半年加重。双眼斜视,近视,散光。视力右0.1,左0.4,矫正视力右1.75,左2.25。舌质红,脉细数。眼位内隐斜,眼压正常。头痛位于左前半侧,跳痛或胀痛,睡眠较差。无视物变形、黑影、闪光等。病史中提及1956年诊断为双眼斜视、近视、散光。
双眼斜视肝肾不足内隐斜视力模糊
查看详情 →
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椎第一节压缩性骨折、右胫骨粉碎性骨折、尿潴留,病程较长。面色㿠白,神疲乏力,懒言音低,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腹胀满而坠,腰部时酸。舌苔黄腻而质谈,脉弦滑。诊断为中气下陷,脾气虚弱,湿热互结,气滞于下。
尿潴留尿道感染中气下陷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男性,右眼视物模糊变形变小,眼眶酸痛,神烦口干,腰背酸痛,病程二月。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属阴虚火旺型,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眼底黄斑部水肿,内有黄白渗出点,中心凹反射未见。初诊时视力右0.5,近视力耶格表3。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少腹隐痛,大便溏稀。重新辨证为命火不足,脾肾阳虚,真寒假热。
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脾肾阳虚真寒假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47岁。腹痛、腹泻、坠胀、大便脓血黏液,每日5次,便后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质红,脉弦数。湿热积滞大肠,气血阻滞,传导失职。腹痛、坠胀、大便脓血黏液,便后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阿米巴痢湿热痢湿热积滞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女,57岁,心慌胸闷,夜寐不安,下肢发凉,频发室性早搏,舌澹白苔,脉促、双尺沉甚,心悸,心肾阳虚,舌边稍红、白苔,脉稍数
心悸心肾阳虚早搏下肢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遇冷即发风疹块十年。病程长,冬重夏轻,遇冷即发皮疹,高出皮肤,发红瘙痒。脉沉细,苔白腻。辨证为阳不足,寒邪乘虚而入,交争于肌肤。中医病名荨麻疹(寒冷性)。
寒冷性荨麻疹阳虚寒湿侵袭风疹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三旬,面身尽肿,脸肿不能视,发热恶寒,头痛甚,腰疼似折,体温较高,全身不适,涉水贪凉后出现症状,脉象沉中带紧,舌苔薄白。中医病名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证型肾阳虚衰,表证已解。望诊面身肿,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发热恶寒、头痛、腰痛、身疲。切诊脉象沉中带紧。
慢性肾炎肾阳虚衰表证已解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四肢无力伴尿潴留6个月余。主症为双下肢不能活动,肌肉萎缩,留置导尿,大便失禁。舌澹,苔薄白,脉细弱。双下肢肌力0级,腰方肌肌力2级,肌张力减弱,双下肢腱反射减弱,痛触觉由胸12以下消失,腹壁反射及肛门、提睾、膝腱、跟腱反射消失。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外伤血瘀,阻痹筋脉。病因病机为外伤血瘀,肾阳虚衰。
痿证外伤血瘀肾阳虚衰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腹泻3年,大便日3~4次,不成形,时如鸭溏,伴腹痛,小腹凉,手足不温,口渴,饮水多,形体消瘦。舌澹苔薄黄,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泄泻(寒热错杂),病机为脾肾阳虚,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舌象澹苔薄黄,脉沉细数。
泄泻脾肾阳虚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勃起障碍3年,近2年完全不能同房。阴茎勃起困难,阴茎疲软,形寒肢冷,腰酸腿软,神疲乏力。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舌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断为阳痿,证属肾阳亏虚,肝经血瘀。B超提示脂肪肝及阴茎动脉斑块形成、阴茎动脉血流断续。
阳痿肾阳亏虚肝经血瘀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口渴、多饮、食量增加、疲乏无力,病程自1948年开始。中医诊断为肺肾两虚,阴液不足。望诊见面黄体瘦,舌质澹红,苔白而干,气短。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咳嗽、虚汗、心慌、失眠、多梦,切诊未提及。
糖尿病肺肾两虚阴液不足肺痨
查看详情 →
患者82岁,男性,主诉双小腿肿胀、沉重乏力3个月。面色、爪甲苍白无华,双膝关节以下指凹性水肿,胫前皮肤增厚、色素沉着,自觉干燥不适,时有疼痛,口干多饮,睡眠差,大便干。舌质暗澹有瘀斑,苔黄腻,脉沉弦偏数。中医病名属静脉性水肿伴郁积性皮炎,证属湿热瘀阻。病机为湿热内蕴,瘀阻气机,血不利则为水。
静脉性水肿郁积性皮炎肾气不足湿热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消瘦,精神稍差,头痛、头昏、恶心欲吐、纳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弱数。中医辨证为脾虚痰湿,肝虚阳亢。病机为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聚成痰,痰浊上逆,蒙蔽清窍,肾精亏损,髓海不足。
脑胶质瘤术后脾虚痰湿肝阳上亢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头晕反复发作4年。头昏如寐,目蒙不清,耳窍滞塞,心悸胸闷,腰膝酸软,大便黏滞不爽,小便赤黄,月经正常,带下黄稀。面色萎黄虚浮,前额散在痤疮,舌体胖大、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头晕,证型为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邪上干、壅塞清窍。病因病机为湿邪困脾,蕴久化热,上泛清窍,下注带下及二便。
头晕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邪上干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神志清,精神差,口苦,呃逆,纳差,乏力,胸中烦热,腹部冷痛,形寒肢冷,右手麻木,排便困难,脓血便,里急后重。中医病名直肠腺癌晚期,证型寒热错杂证。病因病机为正气大伤,脏腑气机升降失司,寒热病邪交错。舌象淡,苔白腻,脉象弦细滑。
直肠腺癌肺转移脑转移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发热恶风,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排尿不尽,小腹拘急,腰部发凉且痛。病程3日。中医诊断淋证。证型湿热蕴郁,下注膀胱。望诊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发热、恶风、尿路症状。切诊脉滑细且数。
急性泌尿系感染淋证湿热蕴郁尿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阵发性上腹部疼痛4小时。中医病名腹痛,证属肝胆郁滞、湿浊内盛。舌象澹胖苔白腻,脉弦数。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肠鸣音减弱。病程中出现急性左心衰,转ICU抢救治疗。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酿湿化热,湿热蕴结肝胆,脾胃实热,腑气不通。
腹痛肝胆郁滞湿浊内盛脾胃实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阳事不举,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阳痿。证型:先天不足,命门火衰。病因病机:先天不足,命门火衰。舌澹红,苔白。脉沉细尺弱。腰酸膝软,神疲嗜卧,胡须阴毛稀疏,双侧睾丸均小于正常。
命门火衰阳痿肾精不足肾阳虚
查看详情 →
荣某,女,58岁,主诉术后尿闭12d。病程12d,小便点滴不出,腹部膨隆,需导尿。面容疲惫,头汗大出,手足发凉,唇口焦干。舌澹苔白,脉沉弱。诊断为癃闭(尿潴留),证型为肾阳衰惫型。
尿潴留肾阳衰惫
查看详情 →